隔震设计参数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
1.PKPM模型设置
2.STWEA参数修改
PKPM模型设置:
板厚≥
160mm
1)隔震层板厚最少为160mm,由于整个隔震层同过顶板进行协调作用,应注意板的完整
及连续性,不建议出现较大的开洞或降板。
2)隔震层应满足一定的净空要求,规范要求为梁底至地下室顶板或地面不小于600mm,
为了检修方便一般设为不小于800mm,即隔震层层高为梁高加800mm。
3)PKPM建模中只建到上支墩底的位置,此时PKPM的隔震层层高建议取至梁高加200mm
或300mm,保证上支墩具有一定的长度以方便施工。
但上支墩不应过长,一般建议在梁高加500mm的高度范围内。
STWEA参数修改
1)隔震层上支墩处设置为下端铰接(隔震支座不传递弯矩)。
2)针对框架结构,由于存在底层柱柱底弯矩放大系数,在进行底层柱配筋时,应设置参数
为:嵌固端所住层数为2,地下室层数为1,由于隔震层无土层覆盖无嵌固作用,地下室信息中的土体约束值取为0。
3)地震信息根据情况修改结构抗震等级及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抗震等级根据减震系数确定,如果减震系数小于0.4,抗震等级可以降低一度进行设计,但不能超过一度。
(详见抗规12章条文说明)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同样根据减震系数确定,可以选择降半度,一度,一度半等,也可以将一度多一点,对于重点设防类建筑只能降低一度设计。
4)竖向地震作用
由于隔震只隔水平地震,竖向地震基本不起作用,所以要把隔震后对应的竖向地震作用放大到不隔震的水平。
如果项目不考虑竖向地震将不存在这一项的修改,但如果减震系数小于0.3时,对于8度、9度地区仍需考虑竖向地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