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owerPoint演示文稿

PowerPoint演示文稿


血流方 向
无 射入动脉 射入动脉 无
时间
0.80s 0.05s 0.10s 0.15s 0.08s 0.11s 0.21s 0.1s
缓慢减小 不变 (最小) 快速增加
Pa>Pv<PA Pa>Pv<PA Pa>Pv<PA
流入心室
流入心室
6.减慢充盈期
7.心房收缩期
缓慢增加
进一步 增加
开放
关闭
流入心室
1. 室内压力升高最快的时期是? 降低最快的时期是?
音调较高,持时较短 反映动脉血压的高低
点 音调较低,持时较长
义 反映心室收缩力量
第三心音 发生在心室快速充盈期末
部分健康儿童和青年人偶尔可听到
第四心音
心房音
异常强烈的心房收缩和在左心室壁顺应性下降时,
可产生第四心音
四、心泵功能的评定
(一)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心室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余血量之和
心室功能曲线:
逐渐改变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将相对应的搏出量或搏功的数 据绘制成的曲线,用以分析前 负荷或初长度对心脏泵血功能 的影响
① 充盈压不足 15mmHg 时, 曲线处于升支阶段,表明 搏功随初长度的增加而增 加,充盈压在 12-15mmHg 时,心室肌初长度为最适 初长度。 ② 充盈压在 15-20mmHg 时, 曲线渐趋平坦,提示充盈 压的改变对搏功影响不大。 ③ 充盈压高于 20mmHg 时, 曲线平坦或轻度下倾,说 明随着充盈压的增加搏功 基本不变或仅轻度减少
2. 左心室容积下降最快的时期? 升高最快的时期? 3. 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最小 的时期? 4. 主动脉压最低的时期是?
5. 房室瓣关闭的时期?
6. 主动脉瓣关闭的时期?
三、心音的产生
(一)心音的概念
——在胸壁的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到的一些 随心动周期而规律变化的声音。 (心音听诊的意义:判断瓣膜功能、心率、心律。)
特点:
①心房心室不同时收缩;意义? ②舒张期时间 > 收缩期时间;意义? ③全心舒张期长; 意义? ④心动周期长短取决于心率快慢 心率加快—心室舒张期缩短
①心脏休息时间缩短→疲劳(心力衰竭); ②冠脉血流减少→心肌缺血
心率 40 75 150
心动周期 1.5 0.8 0.4
心缩期 0.35
心舒期 1.15
正常情况下,左心室末期
充盈压为5-6mmHg,在心室 功能曲线的升支段内进行 工作。
前负荷↑ (心舒末期容积↑) ↓ 心肌初长度↑ ↓ 心肌收缩力↑ ↓ 心搏出量↑
异长自身调节: 这种心肌收缩力随心肌初长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现 象。 生理意义: 能精细调节每搏输出量。
影响心室肌前负荷的因素
即:影响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充盈量)的因素
搏出量 = 舒张末期容量 - 收缩末期容量 (55ml) (70ml) (125ml) 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临床意义:1.心肌收缩力↑→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 2. 心室病理性扩大早期、心功能下降(每搏输出量可不变) →心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
四、 心脏的射血功能
心脏的节律收缩与舒张 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
这种对血液流动的驱动
作用称为心脏的泵血功 能。
心脏的解剖学特点
四个腔室,存在瓣膜;单向流动
闰盘处低电阻;心肌是一个功能合胞体
心房肌和心室肌纤维并无直接联系
心肌细胞有两种类型: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
肌质网终池不发达,储钙量少
一、心动周期(cardiac
复习
• 心动周期定义及其特点
• 以左心室为例,心脏泵血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 室内压最高的时期;最低的时期
升高最快的时期;降低最快的时期
• 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容积最小的时期
• 搏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定义
五、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心输出量的调节来自两方面: ①搏出量 ②心率
(一)搏出量的调节
(二)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简称心输出量。
=搏出量×心率,是评价心功能的最基本的指标。 健康成年男性:5-6L/min,女性稍低 心指数 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测定的心指数称静息心指数 中等身材成年人:3.0-3.5L/(min.m2)
(三)心脏作功量
(心力储备)
——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一侧心室每分钟能射出的最大血量。 (25~30L/min,运动员可达35L/min)
心率可加快2~2.5倍(160→180次/分)
2.搏出量储备:
舒张期储备:125→140ml,增加充盈15ml 收缩期储备: 55 → 20 ml,增加射血35~40ml 机体活动时动用心力储备;运动员有较大的心力储备。
搏出量恢复正常
临床: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心肌 收缩↑ →心肌肥厚(失代偿)→ 泵血功能↓→左心衰竭
(3)心肌收缩能力 (等长自身调节) •
概念: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心肌 收缩程度、速度和张力等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 与心肌初长度无关的调节方式称等长自身调节 ★影响因素:兴奋-收缩耦联各环节
1、前负荷(心肌初长度、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 2、后负荷(动脉血压) 3、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
(二)心率的调节
(1)前负荷 (异长自身调节)
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心室舒张末期 充盈血量(容积) 充盈压
心室肌的前负荷,它决 定心肌的初长度,而心室 肌的初长度又取决于心室 舒张末期充盈血量或充盈 压。
心脏泵血时压力、容积、瓣膜开闭和血流方向
压力变化
1.等容收缩期 2.快速射血期 3.减慢射血期 4.等容舒张期 5.快速充盈期 Pa<Pv<PA Pa<Pv>PA Pa<Pv<PA Pa<Pv<PA
心室 容积
不变 (最大)
快速减小
房室 瓣
关闭 关闭 关闭 关闭 开放 开放
动脉 瓣
关闭 开放 开放 关闭 关闭 关闭
①余心血量
②回心血量 充盈期的长短 —— 与心率有关 静脉回流速度 —— 与体位、静脉-心房压差有关 心房收缩 —— 可增加25% 与心肌收缩力(射血分数)有关
(2)后负荷
后负荷:即动脉血压。
后负荷↑(一定范围内) 等容收缩期延长, 心肌收缩速度↓
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
搏出量↓ 心ic
contraction )
房室瓣关→主动脉瓣开,历时0.05s 等容收缩期的特点: ①心室第一次密闭; ②室内压升高最快; ③心室容积最大,保持不变。
心室收缩期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2)快速射血期(period
of
rapid
ejection)
室内压↑>主动脉压,主动脉瓣打开,历时0.1s; 心室肌强烈收缩,射入动脉的血量大、流速快, (占射血量的70%)
cycle)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 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或称为一次心跳。
(包括心房的心动周期和心室的心动周期,通常指心室的 心动周期,因心室在泵血中起主要作用)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称为心率
若心率 = 75次/分,一个心动周期 = 60/75 = 0.8秒
心房 0.1″ 心室
0.3″
全心舒张期(0.4″)
① ② ③ ④ 胞质内Ca2+浓度 横桥活动各步骤的速率 活化横桥数目 ATP酶的活性等
2. 心率的调节
一定范围内,心率↑→ 心输出量↑ 心率>180/min → 心输出量↓ (舒张期过短) 心率<40/min → 心输出量↓ (心室充盈已达极限)
五、心泵功能的储备
最大输出量——
1.心率储备:
心室舒张开始减弱,心室内血量增多,室内压有所↑,
血液流入心室速度减慢,只有少量血液充盈。历时约0.22s
(4)心房收缩期(后0.1s,挤入的血量占回流量的25%)
(初级泵)
心室充盈期的特点: ①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打开,开始充盈; ②心室容积由最小 → 最大; ③充盈速度由快 → 慢。
心室充盈主要依赖心室本身舒张所致的低压抽吸作 用,心房收缩虽可使心室的充盈量有所增加,但不起主 要作用。故当发生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时并不像心 室纤维颤动(室颤)那样危险。
每搏功
包括
——心室每收缩一次所作的功。 1、动 能: 心室射出的血液所增加的动能。 (约占5%,忽略不计)
2、压强能: 心脏将较低的静脉血压变为较 高的动脉血压所消耗的能量。 m/min)=搏功×心率 每分功 (kg· 心脏做功的意义:维持血压和推动血液流动
右心室搏出量与左心室相等,但肺A平 均压仅为主A平均压的1/6左右,故右心室 作功量只有左心室的1/6。搏功指标的优点 在于考虑动脉血压对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
(3)减慢射血期(period
of
slow
ejection)
心室收缩开始减弱,室内压已略<主动脉压,历时 0.15s 心室内血液仍靠惯性、逆压力差继续流入动脉 (占射血量的30%)
心室射血期的特点
①因室内压↑>主动脉压,主动脉瓣打开,开始射血; (高血压时,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 ②心室容积迅速减小;
0.30 0.25
0.50
0.15
心舒期:心室的舒张
心缩期:心室的收缩
影响心率的因素: 体力活动、药物、精神活动、不良生活习惯等
二、心脏泵血过程
(以左心为例)
① 心室充盈的动力:心房与心室内压力差 ② 心室射血的动力: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压力差
③血流的方向:心脏内瓣膜的启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