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名录阿拉伯地区阿尔及利亚古拉拉地区的阿赫里时间:2005国别:阿尔及利亚地区:阿拉伯地区类别:表演艺术“阿赫里”是古拉拉地区的泽尼特民族(Zenete)在集体仪式中表演的一种诗词音乐。
这一地区位于阿尔及利亚西南部,包括大约100个绿洲,居住着波波尔族、阿拉伯族和苏丹族,人口超过5万人。
尤其在古拉拉的波波尔语区,“阿赫里”常见于宗教庆典、朝圣以及一些日常的庆典仪式上,如婚礼、社团活动等。
“阿赫里”与泽尼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绿洲农业密切相关。
它是恶劣环境中的社区生活凝聚力的象征。
作为集诗词、圣咏、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表现形式,这一复调音乐类型在表演时由一名长笛手(bengri)、一名歌手和一个近百人的合唱队共同完成。
合唱队的团员肩并肩,围绕站在圈中央的歌手,一边拍手一边慢慢移动。
一场“阿赫里”的表演,通常包括一组圣咏,顺序由乐手或歌手确定。
演出沿袭着古老的方式,时常持续一整夜。
第一部分“莱姆色热”(lemserreh)向所有人开放,表演短小的、众所周知的圣咏,直到深夜。
此后,最有经验的表演者留下来,表演“奥格鲁特”(aougrout),直到凌晨。
而拂晓时结束的“特拉”(tra),只有真正的专家才有资格参与。
这三个层次的结构,在带有前奏的圣咏演唱中也有所体现,由乐师为合唱队定调。
合唱队则合着领唱歌手,并挑选诗歌的某些片断演唱。
在结束部,合唱导引圣咏由弱渐强,最终达到有力而和谐的终止。
非洲古勒-沃姆库鲁祭祀和舞蹈仪式时间:2005国别: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地区:非洲类别:礼仪与节庆活动“古勒—沃姆库鲁”,或叫“伟大的舞蹈”,是居住在马拉维、莫桑比克和赞比亚北部地区的柴瓦人的表演形式。
仪式舞蹈于7月的丰收节后进行,并伴随有成人仪式,也在婚礼、葬礼、就职仪式或首领去逝时表演。
柴瓦人传统的母系社会中,丈夫扮演着边缘化角色,因此仪式具有了尼奥(Nyao)神秘社团在不同村庄的人们之中树立一定地位和达成团结的含义。
这些神秘社团负责举办少年至成年的成人仪式。
会社成员就是成人仪式结束时古勒—沃姆库鲁的表演者,祝贺年轻人融入到成年社会。
在此场合,尼奥的舞蹈者从头到脚穿着民族服装,戴着木制和稻草做的面具。
面具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如野生动物、死人灵魂、奴隶贩子,甚至现代事物的形象,如本田汽车或直升飞机。
每个形象扮演着一个特殊的、经常是邪恶的角色,以代表某种错误行为,用来指导观众的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
这些舞者以充沛的精力表演舞蹈和艺术化了的运动,其中部分是娱乐,部分是表达神灵和鬼魂的世界以恐吓观众。
面具制造者既有专业的、也有临时的工匠。
古勒—沃姆库鲁的传统服饰被认为是神圣的,因此,它们常被藏于隐秘之地,也常在仪式结束后焚烧掉。
尽管基督教传教士努力禁止柴瓦社会中的这类表演,它还是设法以吸收基督教因素为代价,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幸存下来。
现在,尽管母系氏族体系已在这一社会中失去意义,奈瓦社团依然活跃。
柴瓦人既是基督教信徒,也是奈瓦社团的成员形态元素:尼奥的舞蹈者从头到脚穿着民族服装,戴着木制和稻草做的面具。
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玛舞时间:2005国别:津巴布韦地区:非洲类别:表演艺术,礼仪与节庆活动姆班德舞蹈是一种在东津巴布韦木瑞瓦和乌宗巴-马兰巴-普风维地区的则祖鲁-绍那人中流行的舞蹈形式。
舞蹈的特色是:由一个鼓手打出多变的节奏,男人们敲击响板,女人们拍手,真假嗓音变换地歌唱,吹口哨,在这些声音的伴奏下,女人们的动作带有特技性和色情的色彩。
不同于其它基于鼓点的东非舞蹈形式,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玛舞不依赖于复杂的步伐或大量的鼓手。
它由一个主鼓手表演,不带任何唱词。
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包括鼓、响板、口哨和服装等。
舞蹈过程中,男人抽搐着手臂,强健地用右腿踢踏地面模仿鼹鼠挖洞的动作。
舞蹈的古怪名字揭示了它几个世纪的兴衰。
在殖民统治前,这一古老的生殖舞蹈被称为姆班德——修纳语鼹鼠的意思,这一动物被认为是繁殖力、性能力和家庭的象征。
在某个严厉的基督传教团的影响下——他们不赞成舞蹈如此直白的表现性——舞蹈的名字改为耶路撒勒玛,这个名字来自修纳语的圣城耶路撒冷,其意图是将这个传统的内涵转变为宗教内涵。
今天,这两个名字都在使用。
尽管传教士谴责反对,这一舞蹈仍然流行并成为反抗殖民统治中的自尊和身份认同的源泉。
形态元素:由一个鼓手打出多变的节奏,男人们敲击响板,女人们拍手,真假嗓音变换地歌唱,吹口哨,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包括鼓、响板、口哨和服装等。
维布扎治疗舞蹈仪式时间:2005国别:马拉维地区:非洲类别:礼仪与节庆活动维布扎是马拉维北部地区塔布卡族中流行的康复舞蹈。
它由传统的医治者表演,用以治疗各种精神疾病。
大多数的病人是患西方心理学所谓抑郁症的妇女。
病人们由有名望的医者医治,他们建立了一个叫“坦费瑞”的乡村住所,在那里为病人提供数周或数月住宿和治疗。
经过具体诊断后,病人要经历一个特殊的康复仪式。
为此,村里的孩子和妇女在坦费瑞将渐入迷狂状态的病人围起,演唱一种呼唤神灵的特殊歌曲。
男性只有击鼓伴奏的人可以参加仪式,有些情况下,还有男性医师。
有时,仪式以“开勒帕”的方式结束,即将一只鸡作为祭品供给医师。
仪式可持续整夜或大半天。
维布扎康复仪式可以追溯到19 世纪中叶,那时从南非逃离的恩格尼武士入侵马拉维湖地区,塔布卡和其他居民都被征服。
维布扎舞蹈便具有了释放所受压迫的含义。
后来它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演变成了康复舞蹈,尽管这被基督教传教士所禁止。
那些病人通过神灵附体的癫狂状态,以周围社会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所经受的精神折磨。
今天,维布扎被认为是一种在其他医术无效时的有益补偿。
拉美奥鲁罗狂欢节中国网时间:2007-12-12发表评论>>时间:2001地区:拉美国别:玻利维亚类别:礼仪与节庆活动奥鲁罗位于玻利维亚西部山区,海拔3700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这里曾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地点。
1606年,西班牙人重建奥鲁罗,它依旧是乌鲁人的一块圣土,有些乌鲁人长途跋涉,来此参加典礼,每逢“伊托”大节,更是如此。
到了17世纪,西班牙人加以禁止,但它在基督教礼拜仪式的遮掩下照样持续不断。
乌鲁人把安第斯神祗藏在基督教圣徒的画像底下,于是安第斯诸神变成了基督圣徒。
“伊托”节披上了基督教仪式的外衣,每年借用2月2日圣烛节的这一天开展庆祝活动。
传统的舞蹈“拉马拉马”或“迪亚布拉达”变成奥鲁罗狂欢节的主要舞蹈。
现在,该节每年在四旬斋前举行一次,持续10天。
它是民间艺术的荟萃,包括面具、纺织品和刺绣等工艺。
狂欢节的主要活动是“安特拉达”大游行,融合了基督教元素和从中世纪而来的神秘剧元素。
舞蹈队伍绵延四公里长,不间断地表演20个小时。
游行队伍共有28000多位舞蹈者和10000多位乐手。
形态元素:包括面具、纺织品和刺绣等工艺库库鲁舞蹈戏剧时间:2005国别:多米尼加地区:拉美类别:表演艺术库库鲁舞蹈戏剧传统,由19世纪中叶来自多米尼加共和国讲英语的加勒比地区移民中的工人创造。
“库库鲁”一词初含对移民的贬义,这些移民在该岛的英国蔗糖种植园中工作。
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教堂、学校、慈善会社和聚集会所,以提供互相帮助和组织集体文化活动,如在圣佩得罗城举办一年一度的库库鲁舞蹈戏剧活动。
12月25日圣诞节和1月的第一个礼拜,有各种各样的库库鲁舞蹈戏剧表演。
每年6月24日,向该城保护神圣彼得表达崇敬的庆典和狂欢节中,也能看到这一表演。
这类表演中,音乐、舞蹈、手势、源于非洲的人物和戏剧的情节、传奇、从中世纪欧洲文学中提取的人物以及《圣经》人物混杂一体。
庆典也包括一些集会,如圣诞颂歌、弦乐和打击乐队表演。
还有一种被称为“尼戈”的商业活动,其中包括化装舞会和有场景的戏剧演出,如《大卫和歌利亚》、《莫可-扬比》(Moko-Yombi)、《牛仔和印第安人》和《妈咪》等。
库库鲁文化结合了非洲和英国的传统,因此它在见证多米尼加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
非洲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库库鲁社会特殊的价值观、习俗和制度中,也可以在独特的烹饪和医药传统、语言形式、社会机构(比如教堂、集会场所、体育俱乐部和学校)以及类似中世纪情景的舞蹈戏剧传统中被找到。
这些特殊的结合着非洲和英国传统的舞蹈戏剧传统,在该岛的西班牙文化环境中幸存下来。
库库鲁社区的老人们仍然在家里使用他们特殊的加勒比味英语。
瑞宾瑙-艾基舞剧时间:2005国别:危地马拉地区:拉美类别:表演艺术,礼仪与节庆活动瑞宾瑙- 艾基是一种源自15世纪玛雅王朝的戏剧形式,属于罕见的西班牙殖民前的传统。
它包括神话起源、流行称呼以及与瑞宾瑙地区居民有关的政治话题。
这些都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如面具舞、戏剧和音乐得以表现。
口头和书面的叙述由一群演艺者完成。
他们在舞台上交谈,描绘玛雅城,尤其是14世纪瑞宾瑙的首府‘卡耶’。
故事分为四场,主要表现了这个地区的两个主要政治团体的斗争:瑞比伯和凯齐(the Rabibalb’and the K’iche)。
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是两个王子,瑞宾瑙- 艾基和凯齐,另外还有国王兆托伊和他的仆人,艾基马恩,后者拥有男子和女子的双重特征,以及长着绿色羽毛的母亲(Uchuch Q’uq’Uchuch Raxon),代表卡耶城堡武士的13只鹰和13只美洲虎。
艾基因为企图偷走瑞宾瑙的儿童而被捕,并接受审判。
这在玛雅法律中是很严重的罪行。
自16 世纪殖民化以来,瑞宾瑙-艾基舞蹈就已在1月25日圣保罗日上演出。
节日由当地管理社区的公会组织。
舞蹈积聚的内涵,如归属感、延续性和对社会关系的感知,都得到更新。
通过参加舞蹈,生者进入与死者,即“拉亚维斯”(rajawales)的“接触”,后者指以面具表现祖先的具体形象。
现代的瑞宾瑙-艾基舞剧,不仅追忆祖先、传承过去的遗产,也是对未来的想象,因为总有一天生者会加入到他们祖先的行列中。
艾尔-圭根斯讽刺剧时间:2005国别:尼加拉瓜地区:拉美类别:表演艺术艾尔•圭根斯是一种强有力的反对殖民统治的表现形式,是尼加拉瓜著名的讽刺性戏剧。
每年1月17至27日在圣塞巴斯蒂安的盛会上都有这个演出。
圣塞巴斯蒂安是尼加拉瓜卡入佐省第瑞巴市的守护神。
艾尔•圭根斯融合西班牙和本土文化,是戏剧、舞蹈和音乐的结合。
它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最有特色的殖民时期的艺术表达形式。
最早的文本可能是在18世纪早期完成的。
文本共含314个故事,都被翻译成西班牙语、巴斯克语和那瓦特人的语言——许多拉丁美洲人民通用的语言。
故事描写的是西班牙殖民者和美洲人的斗争,中心人物是艾尔•圭根斯。
这个名字是由那瓦特语而来的。
圭根是西班牙人实行殖民统治之前的一个强大的老人形象。
他用一系列机智的口头表演来抨击殖民政权,不直接向政府挑战和发生冲突,而是尝试用表面合作和抱怨来削弱当局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