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仿写一句话。
答:2、“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哪几件童年趣事?答:3.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答: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答:4.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答:5.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答:。
二、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第54自然段至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段写花实际是为了写爸爸,花的衰落,花的凋谢,暗示了爸爸的生命是不可换回的。
请把这句话找出来。
答:。
2、文中描写弟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答:。
3、全文以“花”开头,又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答:4 课文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重含义是什么?答:。
5、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答:。
三、阅读《最后一课》第24自然段至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答:。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钟响了,意味着什么?答:。
3、“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答:。
4.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答:。
5、.“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句话应怎样理解?答:。
四、阅读《邓稼先》(“两弹”元勋)文段,回答下面问题: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答:。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答:。
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答:。
五、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24自然段至最后一段,回答下面问题:1.、给上面的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答:。
2.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①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答:②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答:3.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答:。
4.第25自然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答:。
5、联系全文,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答:。
六、阅读《社戏》第13自然段(甲段)和第23自然段(乙段),回答下面问题:1.你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答:。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答:。
3.甲、乙两段景物描写的内容各是什么?答:。
4.甲、乙两段都写了船速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一处是侧面描写?请找出有关语句并抄写下来。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5.这两段景物描写都调动了人体的感觉器官,分别调动了哪几种人体的感觉器官?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七、阅读《安塞腰鼓》第1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作者用“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句话做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答:。
2.选文写的是表演前的情况,背景是_____;人物是_____;性格是_____;神情是_____;而腰鼓则是_____。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
3.选文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答:。
4.“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
5.在选文中找出表现这群后生的两个比喻句,并分别指出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什么?答:。
八、阅读《伟大的悲剧》第12自然段至16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答:。
2、选文第三段中横线句子描述的“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这一感人细节,表现了探险家的什么精神?答:。
3、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答:4、有人认为斯科特等人的所作所为并无多大意义,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寻找刺激”,请谈谈你的看法?答:九、阅读《在沙漠中心》1~2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1段作者说“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这种“奇怪”的反应具体指什么?答:。
2、第2段交代作者在沙漠行进中所犯的一个非常大的错误是什么?答:。
3.、将第2段环境描写的句子抄写在下面,说说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4.第2段最能表现作者绝望心情的句子是什么?答:。
5、写出两句能勉励人战胜困难、积极向上的名言。
答:。
十、阅读《猫》15~34段,回答下面问题:1.简要概括一下选文内容。
(2分)答:。
2.从第15、16段中找出形容第三只猫特点的三个词,并说说这样形容的作用。
答:。
3.划线句子两次提到了猫对鸟笼凝望,有什么用意?(1分)答:。
4.“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请说说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答:。
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至此,我家永不养猫”?答:。
十一、阅读《斑羚飞渡》11~17段,回答下面问题:1.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我”目睹老斑羚们从容走向死亡的心理感受。
答:。
2.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答:。
3.从描写的角度看,第15段是从什么方面来表现老斑羚那震撼人心的献身精神?答:。
4.文段11、16段都写了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答:。
5.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段话,展示镰刀头羊成功指挥飞渡后,独自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时的心里感受。
答:。
现代文阅读练习参考答案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略2、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3、①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4.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5.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1、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了,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2、侧面烘托我的懂事、我的长大。
3、前呼后应。
“花”在文中有象征意义:花儿开得旺,爸爸身体健康;花儿落了,爸爸离开人世。
4、.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又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5、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为“我”的成长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三、《最后一课》:1、高潮和结局 2.最后一课的结束。
3、.被他的爱国精神打动,对老师的热爱崇敬。
4、.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5、.用手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内心的极度悲愤,倾注了他热爱祖国,怨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四、《邓稼先》(“两弹”元勋)文段: 1.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热爱祖国3.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两弹元勋③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④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4、临死前还和于敏共同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5、用以表现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五、《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第一层:开头到“证实了他的‘言’和‘行’”。
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
第二层:最后两节。
总结全文,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
2、①闻一多先生最初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
②这句话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3、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4.“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一面。
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5、.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六、《社戏》:1、“朦胧”原为形容词,在句中作动词用,意为“变得朦胧了”。
“踊跃”原为动词,在句中作形容词,修饰“山”连绵起伏的形状。
2、.比喻、拟人;景物描写;以动衬静,衬托“我”看戏心情的急切。
3、夜航看戏,戏后归航4、正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侧面:“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7.嗅觉、视觉、听觉、感觉等,将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七、《安塞腰鼓》:1.突出后生们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一片高粱地,丝溜溜的南风;茂腾腾的后生;朴实的;沉稳而安静;呆呆的,不曾响;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3.动静结合,更衬托出后生们的英姿。
人和鼓的静则是为下文腰鼓表演蓄势。
4.单独成段,引人注意,人和鼓由静而转到动。
5、“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表现了后生的朴实和沉静美;“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表现了这群后生的力量美和豪放美。
八、《伟大的悲剧》:1、.因为斯科特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2、团队、团结友爱3、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
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14、这是一种对科学的献身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人类才走出封闭的家园,认识了美丽的地球,使人类走向了进步。
九、《在沙漠中心》:1、身子抖得跟筛糠似的手几乎抓不住电灯感到自己要冻死了。
2、扔掉了自己带着的橡胶雨衣。
3、风越刮越猛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
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儿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儿遮蔽。
没有一颗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
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
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恶劣,衬托了“我”此时痛苦甚至绝望的心情。
4、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5、示例: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赫胥黎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已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