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分析

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分析


“器”兼容并包 意蕴深弘 “器”无时不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是作为工具的 功能之“器”,还是体现才德、审美的象征之“器”,都 和我们息息相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是成就事业的实用 利器; “玉不琢,不成器”,人必须经受磨砺才能成为美器; “器”是器量,是包举洪纤的大气; “器”又是担当大任的国之栋梁,是造福民生、保家卫国 的大国重器。 “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 文
2018高考今天开考,全国有975万人报名参加。 今天上午,高考结束了首科语文科目的考试。作文, 历来都是高考中关注度最高的试题,今年全国高考语 文科共有8份试卷9道作文题,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 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 省市自行命制。整体来说,今年高考的作文试题以材 料作文为主,凸显立德树人和时代主题。
围 绕 “ 器 ” 写 作
天 津 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 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 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 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 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 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 “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 就梦想……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 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努 力 拼 搏
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公
路“村村通”、“精准扶 贫”等美好现实和发展前 景。
如写中国面对“汶川大地震”
那样的巨大灾难,不畏艰难, 重建家园的伟大精神;
3、当然,除了材料给的上述大事件,考生选择其他大事件对
自己的影响,写出自己的联想与思考同样是可以的。
材料作文涉及人人关切的中国梦,话题广泛,人人都有话说, 相信很多考生能够写出思想和表达俱佳的作文。当然,考生应该 注意大小结合,即大事件与自我成长中的日常生活结合,写出自 己的真情实感,注意“时光瓶”的提示,写出这一代人有关梦想、
高考进行时——作文题

广 东 ︑ 山 东 安 徽 ︑ 福 建 ︑ 湖 北 ︑ 湖 南 ︑ 山 西 ︑ 江 西 ︑ 河 南 ︑ 河 北 ︑
国 Ⅰ
着眼于“立德树人”的使命,全国一卷作文延续了 近几年“贴近时代,回应热点,考察学生理性思辨和个 性化表达能力”的改革趋势,以崭新的命题形式,传达 出教育考生要有与时代发展同呼吸的意识,与祖国命运 相通的自觉和主动承担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责任心这一明 显的理念内核与命题意图。
圆梦的精神特征,注意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写出自己的特点
与亮点。
当然,TFBOYS压中题目仅仅是个 玩笑,这个不是重点,重中之重是希望 同学们 可以—— “家事 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重 庆 ︑ 海 南 ︒
新 疆 ︑ 陕 西 ︑
辽 宁 ︑ 宁 夏 ︑
黑 龙 江 ︑ 吉 林 ︑
内 蒙 古 ︑
甘 肃 ︑ 青 海 ︑
全 国 二
全 国 卷 二
可以从 “现象和本 质”的关系 入手进行分 析,透过现 象把握本质, 发现问题出 现的根本原 因才能真正 解决问题。
这是著名的幸运者偏差问题,切入点有几个: 1、只看了表面的现象或是表面的得失,没有注意到事件的根本原因和 背后的事件,透过事件表面看到背后的事实。 2、在统计结果时往往以偏概全,造成了错误。从以偏概全这个点进入。 3、战机机身留下弹孔是出击过程,而没有弹孔的则是坠落未回的战机, 重视结果论,还是过程论。 4、从力排众议入手,坚持自己所认为正确的,并且在实践中检验它, 不要随波逐流跟随他人脚步。 5、兼听则明的道理,客观全面地分析数据,抛弃对于个例或者不全面 事件的迷信,从整体分析整体出发。
【大作文二选一: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要求考 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 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 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 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 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 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 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2018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延续了上海作文的特色:哲理思辨 与贴近生活,此次探讨的是“自我价值”与“被需要的心态”的 关系。 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存在的意义。我们应当从本心出发,明确自
我价值到底是什么,并能够付诸一生去坚守,而不仅仅是迎合别
人的需求。 譬如孔子,虽然周游列国无法说服诸君,但他没有为了迎合国 君而改变理念,所创造的儒家文明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譬如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不仅给当时国民的当头棒喝,时至今日, 也依旧令人深省。坚守你的内心所向,你所创造的价值或许在当 下并不为人需要,但百年之后、百世之后呢?未来的人们终究会 给出公允的答案。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这个题目在形式上可谓“特立独行”, 颇有地域专属性。
(1)全面理解“浙江精神”的精髓:务实与创新。 (2)要了解符合“浙江精神”的浙江籍名人或社会事件(譬如当年的经济模 式“温州模式”),写作时,要突出这种精神自古即有之。要体现文化的传承 性。 (3)文章中要有“我”。要能反映出我对“浙江精神”的个性化解读。最好 能联系当下社会现实中一些“好逸恶劳”的现象(缺乏实干,投机取巧)亦或 “佛系”青年避世心态(与世无争,甘为人后)。
材料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以新世纪2000年以来编年大事记的方式,围 绕“世纪宝宝”出生到今年2018年可以参加高考这一段, 择要标注的重要事件有大地震、体育盛会、航天航空与教 育、农村建设、网络普及与用户规模等,呈现“世纪宝宝” 成长于新世纪中国迅猛发展的新时代,随后还有代表中国 梦内容的时间标注,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部分要求考生结合“世纪宝宝”的成长,就新世 纪中国,中国新时代的追梦、圆梦展开联想与思考,在 “时光瓶”中留存,留待2035年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具体观点角度的写作应该从两端入手,一方面回顾历史,80 年代的标语反映了当时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导向与那一代人的 历史责任,2005年的标语反映了环境保护观念逐渐走进人们视野 的时代历程和担当;另一方面应当展望未来,2017年的标语反映 的是我们在新时代的精神和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究竟是什么,这 个是考生应当回应的问题。或者我们也可以回应,什么是真正的 财富,究竟是金钱还是环境,还是未来的何种愿景。这些都是考 生可以切入的角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 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独发 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 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导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和谐相处”是小说的第二要素“故事情节”,所以说这是
一篇典型的小说气质的记叙文。
“ 被 需 要 ”
上 海 卷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 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 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 语 言 ”
江 苏 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 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 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语言不仅仅是人类的口头语言,还有文学语言、绘画 语言、音乐语言等,更有来自于自然界的各种语言,那么 考生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的高下,就能在文章中得以体现: “一个热爱读书、经常浸染于经典之中的高中学生,他对 文化的感觉会更加敏锐,他对文学的爱好会更加强烈,同 样也会显露出自己的文化自信。所以,若透过文章能读出 考生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有自己的高尚的文化品味,再加 上颇为诗意的语言表现,这类文章会更容易获得青睐。”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官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 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 · · ·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西 贵 云 四 广 藏 州 南 川 西
全 国 三
2018高考全国卷3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 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 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 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 征路;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 ,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可以写实物的“器”,或思考形制与内容的关系,或思索器 与道之辨; 可以写个人的器量、才识、气度,探究“器”在才德风范方 面的含义; 可以写作为工具的“器”,探讨利器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 步的作用; 还可以写大国重器,体悟“器”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 意义…… 作文可以说理、议论,也可以记叙、抒情、描写、说明。
第一道题为“议论文” 一定要针对“新时代”“新 青年”“祖国的发展”“个 人的成长”进行有效的论述, 可以多举一些有广度的论据, 如这一代青年统一的特征, 要做关注个人成长,能够承 担起个人责任的时代青年, 如果有相关数据的论证更佳。
第二道题为记叙文,是偏向于小说气质的记叙文,这道题强调 的是想象力。 首先需要破题解答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现在的发展有目共睹,如何 永续下去是需要思考的。 “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每一个中国人” 为个人,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整体,又是以小见大,这是今年作文题 的共性,强调以小见大,强调时代感,强调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注 意“人”是小说的第一要素,“自然”是小说的第三要素“环境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