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江西吉安地区某二级公路的设计学生姓名:袁隆寒考籍号:班级:海南自考专业:交通土建指导老师:2014年6月(江西吉安地区某二级公路的设计)学生姓名:袁隆寒考籍号:站点: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本设计主要完成了江西吉安地区某二级公路的设计。

根据给定的材料,以及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情况,进行了纸上选线等设计。

该设计主要以路线为主,并兼顾了其他方面。

路线部分首先根据设计交通量确定了公路的等级,公路等级确定主要技术标准并进行路线平面设计,对路线进行了局部比选;考虑填挖平衡及最小填土高度进行了纵断面设计;对局部进行了横断面设计,绘出路基横断面图,对路基进行加宽和超高计算,编制路基设计表,进行土石方计算及调配;为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的稳定状态,对路基路面进行了排水设施设计;对涵洞尺寸标高进行了初步拟定,并对路基工程进行了局部土石方分项预算。

关键词:路线路面路基防护分项预算AbstractThe main Summary of this design had completed a two highway design in a certain area of Ji'an in Jiangxi. The main task of the design is primarily of routes, an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other aspects. The line design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Highway grading standards to have the main technical and graphic design for the road on the route having comparing with the local. Considering filling dug balance and minimum height of filling, the profile design is drawn. Make a design for the cross-sectional, then draw cross-sectional map. After have calculation of roadbed for widening and elevation, drafting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 earthwork calculations and deployment; To ensure road embankment in the stability of dry, it make road drainage facilities design; Elevation culvert size of the initial formulation, and have embankment works at the project budget.Keywords: Route;Pavement;Subgrade;Protection;Budget breakdown目录121 概述任务根据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要求,对江西省吉安市永新至永丰公路的一部分进行新建设计。

该公路以沟通本地与外界联系及运输资源为主。

项目建设的意义吉安是江西省中西部重镇,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公路建设落后,原有沟通各村镇的大车道,已不能适应山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迫切需要废弃新建,本设计是其中规划建设的一部分。

涉及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本段设计,路线长公里,初步设计应对比较线做同深度比较。

主要工作内容为:设计范围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设计。

公路等级的确定和技术标准论证道路等级论证⑴、原始资料①吉安地区地形图三张,比例1:2000 图纸号:10/16-11/16-12/16 基本交通量交通组成:表 交通量②交通量预测: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指标》JTG B01-2003中对道路等级的规定,将各种车型这算为小客车进行设计年限的年均昼夜交通量预测分析,从而确定公路等级,本设计预测新建道路的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

车辆折算系数为:表 车辆折算系数表现拟定以一般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预测设计年限为15年,由规划交通量计算公式: N d =N 0(1+r )n -1 (1-1) 式中:N d —规划交通量(量/日) N 0—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r—年平均增长率n—交通量预测年限以小汽车为标准的基年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N=210+420×+350×+309×2+200×2=2383Nd = N(1+r)n-1(1-2)=2383×(1+8%)14=6999(辆/日)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双车道二级公路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小汽车为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15000辆/日,考虑远景发展需要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路网规划确定该公路等级为二级。

道路技术标准论证(1)计算行车速度论证计算行车速度是技术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对工程费用和运输效率的影响最大,是由路线在公路网中的任务、性质、远景交通量及交通组成,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根据技术指标制定。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指标》叙述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二级公路位于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区经论证该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

所以,根据本设计的任务以及交通量,本设计采用设计速度为60 KM/h。

(2)主要技术指标根据通行能力计算和服务水平分析,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公路网中的功能、作用、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项目实际地形、地质条件,本项目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米,设计年限为12年其主要技术标准见表表主要技术指标表本项目应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不增加工程或工程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提高本公路的服务水平和使用质量。

沿线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自然地理概况吉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位于江西省中西部。

地理上,它介于北纬25°58′32″至27°57′50″,东经113°46′至115°56′之间,距省会南昌219千米。

气象该区属中亚热带丘陵湿润气候,具有冬春阴冷,夏热秋燥,初夏多雨,伏秋干旱,云系多,光照少,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

热量资源丰富,但冷热差异较大;雨水充沛,但丰而不衡;光照虽少,但光热同季,光能潜力大;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达℃,年极端最低气温-8℃。

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390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1100㎜。

项目区域年平均降水量1462㎜,实测最大年降水量㎜(1953年,唐赛站),最小年降水量㎜。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50%以上集中在4-7月,该时期为江西的雨季。

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频率为24%,最大风速为20米/秒,年均大风(大于8级)日为天。

地震设防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沿线地区均小于Ⅵ度,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均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工程、水文地质(1)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江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8%;地势周高中低,省境边缘群山环绕,中南部丘陵起伏,山体多由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

项目位于江西省西部腹地吉泰盆地,,盆地内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区内零星分布着低丘岗地,,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向赣江倾斜。

该区基岩多为第四系覆盖,主要成分为花岗岩,砂岩等。

岩石类型齐全,有基性、超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及碱性岩类,岩类以中酸性、酸性岩类最发育。

江西混合岩也很发育,根据混合岩化程度可划分为:混合岩化变质岩、混合岩、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四大类。

变质岩石类型以浅变质的板岩、千枚状板岩及变质碎屑岩为主,其次是呈断续带状及穹窿状分布的中深变质岩——片岩、片麻岩、变质岩和与其相伴而生的混合岩、混合花岗质岩石等。

区域内自然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一般较深厚,呈酸性,缺乏腐殖质和钙质,成土母质以第四系红色粘土、第三系红砂岩为主;另有紫色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

(2)水文地质条件吉安市属赣江水系,境内河流众多,一赣江为中轴,有28条大小支流汇入,各河上游植被茂密,山高水陡,水量充盈,水力资源充沛,全市连续出现百年罕见旱灾,赣江近于断流,水质污染严重,从1962年到1987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可知,该区域内4~9月为汛期,5~6月为主汛期,洪水由暴雨形成,4~6月大气环境活跃,冷、暖气流交会,形成历时长范围大的峰面雨,产生的洪水往往造成峰高量大的大洪水,7~9月为热雷雨,形成的暴雨范围小。

设计原则本设计路线地处山岭重丘区,地势起伏不平高差变化大。

路线设计应该顺应地形,尽量减少农田及林地,靠近村庄便于沟通而不扰村的总体思想进行设计。

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尽量选择较平坦开阔的地段布设路线,合理运用技术指标,以保证路线线性的均衡流畅。

同时兼顾道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来确定方案。

设计中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纵、横断面组合,保证路线的平顺协调,尽量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

保持线形的美感及与沿线景观的配合,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该路按山岭重丘二级公路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km/h,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301JTG-2003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作为控制指标设计,应用情况为:表各项技术指标应用情况2 路线平面设计路线设计总体原则根据沿河线的特点进行平纵面布设,以路线短捷,少占农田,合理利用地形,选择最优方案设计,尽量节省工程造价,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尽量优化平面线形,使平、纵、横尽量能够匹配,从而取得较高的线形指标。

设计路段在狭窄的走廊内有农田、村镇、学校、车站、针对上述情况,路线设计原则为:尽量避免拆迁,与学校和车站的距离尽量远些,避免干扰学校,为车站的扩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针对水塘和陡坎,在不影响线形指标的前提下,尽量避让,作到工程量小,减少造价,对于村镇本着“近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的原则。

路线布设情况根据给定的图纸和起点、终点,经反复熟悉地形图,并考虑路线的衔接确定路线大致走向为由西向东。

从起点188m 高程,逐步克服高差,最后回到高程为的终点,利用复杂地形中有利、平坦地段将路线走通、走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