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无价精选作文600字
孝心无价精选作文600字
我不喜欢卧冰求鲤的故事,只为了母亲捉一条鱼而久久地趴在冰上,看着不够真实,虽然也是孝,但是却没有太多好的感触。
我更喜欢古时候韩伯愈“挨杖伤老”的故事,母亲对他十分严格,一点小过失便要杖罚,可无论母亲怎么打他,他都不叫嚷一声,也不曾掉一滴眼泪。
但当他感受到母亲打他没有力气的时候,他哭了,眼泪汩汩而流,为什么?因为感到母亲老了,他的心是那么的痛。
时间是残酷的,它带走了父母青春的时光,谁都感觉得到,可谁会珍惜呢?更多人选择的是熟视无睹。
我相信,许多人都在年幼时许下了“孝”的誓言,可在岁月的“洗礼”中,他们忘了亲情的可贵,仿佛他们的生命中只有利益和金钱。
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让父母吃好住好,这跟养狗有什么区别?孔子也痛恨这种做法。
敢问现在有谁还会清楚记得父母的生日?其实孝,就是在父母生日的一句温馨的“生日快乐”;其实孝,就是在天冷的时候一句关心的问候;其实孝,就是一颗心去温暖另一颗心。
其实“孝”其实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做什么,它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真情流露。
孝心无价,也许是金屋银屋,也许是干净整洁的小木屋;孝心无价,也许是山一般的财富,也许是一枚带着爱的硬币;孝心无价,也许是在父母累的时候,帮忙做做家务,也许是在父母教诲我们的时候,耐
心地聆听……
无论是做什么,孝都是无价的,无法衡量的。
现在,趁父母还年轻,好好孝敬他们吧。
不要让时间夺走了这短暂的,值得珍惜的,孝敬父母的美妙时光。
【写作指导:实验中学生随笔写作方法】
随笔和其他文体有所不同,它没有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精选作文架势,其文思常常如“风吹林响,泉激石鸣”,即兴而生,随意而发,不求自得;其行文如汩汩山泉,顺势而下,意到笔随;其习题材可大可小,其篇幅可长可短,完全发乎自然。
但随笔看似随意,实则操心,它往往从生活中和书本上随处得习题,信手拈来,借习题生发。
它的视野比较开阔,谈天说地中传达出深刻独到的人生体验,左右逢源中表现出渊博的知识,它的思路不拘泥于一点静止不动,而是如行云流水般通达酣畅。
当然,实验中学生的随笔写作与作家们的随笔创作在深度、广度、厚度上有所不同,但在写作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即随意、自由、小巧、雅致、隽永,贵在写出自己的真情,显出自己的性灵,给读者“一点清凉”、“一点宁静”、“一点感动”、“一点启迪”,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实验中学生怎样才能写好随笔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敏感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的变化,心态的波动,喜怒哀乐,千姿百态。
敏感的、善于观察和感悟的学生,会抓住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星冥想、一次奇遇、一次邂逅、一点纠葛、一个插曲、一
场梦幻,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片雪花、一只飞鸟、一场雨雪、一颗流星,也可以是一个画面、一种意境、一个人物,甚至是偶尔听到的几句对话,以及从生活平面飞跃的一点浮想,都可能心有所动,激发情感,产生思想。
所谓“灵犀一动,心有所感”,“乘兴走笔,倚马可待”,说的就是这种情景。
细小、片断、零散、平凡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学生无视,偶尔获得的新鲜感受、情思火花又稍纵即逝,学生没有灵敏的感觉,没有沉思的心灵。
就可能失之交臂。
所以,学生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敏锐地抓住偶尔得来、稍纵即逝的对话、动作、场面、情思、感受,把它写出来,写得别具意味,引人人胜,令人回味。
二、真实
余秋雨说:“散文是一种不带什么表演意识的直白坦示,在散文中的任何矫情、空泛、玩弄比在其他文体中更让人难受。
”“散文作为一种文体的自立首先是一种心态的自立。
”这段话启发我们,随笔最擅长的是以一颗真诚的心。
抒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我手写我心”,这颗心。
应该是一颗真实的心灵,不矫揉,不做作,更不能虚伪。
应该指导学生不拘一格,随心而写,尚真忌伪,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要真实地反映自我的观察,自我的认识,自我的评价,摒弃虚情假意,反对刻意为文。
真实再现,真切流露,真情表达,纯净自然,出于天籁。
从某种意义说,随笔就是作者与自己心灵的真诚对话,就是真诚地向读者袒露自己的灵魂,绝无矫饰。
三、有昧
随笔作为一种自由的文体,应该努力写出一些意味,因情而动,依实写来,联类生发,议论风生,联想升华,率性而作,涉笔成趣,从而表现了一种认识,一种体验,一种感情,一种咀嚼,形成一种情景理相生、含蓄蕴藉的意向空间,呈现出意蕴、情致、理趣,空灵中有实,飘逸中有根,柔媚中有骨,或以事感人,或以情动人,或以思想启迪人,以智慧愉悦人,才能有意味,才能意味深长。
当然,这一切不需要长时间准备,也不需要反复酝酿,正如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不需要刻意追求,偶尔得之即可。
四、灵敏
随笔在构思上具有零散性、发散性、随机性,学生面对一物之微、一时之得,生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比物连类,上下串联,一气贯注,敷衍成篇。
在表达方式上,可再现一个小场景,可记叙一个小事情,可描写一个鲜明的人物,可抒发一种动人的情感,可表达一种独特的感悟。
在风格上,可朴实娟秀,可雄浑刚毅,可潇洒俊逸,可峭利冷峻,可冲淡平和。
可空灵温婉,可娟秀纤巧,可充满乡野之气,可弥漫都市风情,可庄可谐,丰富多彩。
在篇幅上,长短不拘,长的可达千字,短的百字左右,随表意的需要而定,一般以短章小制为主。
随笔的随意、自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要避免两种可能出现的问习题:一是立意的粗俗,层次低,随心所欲,缺少思辨,思想观点偏颇,总是着眼于个人得失,局限于个人小天地,肆意发挥个人的不安康情感;二是用笔的粗拙,构造安排、技巧运用、语言表达上不讲究,缺少审美眼光,泛泛道来,寒伧浅陋,面目可憎。
为此,
需要引导学生立意高远,追求情趣理趣,生动、形象、自然、鲜活、丰富、精巧,富于文采。
真切而不沉重,轻灵而不空泛,自然而有品位,恬淡而有趣味,应该是实验中学生随笔写作追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