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设计: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发展、传播和影响等。
2、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基督教产生的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的能力。
4、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3、通过视频展示和史料分析,引导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学会利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了解佛教的教义内涵。
2、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了解其教义实质,明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3、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图片展示、史料解读、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
2、难点: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
突破方法: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以及其教义经典的解读了解其实质,对宗教现状探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图片(或漫画);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网络直接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寻求有关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表演法、列表格等方法。
五、教学用时:一课时
六、教具:图片、影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剧照)
教师提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取回的是《佛经》、《圣经》、还是《古兰经》?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经书?你还知道其他哪些
宗教?直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然后请学生阅读课
本,了解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及创始人等。
(二)讲授新课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和创始人。
请一位同学讲述有关佛教产生的经过。
1、佛教
学生讲述:公元前6世纪,在反对婆罗门教的过程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介绍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的基本教义:倡导“众生平等”。
佛教教义对
解除渴望摆脱苦难的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很多国王也利用它“忍耐
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植佛教。
公元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
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
公元1世纪
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
今
天,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产生的背景)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的教条)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它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
学生4人小组讨论,代言人发言:(略)
教师归纳:佛教的教义是“众生平等”,对当时反对婆罗门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忍耐服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终
于被统治阶级利用,这是它的局限性。
教师提问:为什么阿育王时期要大力支持佛教?(提示与佛教教义有关)
多媒体展示:(强调学生做笔记)
(1)产生的背景:(P31第一段第一句)
(2)时间:公元前6世纪。
(3)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成为“释迦牟尼”。
(4)教义:(P31第一段第二句)
(5)认识:①“众声平等”在当时对反对婆罗门特权有一定进步作用。
②宣扬消灭一切欲望,修行得道,主张忍耐顺从,有利于
维护奴隶主的政权,被国王利用,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6)发展:阿育王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开始向外传播。
(7)传播:(P32地图)
2、基督教
展示耶稣受刑图
教师提问:这个老人是谁?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你知道还有哪些与基督教相关的节日?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个别回答:(略)
学生讲述:①基督教的产生,②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③基督教的发展及分裂。
教师补充:展示PPT;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基督教的教条。
教师提问:基督教的教义中有些什么的消极内容呢?
多媒体展示:(强调学生做笔记)
(1)产生的背景:犹太人遭受民族蹂躏,多次反抗都被镇压。
(2)地区:巴勒斯坦地区。
(3)时间:公元1世纪。
(4)教义:(P32第二段第二句开始)
(5)传播的原因:给人们以精神寄托。
(6)成为国教:基督教会性质变化;4世纪,被定为国教,成为统
治阶级麻醉人民的工具。
3、伊斯兰教
多媒体展示:《古兰经》书影。
教师简单介绍: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和《古兰经》相关内容。
教师提问:伊斯兰诞生的背景,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讲述:长期以来,阿拉伯地区信仰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六世纪,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
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伊斯兰教创立的过
程及阿拉伯统一的过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①创立伊斯兰教(时
间、地点、教义等);②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③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
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
达成协议。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教师补充:PPT展示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略)
教师提问:伊斯兰教的教义什么呢?他的教义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
学生讲述:结合书上的内容以及自己收集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
多媒体展示:(强调学生做笔记)
(1)产生的背景:(P33第一、二段)
(2)地点:麦加。
(3)创始人:穆罕默德。
(4)教义: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5)作用: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
促进民族统一。
(三)课堂巩固: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随堂练习
(四)教师点评:(略)
(五)教师课堂小结:
三大宗教产生对世界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我们身边信仰宗教的人很多,这是因为许多人崇尚善良,有些人不太理解现实或对现实失去信心,仍然把精神和希望寄托在宗教上,我们不能反对从们对善良的追求,因此,我们的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要保护宗教,我们对待教徒不能采取歧视、反对的做法,现在很多人是相信科学的无神论者,要指出的是,有些伪教徒以信教为善良的招牌,招摇撞骗,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或敛财的目的,对于这种行为,我们一定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反对有些人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
六、课后作业布置:详见幻灯片(略)
七、板书设计: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八、教学反思: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科的兴趣,本节课我运用多种方式设置教学情境,主要使用了讨论、研究、角色互换、表演、列表格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2、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感知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的能力。
3、时间把握得不够好,所以有些关于联系实际现实问题的讨论没有进行。
4、有些幻灯片内容过多,字数过小,后面的学生看不到。
通过这堂课让我在反思如何把握好每堂课的时间和幻灯片的制作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