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ED-J809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职业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
制度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职业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实
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了规范我单位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调
查、处理,即使有效地控制职业危害事故,减
轻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定。
一、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
的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一)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
下的;
(二)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
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以下的;
(三)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放射事故的分类及调查处理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二、单位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一般危害事故应于2小时内向单位劳资科、安监站、调度室报告,特大和重大危害事故立即向单位人力资源部、安全部、总调度室报告。
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向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及卫生部门报告。
三、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的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
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五、对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单位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一)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四)对遭受或者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五)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监督生产
部门,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七)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及安全监督生产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六、对够不成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事故,单位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报告,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详细记录,即使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处理。
七、对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资料要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