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的急救流程讲课
症状 其他 体征
再次病情评价 Q1-2H
PEF
血气 分析
再次病情评估
哮喘 急性发作医院内处理流程
再次病情评估
疗效良好 末次治疗后疗 效维持60min 体检:正常 PEF>70%预计值 没有呼吸窘迫
1~2 h疗效不完全 病史:高危患者 查体:轻~中度 PEF<70%预计值或个 人最佳值 血氧饱和度无改善
哮喘 急性发作医院内处理流程
初始治疗 • 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通常采用雾化途径,每20min吸入一个剂量, 共1h • 吸氧,使血氧饱和度≥90%(儿童≥95%) •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症状不能迅速缓解,或患者最近已口服糖皮质激 素,或急性发作较重, • 禁用镇静剂
哮喘 急性发作医院内处理流程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吸入β-受体激动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
吸氧(选用)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口服糖皮质激素 抗胆碱药(选用)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吸入β 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 静脉用糖皮质激素 静脉用氨茶碱、肾上腺素 建立大静脉通道、充分补充血容量并保持气道湿化 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记每小时出入量 血气分析、血电解质检测 处理并发症;如气胸 有效
粘液栓
气道平滑肌痉挛
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
咳嗽:通常发生在晚上或早晨,干咳或白色泡沫样痰
唯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 喘息:呼气高调哮鸣音 气促:感到空气不够用,呼吸困难 胸闷: 强迫坐位或端坐呼吸,夜间及凌晨发作 不能参加体育活动
哮喘急性发作的体征
呼吸费力、大汗、发绀 胸廓过度充气,叩诊过清音 呼气相延长,双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 哮鸣音
轻度
步行、上楼时 可平卧 连续成句 可有焦虑,尚安静 常无 轻度增加 常无 散在,呼吸末期 <100次/min 无,<10mmHg >80%
中度
稍事活动 喜坐位 单词 时有焦虑或烦燥 有 增加 可有 响亮、弥漫 100~120次 可有 60%~80%
重度
休息时 端坐呼吸 单字 常有焦虑、烦躁 大汗淋漓 常>30次/min 常有 响亮、弥漫 >120次/min 常有, <60%或<100%
1h 内疗效差 病史:高危患者 查体:症状严重,嗜睡,意 识模糊 PEF<30%预计值 PaCO2>45mmhg PaO2<60mmhg
出院标准: PEF>预计值或个人 最佳值 60% 口服或吸入药物维 持
住院治疗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联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 碱能药物 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考虑静脉使用β2受体激动剂 考虑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 氧疗 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转院指征
轻、中度急性发作在上述治疗24 h后,效果不佳或病情加重者; 虽属中度发作,但来势急,尤其具有哮喘相关死亡高危因素者; 初次病情评估时病情属重度和危重度急性发作者。
对于后两种情况,患者须经急救处理,待病情稍稳定即可作转院处 理。转院途中应保证氧供,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气管插管等急救准备。
哮喘 急性发作医院内处理流程
初始病情评估 病史 体检: 听诊、辅助呼吸肌 活动情况、心率、 呼吸频率 检查: PEF或FEV1、血氧 饱和度监测、动脉 血气分析
哮喘相关死亡高危患者 (1)曾经有过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濒 于致死性哮喘的病史; (2)在过去1年中因为哮喘而住院或看 急诊; (3)正在使用或最近刚刚停用口服激素; (4)目前未使用吸入激素; (5)过分依赖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特 别是每月使用沙丁胺醇(或等效药物) 超过1支的患者; (6)有心理疾病或社会心理问题,包括 使用镇静剂; (7)有对哮喘治疗计划不依从的历史
“静止肺”、奇脉、心率增快——重症
辅助检查
⑴血液一般检查
⑵痰液检查
⑶血气分析 ⑷肺功能检查
⑸胸部X线检查
辅助检查
一般正常,发作时血嗜酸性粒细胞 常升高,外源性哮喘血清IgE增高。合 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 高。
⑴血液一般检查
⑵痰液检查
⑶血气分析
⑷肺功能检查 ⑸胸部X线检查
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和粘液栓。 在陈旧痰中可查到嗜酸性粒细胞退化 形成的夏科-雷登结晶。
内容提要
1
什么是哮喘?
2
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
3
哮喘急性发作的救治流程
4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1
什么是哮喘?
定义、发病机制
临床症状
辅助检查
哮喘定义
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大多数患者可
继续治疗或监护病房
呼吸支持(无创或有创)
机械通气
指征 意识改变; 呼吸肌疲劳;
PaCO2≥45mmHg(1 mmHg=0.133kPa)等。
方法 先采用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若
无效应及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适当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
2008《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⑴血液一般检查
⑵痰液检查
⑶血气分析 ⑷肺功能检查
⑸胸部X线检查
内容提要
1
什么是哮喘?
2
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
3
哮喘急性发作的救治流程
4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临床分期
1、急性发作期 2、慢性持续期 3、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严重度分级
临床特点
气短 体位 讲话方式 精神状态 出汗 呼吸频率 辅助呼吸肌活动及 三凹征 哮鸣音 脉率 奇脉 使用β 2激动剂后 PEF预计值 PaO2(吸空气) PaCO2 SaO2(吸空气) PH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3年5月
内容提要
1
什么是哮喘?
2
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
3
哮喘急性发作的救治流程
4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静脉用药 2~3 d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甲基泼尼松龙 地塞米松 口服 3~5 d 泼尼松 甲泼尼龙
400-1000mg/d,分次给药 80-160mg/d,分次给药 5-10mg/次,不推荐 30-40mg/d 24-32mg/d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
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药物: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喘乐宁、喘康速、万托林)、
特布他林(博利康尼)、非诺特罗 用法:雾化吸入(压力定量气雾剂的储雾器/射流雾化装置给药)、 静脉给药 推荐在初始治疗时连续雾化给药,随后根据需要间断给药(Q4 h) 尚无证据支持常规静脉使用 联合使用抗胆碱能制剂(如异丙托溴铵)能够取得更好的支气管舒张 作用。
急救流程
哮喘发作 去除诱因,脱离过敏原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NO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 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插管 心肺复苏 稳定后
评估要点 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呼气流量峰值(PEF)病史与查体讲话方式精神状态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短效
药物:异丙托溴铵(爱全乐 气雾剂/雾化液0.5mg/2ml)
用法:雾化吸入 压力定量气雾剂的储雾器/射流雾化装置给药
推荐沙丁胺醇2.5 mg(或特布他林5 mg)联合异丙托溴铵0.5 mg, Q6~8 h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
茶碱 药物:氨茶碱、缓释茶碱、多索茶碱; 用法:口服,静脉注射; 未用过氨茶碱给予负荷量(4~6mg/kg),缓慢静脉注射(>20min), 维持量(0.6~0.8mg/kg/h,静脉滴注。 治疗窗窄,有效浓度6-15ug/ml; 支气管舒张作用弱于SABA,不良反应较大应谨慎使用; 对规则服用茶碱缓释制剂的患者,静脉使用茶碱应尽可能监测茶碱 血药浓度
辅助检查
哮喘发作时可有不同程度低氧血症、呼 吸性碱中毒。 PaCO2 ↑提示气道堵塞、病情危重。
⑴血液一般检查
⑵痰液检查
⑶血气分析 ⑷肺功能检查
⑸胸部X线检查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改善大于12%, 且绝对值增加200ml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
哮喘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 缓解期无异常。
支气管哮喘的急救
张一杰
• 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 势。
• 不断更新的GINA • 达到并维持哮喘的症状控制-2006 • 哮喘总体控制 达到当前控制+降低未来风险-2009
• 哮喘急性发作——未来风险相关因素之一 • 研究表明急性发作肺功能下降更快
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3年5月
1
什么是哮喘?
2
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
3
哮喘急性发作的救治流程
4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
目标 尽快解除气流受限,缓解症状, 改善缺氧。
原则
去除诱因,解痉平喘,纠正缺 氧,适时、足量全身使用糖皮
质激素。
哮喘 急性发作医院内处理流程
初始病情评估 初始治疗 再次病情评估
分级治疗
2008《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
遗传; 性别与种族; 肥胖
过敏性诱因:尘螨、 食物、霉菌、花粉、 动物毛皮屑等 非过敏性诱因:病毒 感染、冷空气、烟雾、 空气污染、吸“二手” 烟、阿司匹林、普奈 洛尔等药物、精神因 素、运动、气候改变、 妊娠、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