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doc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doc
七级
能理解多种话题的语言材料,包括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学术性材料,准确把握主旨和要义,客观审视、评析材料的内容,理解深层含义。
能就多种相关学术和社会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有效地进行描述、说明、解释、论证和评析,表达规范、清晰、得体、顺畅。
六级
能理解多种话题(包括一般性专业话题)的语言材料,把握要点及其逻辑关系,分析、判断、评价材料中的观点、态度和隐含的意义。
能通过浏览专业文献的索引,准确检索目标信息。
五级
在读语言较复杂、话题丰富,如有关教育、科技、文化等的材料时,能理解主题思想,分析语言特点,领会文化内涵。
能读懂语言较复杂的论述性材料,如社会时评、书评等,分辨不同观点。
四级
能读懂语言简单、不同类型的材料,如简短故事、书信等,提取细节信息,概括主旨要义。
六级
能听懂信息量大、与个人专业领域相关的口头表达,如讲座、报告、讨论等,概括主要内容,把握说话者的信息组织方式,如整体框架、衔接手段等。
能听懂语速正常的职场对话,如商务谈判、工作交流、求职面试等,理解说话者的观点和意图。
五级
能听懂语速正常、一般性话题的口头表达,获取要点和细节,明确其中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递进等,理解话语的基本文化内涵。
翻译口头说明
翻译口头论述
翻译口头指示
翻译口头互动
笔译能力
翻译书面描述
翻译书面叙述
翻译书面说明
翻译书面论述
翻译书面指示
翻译书面互动
语言使用策略描述框架
语言使用策略
语言理解策略
听力理解策略
规划
执行
评估/补救
阅读理解策略
规划
执行
评估/补救
语言表达策略
口头表达策略
规划
执行
评估/补救
书面表达策略
规划
执行
评估/补救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11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能力等级,描述了各等级的能力表现特征。
本规范适用于英语测评,可供英语教学、学习及其他参考。
1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12.1
量表
对能力进行评估和分级的系列标准。
12.2
语言能力
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某一话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级
能听懂相近领域的专业话语,如专业讲座、操作指令等,掌握要点和细节。
在收听、观看带有口音、语速较快的广播影视节目时,能理解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及其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内涵。
七级
能听懂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抽象话题的论述,评价说话者的观点与立场。
能听懂语速较快且含有双关语、隐喻等修辞手段的对话,理解话语中的隐含意义。
12.8
语言表达
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运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12.9
12.10
组构能力
指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结合具体语境,运用组构知识和策略,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组构知识由语法知识和篇章知识构成。
12.11
语用能力
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结合具体语境,运用各种知识和策略,理解和表达特定交际意图的能力,包括语用理解能力和语用表达能力。
能读懂语言复杂、内容深奥的相关专业性材料,对材料进行综合鉴赏和批判性评价。
八级
能读懂语言复杂、题材广泛的材料,综合鉴赏材料的语言艺术及社会价值等。
在读语言复杂、熟悉领域的学术性材料时,能通过分析文本,对语言和思想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辨性评析。
七级
在读语言复杂、专业性较强的不同类型材料,如文学原著、科技文章、社会时评等时,能整合相关内容,分析作者观点立场。
理解口头说明
理解口头论述
理解口头指示
理解口头互动
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书面描述
理解书面叙述
理解书面说明
理解书面论述
理解书面指示
理解书面互动
语言表达能力描述框架
语言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描述
口头叙述
口头说明
口头论述
口头指示
口头互动
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描述
书面叙述
书面说明
书面论述
书面指示
书面互动
语用能力描述框架
目 次
前 言
本规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
本规范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
本规范起草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
本规范起草人:刘建达、何莲珍、金艳、曾用强、邹申、武尊民、韩宝成、穆雷、严明、冯莉、朱正才、张文霞、姜钢、于涵、吴莎、韩家勋、程蒙蒙等。
语用能力
语用理解能力
理解说话人意图
Interpreting the speaker's intention
理解作者意图
Interpreting the writer's intention
语用表达能力
表达说话意图
Expressing intentions in speaking
表达写作意图
Expressing intentions in writing
在收听、观看语速较慢、话题熟悉的广播影视节目时,能识别其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二级
在听发音清晰、语速缓慢、词汇常见的话语,如故事、介绍、日常对话等时,能获取有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信息。
一级
在听发音清晰、语速缓慢、用词简单的话语时,能识别有关个人、家庭以及熟悉事物的词汇和短语,根据简单指令做出反应,借助语音、语调或手势、表情等判断说话者的情绪和态度。
能在熟悉的学术或工作交流中参与多种话题的讨论,有效传递信息,比较和评析不同的意见,发表见解,表达连贯、得体、顺畅,符合相关文体规范和语体要求。
五级
能理解不同场合中一般性话题的语言材料,把握主旨,抓住重点,明晰事实、观点与细节,领悟他人的意图和态度。
能在较为熟悉的场合就学习、工作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协商,表明观点和态度,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较有效的描述、说明或阐述,表达准确、连贯、得体。
12.3
语言
在各种语言活动中有效使用语言需具备的知识,包括组构知识(语法知识和篇章知识)和语用知识(功能知识和社会语言知识)。
12.4
语言
完成某项语言行为所采取的有组织、有计划、目标明确的行动步骤和方法。
12.5
话题
语言活动的主题。
12.6
语言活动
在特定情境中有目的的语言交际行为。
12.7
语言理解
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理解话语意义的能力,包括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一级
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简单语言材料,识别相关活动或身边事物的基本信息,理解基本词语的含义。
能用基本的、简短的话语与他人交流,互致问候,相互介绍或描述、陈述身边事物的基本信息,以及表明态度等,有时借助重复或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
表2 听力理解能力总表
九级
能听懂各种话题及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掌握要点和细节,理解言外之意,并对所听内容进行分析、推断与评价。
注:本表及表18、19、20、21、22、23、80中所说“语速”,均对英语而言。其快慢界定如下:
语速较快:约140~180词/分钟;
语速正常:约100~140词/分钟;
语速较慢:约80~100词/分钟;
语速缓慢:约60~80词/分钟。
表3 阅读理解能力总表
九级
能读懂语言复杂、跨专业的材料,从多视角综合分析文本内容。
在读语言较复杂、有关文化的作品时,能批判性分析不同的文化现象。
在读语言复杂、专业性较强的材料时,能通过研读多篇同题材的材料,深刻理解隐含信息。
六级
在读语言较复杂、相关专业领域的不同类型材料,如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商务公文等时,能把握重要相关信息,并对语言和内容进行简单的评析。
能读懂语言较复杂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材料,推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在收听、观看一般性话题的广播影视节目时,能理解主要内容。
四级
能听懂语速正常、与个人兴趣相关的口头表达,如演讲、非专业性讲座、新闻报道等,根据语篇特征区分主要和次要信息,理解主要内容。
能听懂话题熟悉的对话,理解说话者的观点和意图。
三级
能听懂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简短口头表达,如发言、讨论、通知等,借助语音、语调、背景知识、语境等因素获取关键信息。
12.12
文本
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语句、段落或者篇章。
13
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语言能力从低到高分为一至九个等级,归为基础、提高、熟练三个阶段。能力分处三个阶段的学习者和使用者,分别称为初级学习者和使用者、中级学习者和使用者、高级学习者和使用者。
英语语言能力等级
能力发展阶段
能力等级
熟练阶段
(高级学习者和使用者)
九级
八级
七级
提高阶段
(中级学习者和使用者)
六级
五级
四级
基础阶段
(初级学习者和使用者)
三级
二级
一级
14
能力描述框架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用能力、语言知识、翻译能力和语言使用策略等方面的描述框架。
语言理解能力描述框架述
翻译策略
口译策略
规划
执行
评估/补救
笔译策略
规划
执行
评估/补救
组构知识学习策略
15
能力总表包括语言能力总表,以及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构能力、语用能力、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等方面的总表。
达到某一能力等级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具备该等级及以下所有等级所描述的能力,该等级不再重复描述其以下等级的能力。本规则适用于本规范所有能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