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城会-玻璃基板产业链研究报告

产城会-玻璃基板产业链研究报告

玻璃基板产业链研究报告珞珈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一、节点简介玻璃基板是构成液晶面板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一片液晶面板的液晶材料由两块玻璃基板“夹住”,因此,制作一片TFT-LCD面板需要用到两片玻璃基板,分别作为底层玻璃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底板使用。

玻璃基板作为液晶面板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其占据液晶产业链的顶端,其上游原材料为石英粉、氧化铝等,下游主要是面板厂商和彩色滤光片供应商,通过利用玻璃基板制作成TFT列阵和彩色滤光片,然后在成盒段进行灌液晶、组装从而制成open cell面板。

相对于下游面板厂商而言,玻璃基板行业有着明显的“难进易退”特征,一条玻璃基板生产线投资大约5-8亿元左右,其中包含2-3亿铂金投资可在退出时收回,因此行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

目前玻璃基板行业由美日国家的企业占据,但国内已有能够量产玻璃基板的厂商。

二、产业链图谱三、智能行业透视(1)行业规模行业规模数据来源:中信证券研究标题:一周研读|降准对股债两市的影响发布时间:2019-01-12摘要:根据我们的测算,2017年中国大陆LCD材料市场规模合计743亿元,其中混晶、偏光片、背光模组、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市场规模分别为45/112/274/143/169亿元,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1034亿元,复合增速11.6%,对应上述材料市场规模分别为62/156/382/199/235亿元。

建议布局具备量产能力、技术积淀深厚,有望替代国外份额的龙头公司。

重点推荐:1)混晶材料龙头企业飞凯材料,2)偏光片龙头三利谱,3)PVA膜国产龙头皖维高新,4)光学膜领军企业激智科技,5)反光材料生产企业道明光学。

数据来源:彩虹股份标题:彩虹股份2018年半年度报告发布时间:2018-08-31摘要:受益于终端消费市场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带动平板显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18年全球玻璃基板需求将首度突破5亿平方米大关,国内需求将有望突破2亿平方米。

数据来源:新时代证券标题:专用机械行业:先进制造技术之激光加工,“光”造未来,“激”不可失发布时间:2018-06-08摘要:近年来消费电子对超薄超硬玻璃基板需求快速增加,以OLED显示面板为例,根据HIS数据2017年全球OLED显示面板规模为240亿美元、增长44.8%,HIS预计2021年将达到680亿美元。

传统机械刀轮技术在加工超硬超薄材料时效率偏低、耗时长、且影响良品率,激光加工玻璃基板等脆性材料具有速度快、切口光滑平整、板材变形小、加工精度高等优势。

在提升效率和良品率或品质的前提下,超快激光加工设备使得蓝宝石、OLED屏幕、陶瓷、硅片等脆性材料的打孔、开槽、雕刻、异形切割等加工成为可能。

数据来源:东旭光电标题:东旭光电2017年年度报告发布时间:2018-04-20摘要:2018年预计8.5代及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供货量将持续增加,以应对消费市场对大尺寸显示产品的强烈需求,根据IHS Markit的预测,2018年面板产能增长预计将在10%左右,这将对公司以玻璃基板为核心的光电显示材料形成有效支撑。

数据来源:彩虹股份标题:彩虹股份2017年年度报告发布时间:2018-03-30摘要:2018年,预计全球玻璃基板需求将首度突破5亿平方米大关,来自中国大陆的需求将有望突破2亿平方米,产品供应缺口依然高达一半左右,尤其是G8.5+、G6LTPS高精细玻璃基板等产品,目前国内几乎100%依赖进口,本土厂家的进口替代商机巨大。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标题:泛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半导体投资时钟发布时间:2018-01-11摘要:SUMCO 2015年以来营业收入及增速302520151050营业总收入(亿元) 环比(%)706050403020100107006005004003002001000营业总收入(亿日元) 环比10%8%6%4%2%0%-2%-4%-6%-8%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在整个液晶产业链上,玻璃基板是产业上游最关键的原材料,由于玻璃基板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国内的玻璃基板生产技术偏弱,目前90%多的玻璃基板市场份额掌控在康宁等海外龙头手里。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标题:机械设备行业研究周报:超跌品种蕴含机会‚核心还看业绩发布时间:2017-06-01摘要:京东方的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总投资465亿元,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设计产能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尺寸为1850mm×1500mm),成都二期柔性AMOLED生产线将在2018年投产,定位于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等产品。

数据来源:彩虹股份标题:彩虹股份2016年年报发布时间:2017-03-17摘要:从供需关系、价格走势、企业业绩等方面综合来看,整个液晶面板与玻璃基板行业仍将保持较为理想的运行态势,预计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增速2%,需求增速5%,总体呈现紧缺格局。

数据来源:彩虹股份标题:彩虹股份2016年年报发布时间:2017-03-17摘要:国内已建成5条G5.5/G6 LTPS/OLED面板线,年需求LTPS/OLED玻璃基板234万片,在建6条G6 LTPS/OLED面板线,未来LTPS/OLED玻璃基板年需求量将达到670万片。

数据来源:彩虹股份标题:彩虹股份2016年年报发布时间:2017-03-17摘要:目前大尺寸IGZ0、a-si TFT-LCD面板是国内平板显示产业建设的热点,国内已建成量产的G8.5(G8.6/8.7)面板线达8条,在建4条,目前年需求G8.5玻璃基板1872万片,折合面积1.02亿平方米,随着新产线产能在未来三年逐年释放,未来G8.5(G8.6/8.7)玻璃基板年需求量将达到2900万片,折合面积1.59亿平方米,需求增幅达54.9%,占全球玻璃基板总需求量的30.5%。

在建G10.5/G11面板线4条,未来产能释放后年需求G10.5/G11玻璃基板936万片,折合面积9273万平方米,占全球玻璃基板总需求量的17.8%。

(2)竞争格局竞争格局数据来源:新时代标题:公司三季报点评:光电材料优势明显,大力拓展高端制造发布时间:2018-10-31摘要:光电材料业务国内领先,技术迭代构建护城河公司已全面覆盖G5、G6和G8.5代(兼容G8.6代)TFT-LCD液晶玻璃基板产品,拥有20余条已建和在建液晶玻璃基板产线,量产产能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四。

公司在四川绵阳拥有先进浮法盖板玻璃基板原片产线,具备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高铝盖板玻璃基板原片产能。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标题:TCL集团:整体业绩大幅增长,公司转型进展顺利发布时间:2018-08-20摘要:30Sharp数据来源:Bloomberg,西南证券整理数据来源:Sigmaintell,西南证券整理2018年一季度,华星光电t1和t2工厂继续满产满销,产能稼动率和产品综合良率保持了较高水平,累计投入玻璃基板达85.4万片,同比增长6.44%;t3工厂产能稳步提升,良率已至较高水平,对一线品牌客户出货量保持增长;t6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已进入设备搬入和装机阶段,预计将在2019年初量产。

2018年一季度公司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居世界前列,55寸UHD产品和32寸产品市占率均居世界第二。

2018年上半年,华星光电液晶面板出货1910万台、850万平方米,均居世界第五位。

数据来源:华泰证券标题:电子行业周报:LCD采购有望回升‚LED屏再登大舞台发布时间:2017-07-04摘要:供给方面,近期LGD 的P8-1因安全事将停线约2 周,该线是月产能130K左右的8.5代线,停产将减少超6万片玻璃基板,超过今年投产的群创新竹8.6代线、惠科8.5代线一个月的产能,将加剧TV 面板供需紧张格局,我们认为今年全球LCD 产能增量有限,TV平均尺寸全年上涨超过2 寸(IHS预计),全面屏加剧中小尺寸产能消耗,需求情况仍将维持乐观,重点推荐京东方A。

数据来源:东旭光电标题:东旭光电2016年年报发布时间:2017-03-28摘要: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的康宁、日本的旭硝子、电气硝子、安瀚视特和国内的东旭光电等少数几家企业掌握了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的全套生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玻璃基板行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其中前四大液晶玻璃基板厂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

数据来源:菲利华标题:菲利华2016年年报发布时间:2017-03-21摘要:国家政策扶持下,TFT-LCD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国内相关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拉动了合成石英玻璃基板的发展。

我国对TFT-LCD用合成石英基板材料的需求在200吨/年左右。

数据来源:国海证券标题:东旭光电调研简报:深耕光电显示领域,国产化替代空间明确发布时间:2015-10-26摘要:玻璃基板是TFT-LCD显示屏的核心原材料,一块显示面板需要两片玻璃基板,分别用作TFT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

目前玻璃基板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公司占据。

(3)发展历史与趋势发展历史与趋势数据来源:东方财富证券标题:家电行业周报:精装修成为家电后发力市场发布时间:2018-05-29摘要:预计2020年12月完成产品点亮;2021年3月正式达到量产,产能预计达月加工约9万张的3370mm×2940mm玻璃基板。

数据来源:国海证券标题:化工新材料海外专题报告系列四:韩国篇-背靠本土巨头‚韩国半导体和面板材料龙头持续技术创新发布时间:2018-05-04摘要:1987年,三星集团不惜连续亏损数年,开始发展液晶业务。

由于液晶面板需要冒着大规模投资(动辄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所以进入这一行业不仅需要能够开发出样品,还要掌握量产的工艺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企业就是通过试生产线中应用最先进的设备,来作为学习平台和培养量产能力。

在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液晶灌注工艺等方面,就采用“偷师”的方式去学习日本。

三星在日本设立了一个研发机构,利用产业衰退期,雇佣失业的日本工程师,积累研发能力。

1991年,三星建成了一条300×300mm的试生产线,第二年又研发了在300×400mm玻璃基板上,一次生产2片10.4英寸液晶显示器的技术。

数据来源:国金证券标题:通信行业海外通信龙头发展经验借鉴系列报告之一:光棒玻璃龙头康宁,百年风雨沉浮发布时间:2018-01-10摘要: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推出LCD 玻璃基板,由于当时液晶面板产业规模较小,且光通信板块发展迅猛,该业务板块收入占比一直较低。

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公司有意加强非通信板块布局,开始多元化经营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