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牧养殖产业链猪肉产业链自上至下各环节大致为种猪企业从曾祖代

畜牧养殖产业链猪肉产业链自上至下各环节大致为种猪企业从曾祖代

畜牧养殖产业链猪肉产业链自上至下各环节大致为:种猪企业从曾祖代种猪繁育出仔猪;生猪饲养企业购买仔猪,然后饲养育肥成为可以出栏的生猪;屠宰企业收购生猪,屠宰之后产出肉、骨、膘、内脏、血等产品;一部分经屠宰的肉类(热鲜肉、冷鲜肉、冷冻肉)直接进入渠道销售,另一部分原料肉被肉制品企业收购并加工制成肉制品(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然后进入渠道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当然,产业链上的企业并非泾渭分明地处于各个环节,彼此可能有重叠包含关系,比如饲料企业可能也做养殖,养殖企业可能同时覆盖种猪和生猪环节,肉制品企业可能自行屠宰等等。

总的来说,饲料成本是产业链成本的大头,约占所有成本的三分之二。

其它占比较高的还有人员成本(10%)、其它配料(7%)、生猪运输损耗费用(5%)等。

由于饲料成本随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变化较大,而其他成本水平相对稳定,所以产业链的成本端最主要关注的就是饲料成本。

从收入角度来讲,由于终端肉制品价格具有一定刚性,波动较小,所以通常在周期中盈利波动较大的是以仔猪和生猪为收入的养殖环节。

产业链成本利润分布(2012):1、饲料企业成本端:饲料企业85%的成本由玉米和豆粕构成,所以玉米和豆粕的价格与饲料价格高度相关:费用方面,由于饲料企业的客户主要是成规模的养殖场,所以销售费用相对较少,销售和管理费用两项约占收入10%,根据不同的企业策略和经营方式而有差异。

收入端:饲料的销售量主要取决于生猪和母猪的存栏量。

至于售价,由于饲料市场竞争激烈、供给充足,且产能可以很快提升,所以企业的销售议价能力一般,饲料售价视成本变动和下游养殖行业的景气度变化而波动。

2、种猪企业种猪企业从国外采购纯种猪,选育出合适的种猪,最终繁育出仔猪销售给生猪养殖企业。

该行业对于品种培育的技术有较高要求,这也构成企业的竞争力。

成本端:种猪企业有70%的成本是饲料成本,其余为人工(15%)、猪舍、母猪、防疫等。

收入端:1)价格,主要是仔猪价格;2)量,主要取决于能繁母猪的数量。

因为能繁母猪数量代表了种猪企业的产能,从培育能繁母猪到仔猪出栏大约要7、8个月,再耐心的等待出生的小猪5、6个月以后长成出栏上市,即产能扩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能繁母猪越多的企业提升产量的速度越快、弹性越大。

由于种猪企业往往也同时涉足生猪养殖,相关公司在生猪企业环节一并介绍。

3、生猪企业生猪企业负责把仔猪育肥,成为可以出栏的生猪,这是猪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

通过优质高效的养殖,使同等条件的仔猪产出更多生猪(以重量计),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成本端:仔猪收购成本约占30%,饲料成本占64%,其它为人工、水电、防疫等。

收入端:主要取决于生猪的市场价格和生猪出栏数量。

生猪出栏数量短期内又取决于生猪存栏量。

4、屠宰企业屠宰企业的业务模式比较简单,收购生猪屠宰成为猪肉以及其它产品,然后卖给渠道或下游肉制品企业,如龙大肉食。

成本端:天然气、水、电这些能源成本是大头,占三分之二左右,另外固定资产每年摊销为20%左右,其它还有检验检疫、人工等。

收入端:取决于屠宰数量、出肉率以及猪肉价格。

屠宰量上限取决于企业产能,下限则取决于猪肉市场消费量。

出肉率对于成规模的企业通常比较稳定。

猪肉价格则与生猪收购价高度相关:5、肉制品企业肉制品企业处于行业下游,产品直接接触消费者,具有较多的快消品属性。

成本端:原料肉成本占八成以上,其它还包括包装、折旧、人工、能源等成本。

此外,由于肉制品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还会产生较高的销售费用(占收入5%左右)。

收入端:终端肉制品的价格会参考猪肉价格,但更多地与本身的产品特点和定位有关,与猪肉价格并非简单加成定价关系,短期价格波动不像猪肉剧烈,长期来看具有“跟涨不跟跌”的特点。

目前行业平均自繁自养盈利达到700元/头以上,部分上市公司盈利在900元/头以上,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供求平衡点4200万头,2016年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从2014年1月份的4942万头持续下跌至3760万头,低于供求平衡点,4月份国内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小幅回暖,整体来看仍然偏低,而国内生猪市场供应短期内难以恢复,市场供应持续偏紧,养殖成本持续增长,诸多利好支撑下,短期内国内生猪价格仍将保持偏强态势前行。

牧原股份简评公司发布一季报,2016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82.4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3.68亿,同比扭亏;基本每股收益0.71元。

此外,预计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77-10亿元,同比增加约20倍。

一季度生猪销售48.8万头,净利润3.68亿元,对应头均净盈利为750元/头。

公司二季度单季盈利按 6.09亿元计算,对应出栏量约为80.8万头,环比增加65%,上半年出栏量约130万头。

公司4月销售生猪19.0万头,同比增长达60%,且1-4月份公司合计生猪出栏量达67.8万头,同比增长达30.4%,表明了公司产能释放已开始逐步显现。

按测算公司一季度生产完全成本10.9元/公斤来计算,公司4月份头均利润近900元,预计盈利达1.7亿元。

且随着公司钟祥、曹县、唐河、扶沟等养殖场的逐步投产以及定增新建2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的开展,公司出栏量或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整体预计公司2016和2017年生猪出栏量达300和450万头。

公司是“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经营模式公司,PSY、料肉比等关键指标行业领先。

基于预测产量,2016年全年利润可达到20亿左右,EPS将达到3.8元,取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35,目标参考价120元。

牧原股份产能高速扩张、效率不断提升,2016年公司业绩有超预期可能。

按普遍的预期,2016年公司在单头盈利600元/头与270万头大猪体量下,预计业绩达到16亿元。

公司不仅能兑现业绩,还有超预期可能:(1)考虑到公司12月份增加了能繁母猪11.6万头,考虑到妊娠及育肥时间,保守预计增量母猪2016年仅能出栏一胎大猪(按20-22),则至少也有100万头商品猪增量,因此全年达到300万头目标确定性高,并有超预期可能;(2)当前,公司饲料结构也有所调整,“玉米+豆粕”的组合比例增大,成本具备持续下行空间;(3)同时公司2015年做了猪舍清群、关停部分低效率养殖场的工作,整体养殖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新一轮上涨周期投资看业绩兑现,自繁自养龙头牧原的是绝佳标的。

综合2015年7-12月份仔猪出生大幅下滑,以及2015年1-5月份能繁母猪高速淘汰(环比在1.2%-2.3%,且多数是行情低迷与政府环保导致的提前淘汰),预计2016年2-3月猪价将开启新一轮上涨征程,高点有望在9-10月出现。

但与传统周期急上直下的特征不同,本轮猪周期在景气最高点来临前,经历至少长达1年时间的景气高位期(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

在猪周期启动新一轮投资行情的当下,强烈推荐配置自繁自养一体化的绝对龙头牧原股份。

财务分析:一、资产负债分析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到,牧原股份的资产规模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

从负债率及股东权益的变化可以看出虽然所有者权益的绝对数额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其增长幅度明显比负债增长幅度大,该公司股东权益大幅增长了80.78%,负债累计增长了63,31%,其货币资金增长幅度达147.75%,说明该公司销售回款较好,公司在不断的降低财务杠杆,优化财务结构。

(1)资产的变化分析该公司的资产是在增长的,说明该企业的未来前好。

(2)负债的变化分析从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到,该公司的负债总额也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但幅度适中。

(3)股东权益的变化分析该公司2014年与201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所不同的是,2015年有了更大的增幅。

且增长幅度较负债增长幅度大,其货币资金增长率近三年增长很快,反映企业注重回收现金。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该公司流动比率相对来说还比较稳健,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相对比较平稳。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近三年也在不断回升,其绝对值还有待提高。

(3)现金比率该公司2013年的现金比率为0.14,14年为0.20,15年为0.2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现金即付能力较强,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但是相对数还是较低。

(三)资本结构分析(1)资产负债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说明该企业开始调节自身的资本结构,以降低负债带来的企业风险。

产权比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的产权比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的,该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的风险不能过大,一旦过大将带来重大经营风险,所以,该企业试图从高风险、高回报的财务结构向较为保守的财务结构过渡,逐渐增大所有者权益比例。

二、经营效益比较分析(一)资产有效率分析(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资产创造销售收入的能力。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的近三年总资产周转率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的,近一年来总资产增长达71.57%,但营业收入增长率仅有15.31%所导致的。

(2)流动资产周转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的近三年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的。

总的来说,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越快,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表明企业以占用相同流动资产获得的销售收入越多,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使用效率越好。

以上数据看出,该企业有待盘活资产,较好的控制资产运用率。

(3)存货周转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同样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的。

这说明该企业的存货在逐年增加,或者说存货的增长速度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水平,不仅耗费存货成本,还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4)应收账款该企业的应收账款近三年基本为零,这说明该企业没有资金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回收的速度较快,流动性较高并且可能没有积压资金。

(二)获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及利润近三年来,营业收入增长率处于不断下行过程中,值得引起公司注意,营业外收支净额保持比较高的增速,但由于2014年营业成本的大幅增加,对营业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2015年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已经反映到公司的最终业绩上,其净利润也大幅回升,增幅达642.9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