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治结构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中国政治结构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中国政治结构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论文最新DOC可编辑格式中国政治结构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论文内容简介:大国是中央集权政治的产物,而中央集权政治又是中国帝王精神意志的产物。

中央集权政治避免了诸侯纷争,减少了地方间的战争,但集权政治不仅集中地方的权力,也集中地方的资源,一旦建立起这种机制,这个国家便具有了“虹吸管”效应,地方的资源便要向上集中。

只有这种制度才可能支持一个大国的统一和存在。

目前的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给予地方过多的权力,将不利于资源在全国间调整,因此还需要借助中央集权的力量来进行地区间的资源配置。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中央力量的参与,各地区间会发展得更加不平衡。

但目前我国需要纠正的主要问题似乎是中央权力过于强大,中央资源过多。

这种改革的结果出人意料。

因此,当前真正要解决的是中央占有资源过多的问题。

中国改革的目标虽然是强大的统一大国,但不一定是庞大的中央政府。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关系中国政治体制的大问题,如何规定两者的关系,须根据我国时代的变化制定出正确的法律框架来进行约束,同时又要考虑到历史的传统因素来进行切实可行的变革。

任何盲目的照搬和模仿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紊乱,因此,在研究这一问题时,首先要对我国的历史形成进行深入的认识。

只有对这一国家和民族特性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有效地指导今天的变革。

一、为什么中国统一,欧洲分裂?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大根源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大国,文化传统悠久而深厚,任何一个这样的国家在现代进行制度上的变革,都要面对着强大的习惯和传统。

特别是要清醒地认识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同。

譬如同样是面积和版图差不多的中国和欧洲,为什么欧洲在历史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国,而中国却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国家的统一如何影响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大根源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会对东西方国家的异同有所了解,才会对中国今天中央地方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1,东西方帝王的不同精神意志,许天田先生曾经因为写出了《古代中国与早期现代欧洲的战争与国家形成》一书而获得美国政治学会年度最佳图书奖。

他在书中指出:中国的统一和欧洲的分裂都不是必然的和命里注定的,而是偶然的和人为的,中国的统一和欧洲分裂都与地理无关,欧洲境内并没有大的自然障碍,而中国境内多有高山大河和天堑屏障。

然而,中国还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国,而欧洲始终处在小国割据的状态。

许先生看到了人是主要因素,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但许先生的分析可能还不够深入。

我认为,国家不同的形成和模式,应当从东西方不同的人类精神层面上去找原因。

国家形态最能体现东西方不同的人文精神,统一的大国与割据的分封小国,最终体现的是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精神意志和帝王追求。

中国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方君主的帝王情怀和霸主野心,取决于东西方帝王不同的精神意志。

不同的人类活动,产生了不同的国家形态和不同的权力安排。

另外,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长达5000年的古老民族,有着三皇五帝的悠久历史,起源于一个先祖和共同的祖先,这种同宗同族文化产生了心理上的认同,对国家的统一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夏商周三朝和尧舜禹文化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自此以后,即便是有再多民族的参与,也不能改变统一国家和统一民族的格局。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古代帝王移山添海般的征服精神。

秦国吞灭关东六国,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靠七代君王,花了135年时间,打了57场战争,才得以完成的。

光是秦楚战争,整整打了一年多。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秦国通往楚国的道路上,运送军需的大小车辆不绝于途,这种坚韧的意志和钢铁般的征服精神,世界罕见。

2,东方的精神意志来源于圣君文明,西方的神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权的扩张,那么中国这种帝王精神又来自何处?追根溯源来自于人治文明,来自于圣君崇拜和崇圣文化。

由于中国在历史上诞生过尧舜禹三代圣明君主,后来便成了崇尚圣王政治的国家,崇圣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学的核心。

崇圣政治崇尚的是统治者的个人道德魅力和治国能力,尧舜禹时代都是在部落里选拔优秀人才,政治权力更替不是父子世袭,而是“禅让”给有德者。

因此,从上古时期,中国尚贤的崇贤文化便出现了。

看看孔子在《论语》中对尧舜禹三代帝王的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

”在这里,孔子歌颂尧帝效法于天地自然法则,制订礼乐典章,施恩德于民,取得了丰功伟绩,使人民对他无比赞美。

这一时代的帝王都是大公无私的领导人,孔子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意思是舜禹掌握国家大权却丝毫不为自己。

至于大禹,孔子更是崇拜地五体投地,这段话最能表现大禹的伟大和崇高:“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间然矣!”(译文:对于禹帝,我真是没什么可说的了。

他吃的饭食非常简单,但祭祀祖先和神明却十分丰盛。

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破旧,但祭祀时穿着却极为讲究。

他住在低矮的宫室里,整天在外面尽力修治沟渠水道。

大禹啊,我们真的无法再形容他了。

)圣王文化和人治文化使后来的中国帝王建立起无可比拟的赫赫文治武功。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都是建功立业的功勋显赫的君主。

在这里,东方的人文精神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从秦始皇的统一,到汉唐宋明清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以后所有的政治制度都建立在这种人文精神和思想之上。

而此时的西方,却把伟大和圣明交给了上帝和耶稣,交给了自然界的主----law。

由于基督教的诞生和传播,使西方社会在政治权威之外,又产生了一个信仰世界的精神权威。

从此西方世界成为上帝的世界和尚法的社会,而东方社会却把伟大和权威留给了帝王和个人。

有神论和无神论文化影响了东西方国家的形态----东方是统一的大国,西方是分散的小国。

这也是西方分权思想的渊源。

西方政治的分权思想和分权制,根源来自于神权与王权的抗衡。

罗马帝国时代,欧洲出现过凯撒大帝式的帝王人物,整个中世纪再也没有一个象样的君主问世。

直到近代法国大革命才出了一个拿破仑,也是昙花一现。

之所以西方国家难以诞生伟大的君主,主要缺乏象东方这样的可以极大地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圣君文化基础。

欧洲应当说是有统一的机会的,如15世纪到17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但在这一时期,不论是法国还是哈布斯堡王朝,都不是走自强的道路,而是在自我消弱。

这不能说不与教会势力的强大有关。

神权与王权的权力争夺,大大迟滞了欧洲大国的出现。

而中国由于没有神权的制约,帝王可以一心一意地从事自己的扩张事业。

法国直到大革命后的拿破仑时代才达到了古代中国的水平,才像古代中国一样实行了征兵制,有了职业军官,拿破仑差一点统一欧洲,拿破仑也像秦国一样,实行连横战略,但为什么秦国也有过多次大的失败最后却成功了,而拿破仑在兵败俄国之后却一败不起?主要原因是秦国靠自己的人力物力打仗,拿破仑是靠欧洲各国的钱和欧洲各国的兵来打仗,一场大败之后就不可收拾。

即使法国当时征服了欧洲,时间也不会长久,并且也仅仅是一种文化上和军事上的征服,而不是政治上征服。

说到底,东西方人治文化和神治文化的差异,最终不仅影响了国家的大小,也影响了国家权力的结构和政治制度。

二、单一制集权政治和联邦制分权政治的出现1,中国早已不是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东方文化在政治制度上表现的最大差异是中央集权制和多州联邦制。

中国的集权制最早出现在秦朝统一六国。

为了保证中央政府的王权,统一后的秦朝废除分封制,实施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后来汉朝的汉武帝又加强了这种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诸王的权力,收缴诸王的权力,皇帝的兄弟们可以到各地任地方长官刺史,但不再拥有封地。

可以说自秦汉以后,中国就不再是封建国家了。

皇室的父子兄弟血缘关系和诸侯关系变成了君臣关系。

皇子对父亲自称“儿臣”,这说明秦汉以后,分封的诸侯政治已经彻底结束。

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下级与上级的关系,服从与领导的关系。

一切权力来自中央。

到了唐代,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彻底而牢固地形成,以后历朝历代也难以改变这种事实。

当然,随着集权制的稳固,中国的王权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皇权专制达到极至。

任何一次皇权的衰落,都会有新的皇权再度产生。

从宋以后,中国再也没出现过魏晋南北朝和唐末五代十国那样的小国割据。

《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现象实际上自宋以后已经不复存在。

这是因为中国的统一性已经牢牢形成,中央集权的习惯传统已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任何一个地方的封建割据都难以存在。

台湾今天的情况仅仅是暂时的,这种分裂是不会长久的。

2,联邦制的分权制度。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对王权的约束和制衡,西方国家的王权专制程度很少达到中国这样高的程度。

特别是在英国,自《大宪章》诞生之后,国王的权力就被贵族削弱。

之后,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有的国王甚至被砍头,王权在更大程度上受到限制,起而代之的是议会权力、地方权力和民众权力,这就不能不影响到中央政府的权力和权威。

但是,联合和统一的要求,又使地方联合起来,形成了分权的联邦制。

在美国,这个新大陆国家继承了欧洲的传统,又依照新大陆的特点创造出特色鲜明的联邦制政治体系。

这种政治体制,既保证了地方政府一定限度的自治自由,又保证了国家的统一意志和整体利益。

对于联邦制的国家来说,各州的联合是一种自愿行为,一种自发要求,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权力空间。

而对于单一制的集权国家,以省为代表的地方隶属于中央,地方是中央的附属和从属,中央的意志就是地方的意志,地方的权力空间相对较小。

总起来看,在西方国家,贵族的权力、个人的权力和神的权力比较大,国王的权力相对较弱,由此形成了神治和法治的传统。

而在东方,王权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强大程度。

三、中央集权政治的特点东方的崇圣人文精神和中央集权政治更能创造历史奇迹。

几千年来,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群雄并起,明星璀璨,这是一个可以令帝王创造丰功伟绩、施展雄才大略的国家,一个崇仰人治的国家。

如果不是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诞生了美国,中国就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亚洲和欧洲出现了鲜明的大小国对比。

之所以东方出现大国,说到底是东方出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以及可以维护大国存在的中央集权专制。

也就是说,大国往往是中央集权政治的产物。

那么,中央集权政治还有什么特点及优缺点呢?1,中央集权政治的特征:权力集中,资源集中,地方拱卫中央,中国为什么走上了中央集权专制的道路?主观目的只有一个,即维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以统治一个版图广大的国家。

从客观上讲,国家的统一是用一个权威代替了原来的多个权威,这种一权威政治可以减少诸侯之间的战争,减少战争对国家资源的消耗。

自从中国在秦汉形成统一的大国之后,这一地区的内部战争从此消失,长达五六百年的诸侯纷争从此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