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

2016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

2016年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一、湖心亭看雪(八上)*1.拏(ná):同“桡”,牵引。

撑(船)。

2.更:还。

3.三大白:酒杯。

补充1.俱:都。

2.绝:消失。

3.是:代词,这。

4.定,完了,结束。

5.余:我。

6.一:全或都。

7.惟:只有。

8.一:数词。

痕,痕迹。

9.拉:邀请。

10.强:尽力,竭力。

11.客:做客。

12.及:等到。

13.莫:不要。

14.痴:痴迷。

二、记承天寺夜游(八上)*1念:想,思考。

2但:只是,不过。

补充:1欲:想要。

2遂:于是,就。

3至:到。

4寻:寻找。

5寝:睡。

6与:和、跟。

7如:如同8盖:原来是。

9如:像。

三、与朱元思书(八下)*1.从:顺,沿。

2.奔:飞奔的马。

3. 轩:高。

4.邈:远。

5.千:表示多。

6.转:通“啭”,鸟叫声。

7.绝:穷。

8. 戾:至。

9. 反:通“返”,返回。

10. 柯:树木的枝干。

补充:9.共,相同,一样。

10.至:到。

11. 许:上下,左右。

12. 绝:到了极点。

13. 皆:全,都。

14. 甚:胜过。

15. 若:好像。

16. 负:凭借。

17. 指:向。

18. 激:冲击。

19. 好,美丽的。

20. 韵,和谐的声音。

21. 息:使……平息。

22. 窥:看。

23. 昼:白天。

24.犹:好像。

25. 交:相互。

26. 日:太阳,阳光。

四、鱼我所欲也(九下)*1. 患:祸患,灾难。

2.辟:通“避”,躲避。

3. 蹴:用脚踢。

4.辩:通“辨”,辨别。

5. 奉:侍奉。

6. 得:通“德”,感激。

7. 与:通“欤”,语气助词。

8. 乡:通“向”,从前。

9. 已:停止,放弃。

补充:(1)亦:也。

(2)欲:想要。

(3)兼:同时具有。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超过。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恶:厌恶。

(10)如:假如,假使。

(11)莫:没有。

(12)为:做。

(13)非:不(14)独:仅。

(15)是:此,这样。

(16)丧:丧失。

(17)弗:不。

(18)加:益处。

五、公输(九下)*1.起:出发,动身。

2. 子:你。

3. 义:善良坚持道义。

4.仁:对人亲善,友爱。

5. 然:但是。

6. 胡:为什么。

7. 已:停止。

8. 见:引见。

9. 虽然:虽然如此。

10. 牒:木片。

11. 九:多次。

12. 距:通"拒",抵挡。

13. 圉:通"御",抵挡。

14. 诎:通"屈",理屈。

15. 寇:入侵。

补充:16.为:替,给17.以:用18.闻:听说19.于:从20.行:走21.说:通"悦",高兴22.固:坚决23.说:解说24. 既:已经25.舍:丢下26.地:土地27.方:方圆28.长:多余29.为:是30.类:类别31.虽:即使六、伤仲永(七下)*1. 隶:属于2. .尝:曾经3. 异:对……感到诧异.4. 收:聚,团结5. .为:题写6. 就:完成7. 文:文采8. 理:道理9. .乞:求取10. 扳:通“攀”,牵,引11. 环:四处12. 谒:拜访13. 称:相当14. 受:承受15. 贤:胜过;超过16. 至:达到补充:17.与:给18. 书:写19. 养:奉养,赡养20. 意:主旨,内容21.一:全22.观:观看23. .可:值得24. 观:观赏25. 奇:对……感到惊奇26.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27. 或:有的人28. 利:以……为有利29. 日:每天30.从:跟随31. 还:返回32. 通:通达33. 悟:聪慧34. 于:比35. 于:被36. .固:本来37. 得:能够38. 已:停止39.材:同“才”,才能七、孙权劝学(七下)*1.辞:推辞。

2.务:事务。

3. 见,了解4. 乃:于是,就。

5. 及:到了…的时候。

6. 过:到。

7. 更:重新补充:8. 谓:告诉。

9. 但:只,仅10. 就:从事11. 复:再。

12. 见:认识、认清。

13. 遂:于是,就14. 三:泛指多天。

15. 何:为什么16大:非常,十分八、口技(七下)*1.会:适逢,正赶上2.施:设置,安放3.但:只4.“坐”:通“座”5、抚:抚摸6、妇抚儿乳的“乳”:喂奶7、儿含乳啼的“乳”:乳头8、是:这9、毕:全,都10、齁:打鼾11、少:稍微12、舒:伸展、松弛13.曳:拉14、虽:即使15、名:说出16、奋:扬起17、股:大腿18、几:几乎补充:19.善:擅长20.宴:举行酒宴21.团:围绕22.绝:极23.间:夹杂24.闻:听见25.稍稍:渐渐26.走:跑九、醉翁亭记(八下)1. 临:靠近。

2. 名:命名。

3. 意:情趣。

4. 芳:香花。

5. 秀:茂盛。

6. 陈:摆开。

7. 酣:尽兴地喝酒。

8.丝:弦乐器。

9.竹:管乐器。

10. 射:投壶。

11. 弈:下棋。

12. 觥:酒杯。

13. 筹:酒筹。

14. 翳:遮盖。

15. 谓:为,是。

16.蔌:菜蔬。

补充:16.环:环绕。

17.皆:全,都。

18.壑:山谷。

19.辄:就。

20.暝:昏暗。

21.晦:阴暗。

22.发:开放。

23.渔:捕鱼。

24.洌:清澈。

25.去:离开。

26.乐其乐:乐:以……为乐。

乐:乐趣。

十、陋室铭(八上)1. 斯:这.2. 惟:只.3.吾:我,4. 馨:香气,形容人的品德高尚.5. 鸿:大.6.儒:博学的人.7. 调:指弹(琴).8. 形:形体、身体.补充:9.名(míng):出名,著名, 10乱:使……乱,扰乱. 11.劳:使……劳累.十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1. 发:,指被任用.2. 举:指被选拔.3. 士:狱官.4. 任:责任,使命.5. 拂:违背.6.乱:扰乱.7. 曾:通“增”,增加.8. 衡:通“横”,梗塞,不顺.9. 作:指有所作为。

10. 入:在国内.11. 拂(bì):同“弼”,辅佐.12. 出:在国外.补充:13.于:从.14.市:集市.15.故:所以.16.于:给.17. 是:这. 18.苦:使……痛苦.19.劳:使……劳累.20.饿:使……受饥饿.21.行:做.22.所以:用来.23.动:使……惊动.24.忍:使……坚强.25.益:增加.26.恒:常常.27.过:犯错误.28.征:表现、表露.29.发:抒发.30.喻:了解.十二、送东阳马生序(八下)1. 致:得到。

2. 假:借。

3. 弗,不。

4. 走:跑。

5. 硕,大。

6. 叩,请教。

7. 援,引、提出。

8.质,询问。

9. 至:周到。

10. 俟(sì):等待。

11. 舍:学舍,书馆。

12. 支:通“肢”,肢体。

13. 汤:热水。

14. 衾(qīn):被子。

15. 被(pī):通“披”,穿戴16. 缨:帽带17. 腰:腰佩。

18. 臭:指香气。

19. 缊,旧絮。

20.敝,破。

补充:21.余:我。

22. 嗜:特别爱好。

23.致:得到。

24.逾:超过。

25.以是:因此。

26.既:已经。

27.冠:帽子。

28.患:担心,忧虑。

29.尝:曾经。

30.趋:奔向。

31.望,声望,名望。

32.隆:高。

33.填,拥挤。

34.或:有时。

35.复:回答。

36.箧:书箱。

37.屣:鞋。

38.乃:才。

39. 慕、艳,羡慕。

40.盖:大概。

课后研讨与练习伤仲永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幼年天资聪慧——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少年才能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沦为庸人——泯然众人矣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他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他学习。

(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而“不使学”。

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即:其受于人者不至)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一、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吕蒙的变化告诉了我们,①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要活到老学到老。

③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

④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的进步,不要用老眼光看别人。

口技1、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答: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答:从文章的结构上看,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道具,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更突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湖心亭看雪1、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答: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答: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记承天寺夜游1、《记承天寺夜游》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出作者面对挫折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句中。

陋室铭1、《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含义?联系全文作具体分析。

答:全文主写“陋室不陋”,前文作者以大量事实证明陋室不陋,从环境美观,来往客人高雅,主人兴趣高雅来说明.最后用孔子的话,一方面可以用名人的话来证实陋室不陋,一方面用名人的话更可以衬托以上三个作者证明陋室不陋的原因,再次强调文章主题。

与朱元思书1作者说: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答: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高、险)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清、急)醉翁亭记1、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答:太守之乐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二是宴酣之乐,“山肴野蔌”,“非丝非竹”,众宾欢,太守醉。

三是乐人之乐。

故作文以记。

三乐归一,与民同乐。

表达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乐观豁达的情怀。

送东阳马生序一、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

(1)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家贫,但自己却“嗜学”;学习上“无书”和“无师”;求学艰难,穷冬时节,穿行深山雪谷,“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一日粗茶淡饭只有两顿。

(2)克服的方法:①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以此得以遍观群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