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自救小技巧

安全自救小技巧

第一节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一、大学生接受安全常识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自身成长受到的安全教育2、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学生应掌握的安全知识: 1、国家安全和校园稳定知识2、日常生活安全知识3、交通安全知识4、消防安全5、公共安全和防范自然灾害安全知识6、网络安全知识7、生命教育和心理调节知识8、学习、实验、实践、就业环节中的安全知识二•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

(一)国家安全的概念。

是指作为社会政治权利组织的国家及其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包括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生命财产不被外来势力侵犯;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被颠覆;经济发展、民族和睦、社会安定不受威胁;国家秘密不被窃取;国家机构不被渗透等。

(二)危害国家的行为。

1、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2、参加境外各种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或代理人的任务的行为。

3、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

4、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或者将防地设施、武器装备交付他国或敌方的行为。

5、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行为。

三•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一)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二)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三)大学生怎样维护国家安全:1、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2 •要努力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3•要善于辨别各种伪装;4•要克服妄自菲薄等不正确思想,对国家充满信心;5 •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

第一节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祖国统一一•防止民族分裂。

(一)民族分裂的危害。

1、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主权完整;2、制造紧张局势,危害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

(二)大学生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1 •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2 •要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与教育3•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4•要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人民日报:【遇到恐怖袭击如何应对?】1 .面对突发事件不要围观。

2.如果正处在公共场所暴力事件当中无法逃避时,找大型遮蔽物遮掩自己及卧倒,对于爆炸和毒气事件可减少伤害。

3.切勿激怒暴力事件实施者,更不要惊恐喊叫。

4.尽量稳定情绪,观察现场情况,时机成熟时迅速撤走,远离现场。

5.不要拿出手机拍照发微博。

云南昆明“ 3 • 01 ”暴恐事件让人不寒而栗,换做是你遇到刀斧砍杀恐怖袭击又该如何应对?《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提示,快速跑开、迅速躲避、奋力反抗、及时报警。

快速跑开。

看到有人手持刀斧砍杀时,不要停留观看,丢弃携带物品,迅速跑开,远离手持刀斧的人。

迅速躲避。

利用身边的建筑物、树木、车体、围栏、柜台等物体进行阻挡躲避砍杀,与其拉开距离。

奋力反抗(自卫)。

在无法跑开或躲避时,联合他人,利用随身携带物品(手提包、衣服、雨伞等)和随手能够拿到的物品(木棍、拖把、椅子、砖块、石头和灭火器等)进行奋力反抗(自卫)。

及时报警。

拨打110 报警: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多少人在持刀斧砍杀人、歹徒的基本体貌特征。

自救互救。

到达安全区后,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发现受伤,及时实施自救互救。

事后协助。

积极向警察提供现场情况,协助警察调查。

(二)防范恐怖活动的主要措施。

1 •事前防范;2 •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紧急应对:(1)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2)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3)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110)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4)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5)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3•发生爆炸•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时的个人紧急应对。

一•国家秘密的基本知识:(一)国家秘密的界定。

(二)国家秘密的密级划分。

(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保密工作的内容。

二•泄露国家秘密的表现形式。

(一)泄露秘密的主要途径。

1 •以使馆•商务办事处为据点,以合法身份掩护其非法窃密活动; 2 •对外交往与合作中的泄密;3 •新闻媒体泄密;4 •以旅游观光为名进行窃密; 5 •通信和自动化方面的泄密; 6 •用攻心战术,拉拢,腐蚀,弓I诱我内部人员出卖秘密情报。

(二)泄密的主关因素。

1 •失误造成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泄密; 2 •违反保密制度,随意公开内部秘密; 3 •保密观念不强,出国进修•考察•参加国际会议等科技活动时造成泄密;4•缺乏保密常识,有意无意把秘密泄露出去;5•出国和在国内公开表演,泄露了操作技艺秘密; 6 •极少数被拉拢腐蚀的人出卖国家秘密。

(三)泄露秘密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1、拾获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送交有关机关、单位或保密工作部门。

2、发现有人买卖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报告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3、发现有人盗窃、抢夺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你有权制止,并应当立即报告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公安、国家安全机关。

4、发现泄露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线索,应当及时向有关机关、单位或保密工作部门举报。

校园事故分类灾害原因分析按事故发生的具体场所分类1、校园内安全事故:住宿生活区事故、教学试验区事故、运动场所区事故、其他事故2、校园外安全事故(按事故的原因分类:自然原因、人为原因)3、高校安全事故原因分析(1)不可抗拒因素:教育、足够的认识、(2)办学经费不足,监管力度不够(3 )重视程度不够,麻痹大意(4)高校部分师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5)学生个体价值取向原因1、校园暴力校园暴力1 .不能正确预见后果一些学生有暴力倾向,张嘴就骂人,扬手就打人,往往是因为不能正确预见暴力行为的不利后果。

比如,打人一耳光。

他会觉得只是打了一耳光而已,而很少会想到会把人打聋,打得血管崩裂。

2 •法制意识淡薄有些学生动不动就采用暴力行为,是因为其法制意识淡薄,不知道暴力行为会触犯法律,可能带来牢狱之灾。

如果每个学生都深知抢劫勒索、打架斗殴会受到法律的严重惩罚,以及遭受法律严惩后自己将不能像普通人一样面对社会,就会在下手打人之前三思而后行。

3 .纵容心态一些学生面对暴力行为的错误心态,也会使自己成为校园暴力的无辜受害者,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比如,在一次被勒索后,往往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只是说“这次我正好遇到而已,认倒霉吧”;而那个第一次抢劫到财物的人,也不会认为自己的抢劫行为会让自己成为“罪犯”,反而会想“被抢的没报案,白得了这么多钱,真爽!下次再找他!”这样一来,暴力行为就会继续上演,直到事情闹大,或抢劫的一方被警察逮捕,或者被抢的一方因此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时双方才知道,情况原来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而是自己在错4 .以暴制暴的心理“他们能抱成团儿,我们为什么不能?•••’他找人打我,我也可以找人打他,看谁能打得过谁,看谁能硬撑到底。

”这种以暴制暴的心理,在很多受过暴力伤害的大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那些长期忍气吞声的学生,这种心理更是明显。

面对校园暴力,如果受害学生想靠以暴制暴解决问题,无疑是愚蠢的,因为这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反而会加速暴力向自己靠近,直至让自己完全滑进暴力的深渊爬不出来。

5.自我防范意识较差一些学生之所以遭遇暴力事件,比如暴力抢劫,可能是因其自身的防范意识较差,比如经常一个人在校外或校内行走,尤其是晚上;钱包内经常放大量财物,尤其故意经常炫耀。

找到了自己身上可能引发暴力行为的原因后,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将身上的暴力因子扼杀在萌芽状态。

防盗校园生活盗窃类:大学生的学习、锻炼、出行都是校园生活的组成部分。

学校盗窃案件,除发生在宿舍之外,发生在校园、自习教室、运动场、公交车、火车等场所的也极为普遍。

校园生活盗窃案根据不法分子作案地点可分为以下几种。

(1) 校园散步遭窃型。

进人大学阶段,很多大学生都有了谈恋爱的经历。

闲暇之余很多情侣喜欢漫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中,然而很多时候他们却成为不法分子盯梢的对象,大学生在谈情说爱的同时往往不会留意身上的贵重物品,从而被窃贼下手光顾。

(2) 自习占座遭窃型。

大学的课程安排与中学不同,很多课程都是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所选的,因此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听课位置,很多学生喜欢提前占座位,有的一时疏忽竟用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去占座,这样很容易为窃贼提供可乘之机。

(3) 运动脱衣遭窃型。

很多大学生在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喜欢把外套、背包等放在运动器材旁边。

这些场所不但人员成分复杂而且一旦开始运动很容易转移注意力,造成个人随身物品的丢失。

(4) 出行大意遭窃型。

大学生出行被盗较为普遍,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大学生在出行时喜欢用手机、MP3 等听音乐或玩游戏,导致在公交车、火车之上个人财物保管疏忽被扒手偷走钱包、手机,或者衣物、背包被刀片划破而被窃。

特别是每年寒暑假期间,返乡人员众多、成分复杂,大学生由于旅途颠簸,身心疲惫,容易放松警惕,成为窃贼的目标。

大学生如何防盗(1) 大学生情侣在校园内要留心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特别是在人员比较密集的校门口或者上下课高峰期主行道上。

有些高校后勤系统社会化,校园内有很多摊点,大学生情侣在就餐购物时须将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交予一人保管,不可大意轻心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2) 在教学楼、图书馆占座只需用写着个人姓名的书本即可;自习中途接电话或去卫生问应将贵重财物随身携带,不能心存侥幸,以免被不法分子顺手牵羊。

(3) 在运动场所若是集体性运动,应留下专门看管衣物和背包的人员;若个人临时加入可将外套背包等物品暂时存放在运动场所保安室等安全场所,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选择就近明显位置存放,存放之前先观察四周是否有闲杂人员,只有确保安全之后才可进行运动。

(4) 大学生出行普遍,周末外出购物、寒暑假期间返乡等到处都有高校学生的身影。

许多城市公交车上扒手横行,而且不少是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相当猖獗。

火车上的盗窃为更加严重,许多盗窃团伙利用春运高峰之时采取各种手段窃取财物。

因此,出行防盗作为校园生活防盗的重要部分需要特别注意。

防集体踩踏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13 年9 月30 日发布6 种自救措施应对景区拥挤踩踏:混乱局面中,时刻警惕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发现前方有人摔倒,马上停下脚步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停止向前;掉东西、鞋被踩掉不要去捡,以免被挤倒踩踏;要与大多数人的行进方向一致,不要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混乱局面中,双臂交叉,双手放在肩下部或双手握住上臂,保护心肺等重要部位;一旦在人群中摔倒,首先是要保护自己脆弱的后脑部位和肋骨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