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I知识点归纳1、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者包括__________ 、、、_______ 四种,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
2、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倍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 。
包括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倍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____________ 的个体。
5•单倍体(1) 概念:由 _________ 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 特点(以植物为例):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长得_______________ ,且_________________ 。
n考点归纳考点一:辨析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例1、一株基因型为Aa二倍体西瓜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一次后,发育形成的四倍体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 A : a = 1 : 1 B . AA : Aa : aa = 1 : 2 : 1C. AA : aa= 1 : 1 D . AA: Aa : aa= 1 : 4 : 1变式训练1.四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aa,与二倍体Aa进行杂交,所得种子胚的基因型理论之比为A. 1 : 2 : 2B. 1 : 3 : 3 : 1C. 1 : 4 : 1D. 1 : 5 : 5: 1考点二:三种可遗传变异比较例2、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 —456789,中间的“一”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B . 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 c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D . 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式训练2.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肯定会遗传给后代B. 染色体变异的后代都是不育的C. 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D.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例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
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运动呢?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方法步骤:(1) 培养洋葱根尖。
(2) 切取根尖2〜3 mm并对它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
(3) 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的时间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回答:①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②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A. __________________B.川达标训练1•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A. 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2.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 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C. 由生物的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都是单倍体D. 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3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C. 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4. (2009 •江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于染色体变异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5. 与玉米植株颜色有关的一对基因P1(紫)和P1(绿)在第6染色体长臂的外段,纯合紫株玉米与纯合绿株玉米杂交,F1植株均表现为紫色。
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纯合紫株玉米的花粉,然后给绿株授粉,734株F1幼苗中出现2株绿苗。
经细胞学鉴定表明,这是由于第6染色体上载有P1基因的长臂缺失导致的。
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B. 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6•下列情况中,没有染色体变异过程发生的是A. 第5号染色体的短臂缺失B.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 第21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条D. 用花药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7.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体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②体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③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④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⑤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就是单倍体A.③⑤B.④⑤ C .①④ D.①⑤&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
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A.三倍体B.二倍体C .四倍体 D.六倍体9. 下列有关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描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之间的移接B. 交叉互换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非等位基因互换导致等位基因重组C. 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都属于染色体变异D. 交叉互换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互换导致非等位基因重组10. 弓I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①果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秆皱形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 .①②③ B.④⑤⑥ C11. 用基因型为aaaa 的四倍体水稻作母本,基因型为 母体果实形成时各种细胞内的染色体组与基因型的描述,A. 种皮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B. 胚柄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C. 胚乳细胞内含有五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D. 子叶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12. 某植物的一个体细胞如图所示,该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 共获得n 株幼苗,其中基因型为 aabbccdd 的个体A-株B-株 C.株4816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稻(2n = 24) 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 组有13条染色体B. 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C. 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都包含 番茄和马铃薯各一条染色体D. 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雄蜂是不 14. 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 X 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⑴ ――T F 1—―f 雄配子一(3宀幼 苗―勺〜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过程(1)(2)(3) 是杂交B .过程⑷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 .过程(2)为减数分裂15. 如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A D亲本f 宰會)一►巧一F.选杆稳定品种 ------------------区单倍体植物二纯命子一魏蕊 - 具有外源基因的种子或幼恂种子或豹苗.染色休组加借的种子或幼苗(1) B 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 , C 、F 过程常用的药剂是 ____________ 。
(2) 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3) 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___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 间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4) ■现有三个水稻品种,①的基因型为 aaBBDD ②的基因型为 AAbbDD ③的基因型为 AABBdd 三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如果每年只繁殖一代,若要获得aabbdd植株,至少需要 _________ 年的时间。
.①④⑥D.②③⑤AA 的二倍体水稻作父本,下列关于 正确的是Aaaa aaa AAaaa AaaD. 0株可育的单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