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钱草、连钱草和广金钱草的鉴别
金钱草、连钱草和广金钱草的鉴别
广金钱草:
主含生物碱、黄酮类、酚类、鞣质。 主要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包括广金钱草 碱、广金钱草内酯、羽扇豆酮、羽扇豆醇、 异牡荆素、洋芹素、异荭草昔等。
金钱草
取本品粉末1克, 加80%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 滤液水浴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 每次10ml,弃去乙醚液,水液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中加热1小 时, 取出迅速冷却,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 乙酸乙酯液,用水30ml洗涤,弃去水洗液,乙酸乙酯液水浴蒸 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 照品,山奈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0.5m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2005 版《药典》附录VIB) 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 l, 对照品溶液2μ l,分别点 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10:8:1)为 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 度 加热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 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类长方形,具角质层,无气孔。下表皮细胞 形状与上表皮相似,有气孔。栅栏组织常1列, 稀2列。海绵组织细胞4-6列,偶含红棕色色 素块,分泌道散列,直径45um。主脉1条, 于下面明显凸出。近表皮细胞处及韧皮部外 面有厚角组织,维管束被维管束鞘包围。侧 脉小,不发达。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具角
基原鉴别
【中药名】金钱草 【别名】神仙对坐草、地蜈蚣、蜈蚣草、铜钱 草、野花生、仙人对坐草、四川大金钱草、大金钱 草、对坐草、一串钱、临时救、黄疸草、一面锣、 金钱肺筋草、藤藤侧耳根、白侧耳根、铜钱花、水 侧耳根、大连钱草、遍地黄、黄花过路草、龙鳞片、 真金草、走游草、铺地莲。 【原植物】过路黄Lysima chiachristinae Hance 【科属分类】 报春花科 【药用部位】全草入药
质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 柄为多细胞,脱落后留有圆形基部,周围有 放射状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气孔不等式 或不定式;叶肉组织有分泌道散在,含红棕 色分泌物。被疏柔毛的茎、叶可见非腺毛, 非腺毛有1-17个细胞,长60-1070μm,基部 直径15-53μm,平直或弯曲,表面具细条纹, 胞腔含黄棕色物质,有的细胞缢缩。
理化鉴别
化学成分: 金钱草: 主含酚性成分、甾醇、黄酮类、氨基 酸、鞣质、挥发油、胆碱。 主要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为山奈酚及其糖苷, 槲皮素及其糖苷等。
连钱草:主含挥发油、单萜酮、果酸、β
谷甾 醇、棕榈酸、多种氨基酸、鞣质、有机酸类、 胆碱等。 茎、叶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松樟酮 (pinocamphone)、薄荷酮、异薄荷酮、番 薄荷酮(pulegone) 等,尚含熊果酸、琥珀 酸。
性状鉴别
1.金钱草 常缠绕成团, 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下部茎节上 有时着生纤细须根,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 有纵纹, 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 断面实心,灰白色。叶对 生, 叶片多皱缩, 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全缘,长 1~4cm, 宽1~5cm, 基部微凹, 全缘; 上表面灰绿色或 棕褐色, 下表面色较浅, 主脉明显突起, 用水浸后, 对 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叶柄长1~4cm。有的 带花, 花黄色, 单生叶腋, 具长梗。葫果球形。气微, 味淡。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2.连钱草
茎方柱形,细而扭曲,长10-20cm,直径12mm,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具纵棱及短柔毛, 节上有不定根; 质脆, 易折断,断面常中空。叶 对生, 叶片多皱缩, 展平后呈肾形或近心形, 长 1~3cm , 宽1.5~3cm , 灰绿色或绿褐色, 边缘 具圆齿; 叶柄纤细, 长4~7cm 。轮伞花序腋生, 花冠二唇形, 长达2cm。搓之气芳香, 味微苦。 以叶多、色绿、气香浓者为佳
1.
植物形态 多年生蔓生草本。茎柔弱,平卧延伸,长20-60cm,表面灰 绿色或带红紫色,全株无毛或被疏毛,幼嫩部分密被褐色无 柄腺体,下部节间较短,常发出不定根,中部节间长1.5-5(10)cm。叶对生;叶柄长1-3cm,无毛;叶片卵圆形、近圆 形以至肾圆形,长(1.5-)2-6(-8)cm,宽1-4(-6)cm,先端锐尖 或圆钝以至圆形,基部截形至浅心形,稍肉质,透光可见密 布的透明腺条,干时腺条变黑色,两面无毛,有腺毛。花单 生于叶腋:花梗长1-5cm,通常不超过叶长,花梗幼嫩时稍 有毛,多少具褐色无柄腺体;花萼长(4-)5-7(-10)mm,5深 裂,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以至线形或 上部稍扩大而近匙形,先端锐尖或稍钝,无毛,被柔毛或仅 边缘具缘毛。花冠黄色,辐状钟形,长7-15mm,5深裂,基 部合生部分长2-4mm,裂片狭卵形以至近披针形,先端锐尖 或钝,具黑色长腺条;雄蕊5,花丝长6-8mm,下半部合生 成筒,花药卵圆形,长1-1.5mm;子房卵球形,花柱长68mm。蒴果球形,直径3-5mm,无毛,有稀疏黑色腺条, 瓣裂。花期5-7月,果期7-10月。
金钱草、连钱草和广金钱草的鉴别
09中药1 041209113 韦苏晏
金钱草、连钱草、广金钱草三种中药均被
《中国药典》所收载。 金钱草、广金钱草为临床常用中药。由于三 种中药的地方习用不同、别名较多, 加上历代 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混乱, 往往使处方用名 与临床调配不能相符合,造成药材的混淆。
粉末鉴定: 灰黄色或棕褐色。非腺毛常多细胞组成, 多碎断, 平直或弯曲, 有的细胞呈缢缩状, 表面可见 细条纹, 细胞含黄棕色物。腺毛细胞棕色, 常破碎, 头部单细胞类圆形, 直径约25μm, 柄多单细胞, 淀粉 粒单粒球形, 半圆盔帽形,直径4~22μm, 有的可见腺 点呈裂缝状, 少数点状, 复粒多由1~3分粒组成。色 素块较多, 红棕色, 块状或长条状, 常存在于薄壁细 胞中。导管直径15~28μm, 多为螺纹, 网纹或孔纹 导管。纤维长条形, 细胞腔大, 直径20~30μm。表 皮细胞碎片可见角质纹理或腺毛脱落后留存的圆形 毛基, 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
3.广金钱草
茎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
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偶含红棕色分泌物;有 分泌道散在,周围5-10个分泌细胞,含红棕 色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微木化, 断续成环。韧皮部狭窄,老茎的木质部偶有 纤维。髓常成为空腔。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 粒。
叶横切面:上表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
广金钱草
广金钱草别名:金钱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 科》),广金钱草(《中药通报》5(1):26, 1959),假花生、马蹄草、银蹄草(《南宁市药物 志》),落地金钱、铜钱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 药手册》)。本品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 Desmodiumstyracifolium(Osh.)Merr.的干燥地上 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功能主 治: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用于热淋、砂淋、石淋、 小便涩痛、水肿尿少、黄疸、尿赤、尿路结石。
2. 【中药名】连钱草(学名:活血丹) 【别名】神仙对坐草、地蜈蚣、蜈蚣草、铜钱草、 野花生、仙人对坐草 【原植物】活血丹 (Glechomalongituba(Nakai)Kupr.) 【科属分类】唇形科活血丹属 【药用部位】全草入药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细,方形,被细柔毛,下部匍匐, 上部直立。叶对生,肾形至圆心形,长1.5~3cm, 宽1.5~5.5cm,边缘有圆锯齿,两面有毛或近无毛, 下面有腺点;叶柄长为叶片的1~2倍。轮伞花序腋 生,每轮2~6花;苞片刺芒状;花萼钟状,长7~ 10mm,萼齿狭三角状披针形,顶端芒状,外面有 毛和腺点;花冠2唇形,淡蓝色至紫色,长1.7~ 2.2cm,下唇具深色斑点,中裂片肾形;雄蕊4,药 室叉开。小坚果长圆形,褐色。花期3~4月,果期 4~6月。
2.连钱草
茎横切面:呈方形。表皮细胞1列,有非腺毛
及腺毛,皮层薄壁细胞约8列,角隅处于厚角 组织;内皮层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凯氏点 明显。维管束外韧型,环列;韧皮部外侧有 木化纤维,木质部较宽,髓部薄壁细胞较大。
【粉末特征】:灰绿色。 1.非腺毛多细胞,常有1或多个细胞缢缩,另 有单细胞锥状非腺毛。 2.腺鳞头部8 细胞。 3.小腺毛头部单细胞,柄单细胞。 4.叶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 5.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有较细的角 质纹理。 6.直轴式气孔。
类长方形,具角质层,无气孔。下表皮细胞 形状与上表皮相似,有气孔。栅栏组织常1列, 稀2列。海绵组织细胞4-6列,偶含红棕色色 素块,分泌道散列,直径45um。主脉1条, 于下面明显凸出。近表皮细胞处及韧皮部外 面有厚角组织,维管束被维管束鞘包围。侧 脉小,不发达。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具角
显微鉴别
1.金钱草
茎横切面
表皮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 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偶含红棕色分泌物;有 分泌道散在,周围5-10个分泌细胞,含红棕 色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微木化, 断续成环。韧皮部狭窄,老茎的木质部偶有 纤维。髓常成为空腔。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 粒。
叶横切面:上表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
连钱草
连钱草又名金钱草、活血丹、透骨消,为唇
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活血丹 (Glechomalongituba(Nakai)Kupr.)的干燥地 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一带。味辛、微 苦,性微寒,入肝、肾、膀胱经。功擅利湿 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适用于热淋、 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打损伤。花 期4-5月,果期5-6月。
质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 柄为多细胞,脱落后留有圆形基部,周围有 放射状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气孔不等式 或不定式;叶肉组织有分泌道散在,含红棕 色分泌物。被疏柔毛的茎、叶可见非腺毛, 非腺毛有1-17个细胞,长60-1070 μm,基部 直径15-53μm,平直或弯曲,表面具细条纹, 胞腔含黄棕色物质,有的细胞缢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