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的预防知识培训 PPT
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2)
泄漏法 1、静电接地 2、加抗静电添加剂 3、空气增湿 4、静止时间
静电中和法 绝缘体上的静电不能 用接地法消除,但可 利用极性相反的电荷 中和原理以减少带电 体上的静电量。 如:静电消除器、物质 匹配消电、湿度消电 等。
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3)
封闭削尖法 就是利用静电的屏蔽、 尖端放电和电位随电 容变化的特性,使带 电体不致造成危害的 方法。
防止静电对策(3)
去掉静电方法: (1)、接地(消除移动导体,不产生 火花放电); (2)、搭接; (3)、降低体积电阻率(液体、粉 末、容器、软管、过滤筒等); (4)、屏蔽静电; (5)、降低地面等泄漏电阻; (6)、必须穿戴防护静电工作 服和防静电工作鞋。
防止静电对策(4)
防止静电对策 (1)
1、控制静电产生; 2、使已带电或迅速除掉静电时,不产生 火花放电; 3、不要使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形成 爆炸极限以及火灾之源爆炸极限。
防止静电对策 (2)
控制静电产生方法: (1)、使物体相对速度变慢; (2)、减少摩擦; (3)、防止飞沫化; (4)、把空气离子化
静电的产生
1、电量小、电压高、小电流、作用时间短; 2、静电会发生放电,并一次性放完; 3、尖端放电电荷的密度最大,电场最 强,最容易放电; 4、远端放电; 5、持续存在时间长,绝缘体静电消失或 泄漏得很慢; 6、静电感应; 7、静电屏蔽。
1、引起火灾,爆炸 : 液体摩擦搅拌带电,输送带电、粉体物料输送带电 等均有可能产生静电导致火灾爆炸。 2、电击伤害或二次伤害: 人体受电击,虽不能直接致人于死亡,但会造成 人精神紧张,产生坠落、摔到等二次事故,连带 后果不可预知。 3、妨害生产(电子元件误动作,静电火花使胶片感 光): 影响产品质量。妨碍生产工艺过程降低操作速度,降低 设备的生产效率等。 我們 4、力学作用(纤维吸附,粉尘吸附) 在經
静电的预防知识
静电就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带电电荷, 如雷电、云、电容器聚集电荷磨擦产 生电荷都是常见静电现象,静电现象 中的电荷叫做静电;
静电质的接触、分离或相互摩擦而产生的: A接触起电:物质的撕裂、压碾、撞击、搅拌、喷涂、 过滤、挤压、切割,以及生活中的行走、起立、脱衣服 等,都会产生静电。 B附着带电:对液体而言,某中极性离子或自由电子 附着于分界面上,并吸引极性相反的离子,因而在临近 表面形成一个电荷扩散层。当液体相对分界面流动时, 将电荷扩散层带走,导致正负电荷分离,即产生静电。 这种过程在液-固、液-液界面都会发生。 C 破断带电:固体粉碎液体分裂过程的起电。 D 感应起电:如导体与周围绝缘,导体将带 电位,并发生静电放电。 E 电荷迁移,如粉尘撞击固体等.
1、人体接地措施: 不在工作现场穿、脱衣服。 穿防静电工衣和鞋子。 2、工作地面导电化。 产生静电的工作地面应是导电性 的,其泄漏电阻要小到防止人体 导电积累,而又要防止误触动力 电,而致人伤害。(混凝土(干燥) 105-1010Ω·com洒水后可有效 降低) 。
预防工人带电对策
预防项目和预防对策 (1)衣服 A穿公司提供的全棉工作服,冬天不能在外面套个人防寒 服。 B内衣最好穿棉织品 C禁止在作业场所穿脱工作服 (2)手套最好不使用手套,需要的时候使用有静电对策的 产品(107Ω·com以下) (3)工作鞋 A 必须穿公司提供的防静电鞋(105-107Ω) B 为了保证静电的导电,鞋底要经常保持清洁 C 袜子最好是棉的,禁止穿厚的化纤袜子 D 鞋里面禁止垫鞋垫。
电阻率在1011~1015Ω.cm的物质,容易 产生静电又不易消散,这样就会积聚静 电,是防静电工作的重点对象。 涂料用原料,大多电阻率在 1011~1015Ω.cm,易产生和积累静电荷。
用管道输送电阻率在1011~1015Ω.cm的溶剂和树 脂时,特别是采用聚乙稀等塑料管道输送时,更 容易产生静电。 在灌注电阻率1011~1015Ω.cm的溶剂时,如果溶 剂与容器发生较强的冲击,或冲刷或飞溅时会产 生静电。 在树脂的兑稀过程中和调漆的搅拌过程中,都有 可能产生静电,同样在溶剂、树脂和漆浆的过滤 过程中,由于物料与容器和滤网的摩擦也会产生 静电。 在有机粉料投料过程中也会产生静电。 使用溶剂或采用碱洗法清洗容器或器具时,谨防 静电的产生。静电电击会造成摔倒、坠落等。
受约 3000 伏的 靜電 電壓!!
必须有静电电源(包括感应带电、带电绝缘 体) :溶剂、涂料、粉末原料和塑料类物质。 移动导体:没有接地金属(最危险)。 接地导体:接地设备、固定缸等. 有机溶剂蒸汽及易燃粉尘等 静电必须积累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电位和场 强 静电(放电火花)能量达到可燃性或爆炸性混 合物的最小点火能; 静电火花周围必须存在着可燃性或爆炸性物质
防止产生爆炸极限内可燃气体、蒸汽及粉 尘: (1)、彻底管好设备及加盖,不泄漏气体 和溶剂蒸汽; (2)、充氮、把氧浓度控制在8%以下(控 制、去掉静电有困难时)。
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1)
工艺控制法 1、限止流速 2、改变注灌方式:从容器的底部注入,减少 静电产生。 3、清除杂质 4、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密闭通风。
引起静电火灾过程
生产工序:投溶剂、投粉料、主要由于流动、 摩擦在设备、原料、备件等发生静电并带电。 感应带电:诱导带电指带电物体附近有未接地 金属,使金属带电。 未接地金属(移动导体)移动向附近接地导体 放电。 带电物质为金属,向接地导体放电,放电能量 大,周围有有机溶剂蒸汽或粉尘,就会迅速燃 烧起来。带电物质为绝缘体,放电比金属稳定, 但电位高,仍会着火。 从绝缘体直接放电(刷式放电):绝缘体带电 达到20-30KV以上,会对接地导体直接放电, 成为着火源,这种现象叫做从绝缘体蓄积后瞬 间放电的高能量放电能,成为静电火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