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六)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学习要点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3.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4.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6.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7.网络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8.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9.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0.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11.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正确的恋爱观1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13.个人品德及作用14.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15.高尚道德品格的锤炼16.道德修养与引领的路径感谢陪伴二、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自古以来,人们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问题时提出了多种见解和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是()。
A.天意神启论B.先天人神论C.情感欲望论D.生产方式论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实践B.自我意识C.社会关系D.劳动3.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B.自我意识C.生产方式D.生产力4.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人的自我意识C.思维能力D.判断能力5.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的特殊调节方式。
A.社会经济关系B.社会利益关系C.社会政治形态D.社会意识形态6.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反映()的特殊意识形态。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文化关系D.社会舆论关系7.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B.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C.人类道德的发展与法律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D.人类道德的发展是进步与落后、善良与邪恶斗争的历史8.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诸多论辩中,其核心和本质的论辩是()。
A.义利之辨B.理欲之辨C.公私之辨D.生死之辩9.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态度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B.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C. 必须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道德予以否定D. 要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出发,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10.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A. 土地革命战争前后B.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C. 五四运动前后D. 抗日战争后11. 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为政党服务B. 为人民服务C.为军队服务D.为群众服务1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集体主义B.个人主义C.整体主义D.国家主义13.关于集体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同等重要C. 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利益D. 集体主义就是团体主义或本位主义14. 集体主义道德要求是有层次的,其中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D.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岗敬业、奉献社会15.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具有鲜明的(),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A.封闭性和隐秘性B.开放性和透明性C.公共性和社会性D.群体性和丰富性16.关于择业与创业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职业活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从理想的角度谈不上崇高与否B.择业和创业既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C.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要培养敢于创业的勇气和能力D.任何一名劳动者,只要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17.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
A.心理健康B.品德教育C.智力开发D.情商培育18. 关于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下列说法有失偏颇的是()。
A. 尊重人格平等B. 自觉承担责任C. 财务点滴独立D. 文明相亲相爱19.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A.一般的B.一定的C.特殊的D.稳定的20. 《礼记•中庸》中提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这里的核心思想指的是道德修养方法的()。
A. 慎独自律B. 省察克治C. 学思并重D. 积善成德21. 省察克治是我国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
关于省察克治的含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
B.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
C.通过反思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对它们进行抑制和克服D.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参考答案:1.D2.D3.A4.A5.B6.B7.A8.C9.D 10.C 11.B 12.A 13.A 14.C 15.B 16.A 17.B 18.C 19.D 20.A 21.C(二)多项选择题1.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靠()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内心信念B.传统习俗C.社会舆论D.国家机器2.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
A.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B.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C.一种理想主义D.一种实践精神3.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道德的()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此外还有激励、教育等功能。
A.导向B.认识C.规范D.调节4. 作用是功能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B.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C.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D.是阶级社会调节阶级矛盾和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5.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道德进步主要表现在()。
A.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对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C.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D.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调控的手段或方式更加科学合理6.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其基本精神是()。
A.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B.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C.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D.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7.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A. 中国共产党人B. 人民军队C. 一切先进分子D. 人民群众8. 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和内容,下列属于中国革命道德内容的是()。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C.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D.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9.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和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A. 助人为乐B. 文明礼貌C. 爱护公物D. 保护环境10. 关于职业和职业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所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B. 职业生活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创造物质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C.职业生活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D.正确的金钱观是维系人们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
在职业生活中,必须牢固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观念11.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和奉献社会是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办事公道D. 服务群众12.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A.一定的社会基础B.共同的生活理想C.共同的兴趣爱好D.相当的性格学历13. 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我国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除了夫妻和睦、勤俭持家,还有()。
A. 尊老爱幼B. 男女平等C. 诚信友善D. 邻里团结参考答案:1.ABC2.ABD3.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 10.AC11.ABCD 12.AB 13.ABD三、思考题1.简述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2.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3.简述我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爱国奉献、明礼守法、厚德仁爱、正直善良、勤劳勇敢。
4.联系大学生实际,谈谈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