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c. . . ..
樟山镇综合执法试点实施方案
为
加快推进我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在樟山镇开展综合
执法试点工作,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根据〈中共省委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及《中共市委贯彻落
实〈中共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及深
化改革的12个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通过政
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权力下放,进一步扩大中心
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理顺区、县(市)和中心镇两级
政府的权责关系,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公正透明、廉洁
高效的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中心镇统筹协
调、自主决策、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激发中心镇发
展动力和活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根据樟山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需要,结合其机构设
置、队伍建设和担当能力等实际,按要求行使建设城管、国
土规划、水利、交通的行政执法职权,争取用2年左右的时
间,形成职权行使到位、队伍能力提升、执法行为规、执法
成效明显的工作新格局,促进樟山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
展。
. . .. .
c. . . ..
三、执法职权
依法行使除限制人身自由外的下列首批行政处罚权,并
履行与之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权和监督检查权:
(一)行使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二)行使建设城管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
处罚权;
(三)行使城乡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对建设(除规划部门已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且尚未作出决定、
已批准的在建项目未按规划设计或许可条件建设、临时建筑
到期后未经续批外)的行政处罚权;
(四)行使水利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未
经批准擅自在河道、水库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五)行使乡、村公路施工活动的行政处罚权;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机构设置
樟山镇综合执法局负责实施综合执法工作,副科级建
制,下设两违巡查中队、安全监察中队、市政管理执法中队。
五、相关规定
(一)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樟山镇政府为综合执法主体,
综合执法局作为镇政府的职能机构,代表镇政府统一行使由
镇政府承担的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权和与行政
处罚权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权、监督检查权。
. . .. .
c. . . ..
(二)合理确定执法职权。依法行使的首批执法职权,
经市政府组织清理确认,涉及城管、规划、土管、水利、交
通5个区级行政机关的12项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
政强制措施权和监督检查权(详见附件)。
(三)批次下放行政职权。行使经市政府清理确认并公
布的行政执法职权的同时,今后确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新
增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应当向上级政府提出申
请,经区、市有关部门审核,报去、市政府确认并公布后,
由樟山镇政府行使。
(四)配备合格执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编制数应与执
法任务相适应,人员性质应为事业编制,确保在编在岗,并
根据执法类别不同要求配备相关技术专业人员。人员在现有
在编人员中双向选择调配,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五)落实执法办公场所。在确保正常办公场所的同时,
充分考虑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依法暂扣物品、证据先行登记
保存等需要的场所和条件。
(六)添置配备执法装备。添置配备开展综合执法必需
的装备设施,在此基础上,可利用市级机关现有检验检疫检
测专业设施和专业技术平台,或者借助第三方机构技术力
量,强化执法技术支撑。
(七)统一执法标志标识。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
应当统一着装,佩戴统一执法标志。樟山镇综合执法局可参
. . .. .
c. . . ..
照城管服装标志和装备标识的式样,标识名称统一为“行政执
法”。
(八)统一执法文书格式。综合参照市级行政执法部门
的各类执法文书,编制统一的执法法律文书格式,使用吉州
区樟山镇人民政府综合执法专用章”。
(九)申领颁发执法证件。在参加并通过吉州区行政执
法资格考试后,樟山镇在编在岗的行政执法人员统一申报领
取《省行政执法证》,执法种类标注为:综合行政执法,执
法区域标注为:吉州区樟山镇。
(十)使用统一运行平台。统一使用市行政权力公开透
明运行系统,分配独立的用户名,建立执法标准流程,细化
自由裁量权,所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案件全程纳入行政电
子监察。
(十一)明确分级管辖权限。在樟山镇行政区域已明确
实施的执法职权,原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在其围行使相关的执
法职权。
(十二)推行执法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市级执法信息互
通共享机制,及时抄报相关执法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等情况。樟山镇综合执法局每月进行案件统计分析,根据执
法案件类型,分别上报相关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备案。
. . .. .
c. . . ..
(十三)确保执法经费到位。综合执法工作所需经费列
入镇财政预算,由财政全额拨款。综合执法严格实行收支两
条线,统一使用市财政部门规定的罚没票据。
(十四)确定法律救济途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对樟山镇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向吉州区人民
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向吉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十五)落实公安保障措施。派出所要支持和保障综合
执法部门履行职责,对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
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试点组织领导。区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综
合执法工作组负责组织推进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研究解决试
点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工作组由区政府法制办、政法
委、法院、城管局、樟山镇等单位组成,组长单位为区政府
法制办。
(二)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区级执法部门与樟山镇
政府及综合执法局的工作协商和业务指导定期联系制度。区
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对樟山镇综合执法局依法履行职责的活
动予以积极支持和全力配合,规和促进综合执法行为,提高
综合执法水平。
(三)强化队伍管理培训。加强对综合执法局所有执法
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工作培训,提高
. . .. .
c. . . ..
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遵循合法、公
正、公开、便民的原则,坚持行政执法和管理服务相结合、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推行行政指导,引导公众参与并自觉接
受社会监督,同时切实强化对外宣传,注重引导舆论氛围,
树立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四)规监督制约措施。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健
全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配备法制监督机构,拟定执法程序,
协调执法争议,负责案件审核。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评
议考核制度。强化综合执法局部管理,建立政务公开、决策
合法性审查、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制度,依法、规行使职权,
并接受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附件:扩权强镇行政管理权限委托下放分工一览表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五日
. . .. .
c.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