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南亚音乐

东南亚音乐

鱼琴是三根弦的拨弦乐器,流行于 泰国、柬埔寨。由于形状似鳄鱼,所以用 泰语中的“鳄鱼(jorakhe)”的近似音 jakhe命名。 鳄鱼琴演奏时平放置于台上,琴身有5 个短短的支脚,三根弦中两根是绢丝制作 的,另一根低音弦是金属弦,弦下有11个 固定的品,右手食指用丝线固定上用象牙 等制成的指甲拨奏。
越南的乐器
独弦琴是越南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它只使用一根弦,琴弦的一端固定在琴体 的末端,另一端系在与琴体连接的竹柄或 木柄上。演奏时,演奏者通过摇动竹柄改 变琴弦的张度,从而改变音高。
竹排琴
马来西亚的舞蹈剧《罗摩衍那》
马来西亚的传统戏剧有两种:一种是舞蹈 剧,一种是皮影戏。每种形式都有若干剧种。 传统剧目多出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但每 个剧种风格各异,如表演《罗摩衍那》中的同 一个故事,有的用甘美兰乐队伴奏,有的用唢 呐和鼓伴奏。
除了锣以外,甘美兰乐队所用的乐器还有木琴、形 状像木琴但有铁板或铜板制成的金属排琴,与二胡相近 的弦乐器列巴布,竖笛以及打击乐器鼓。
复音层叠的甘美兰乐队
甘美兰是一种由多种器乐合奏,并加入齐唱声部 构成的多声部音乐,复杂交错的织体中,可以划 分出四个层次:
•核心旋律层——由金属排琴击奏 •装饰变化的旋律层——由木琴、排锣等旋律性打击乐器演奏 •对比旋律层——由竖笛、列巴布(类似于二胡的乐器)、齐唱 承担,围绕核心旋律即兴唱奏 •节奏层——由吊锣、(单个)釜锣、鼓等乐器击奏
泰国的假面剧“康”---------《罗摩王子的冒险

“康”是集诗歌、舞蹈、戏剧、音乐于一体的综 合性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中国的戏曲。 “康”在宫廷礼仪、婚丧嫁娶和宗教仪式中演出,故 事取材于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舞蹈是“康” 的重要组成部分,动作源自印度古代舞蹈,泰国人以 自己的审美方式加以改造,并赋予每个动作特定的含 义。和中国的戏曲一样,“康”的音乐部分包括唱腔 和器乐两部分,伴奏是以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合奏。 传统的“康”剧表演时,除了女性角色和丑角之外, 其余演员都要戴面具。如今,只有鬼和猿这样的角色 戴面具。除丑角外,上场人物都不说台词,以舞蹈动 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show/YhnNZMvMIwIbnBCz.html
泰国蜡烛舞
泰国的蜡烛舞
原始泰国北方地区佛教仪式中所表演 的舞蹈。舞者在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 上戴上前端尖锐的长长的假指甲,并在食 指和中指间插着蜡烛起舞。
泰国指甲舞
马来西亚的“弄迎”
弄迎(Joget),又译为朱吉,是马来西亚著 名的传统舞蹈。一般在庆典和社交场合演出。这 种舞蹈不论伴奏音乐或是舞步都和“恰恰舞”极 为相似。其渊源与葡萄牙民间舞蹈有关,是历史 上葡萄牙人带来的舞蹈和当地民间舞蹈长期融合 的结果。
甘美兰(Gamelan)是爪哇语,是一种以金属打 击乐器为中心的乐队合奏,并加上人声构成的多声音 乐。它既不是齐奏,也非欧洲式的和声,对位。它的 音乐织体复杂交错,演奏时还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即 在核心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即兴演奏。
佳美兰乐器与乐队
佳美兰乐队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锣,有吊锣、釜锣两 种。吊锣中心有一个乳状突起,形制与中国的乳锣相似, 有大、中、小三种。大锣的直径是75—100厘米,乐队中 一般用两个;中吊锣直径45—75厘米,乐队中通常用三 个;小吊锣直径45厘米以下,乐队中一般用六个。釜锣 的形状像一个带盖子的锅,在乐队中的数量取决于乐曲 使用的音阶。釜锣单个置于木架上,通常作为节奏乐器; 通常情况下,有不同音高的小釜锣分两排置于木架上, 是甘美兰乐队中主要旋律乐器。
东南亚地区音乐的基本特征
1. 以青铜和竹子为材料制作乐器是东南亚地区的 特色之一 2. 以单音音乐为基本形式,但部分器乐合奏出现 复音层叠现象 3. 部分国家采用七平均律 4. 以二拍子、四拍子为基本节拍
菲律宾乐器
菲律宾的盛产直径长、管壁薄的 竹子,这种竹子特别适合制作乐器, 所以菲律宾的传统乐器以竹子为主要 制作材料。如散竹琴、竹皮弦琴、鼻 笛、口弦等,竹排琴、竹排箫等。
/vod/tv/58/58966.shtml
菲律宾的“竹竿舞 ”
“竹竿舞”是菲律宾民间最有特色的舞蹈 。跳这种舞,先要在地上摆设两根长竹竿做 垫架,一些人手持3米长的几对竹竿横架其上 ,女孩子随着摆动的竹竿的节奏翩翩起舞。 菲律宾的竹竿舞和中国海南黎族的“打 柴舞(也叫竹竿舞)”十分相似,不同的是中 国黎族的打柴舞男女共舞,菲律宾的竹竿舞 只有女子跳。
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音乐审美特征表现在对青铜、竹 制乐器的朴素、清新、稳健音乐美的喜好。在音乐形态 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以青铜和竹为主要制作材料的乐器。
(2)以二拍子、四拍子为基本节拍。
(3)以七平均律为特色的律制。 (4)以注重横向旋律发挥的单音音乐为基本音乐织体。
印度尼西亚音乐
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音 乐
泰国乐器——三弦胡
三弦胡是一种带有支脚的三根弦的弓弦乐 器。演奏时,运弓并不是改变弓的角度,而是 靠改变乐器本身的角度。突起部分镶有称为“ 团纳”的宝石,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可以使 乐器的音色更为柔和,并且对乐器的琴体起到 平衡作用。团纳能使乐器发出更好的音色,有 些时候还使用过黄金。
泰国民族乐器——船型木琴
印尼国乐器——“安格隆” (Angklung)
/VNews/ShowSoft.asp?SoftID=14432
安格隆是一种流行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摇奏体鸣乐 器。在竹制框架上穿以2~3根长短粗细不等 、音 高彼此相距8度的竹筒 ,竹筒上端削成长舌形 ,下 端呈凹性,插入框架底部粗竹筒的长方形槽内,演 奏时前后摇动框架,使架上竹筒撞击槽壁,发音清 脆,一人同时可用两架持奏。安格隆最初为节奏乐 器,后经改良按十二平均律定音并组合成套,一套 可达50~70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