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快题设计常见

建筑快题设计常见


问题分析 [1]——图面排版比较僵硬,而且不饱满 [2]——总平面的表现力较弱;左下角的立面图大煞风 景,与之相邻的剖面图分量太轻 [3]——轴测图上没有环境的表达 [4]——主入口处理得太小气了 [5]——标题的字还是很丑……
问题分析 [1]——第一张的构图还算饱满,第二张就显得分量太 轻了 [2]——教室的布置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很是失败 [3]——鸟瞰图有些小,细节不够
问题分析 [1]——功能组成相对简单,分成展览和研究两个部分, 因此采用了分置出入口的处理方式;入口设置“桥”, 加强建筑的加入感,并设置了柱林(竹林)式门厅作 为过渡;建筑造型采用简洁的处理手法 [2]——底层平面表达比较粗糙,周围环境的表达也比 较简陋,表现力不足 [3]——研究部分一层空间浪费太大 [4]——分析图的尺寸有点小,而且黑色图框在整个图 面上显得很突兀,莫名其妙 [5]——大透视图能往左移一些就好了 [6]——标题的字太难看了……
分析
1-“快速勾勒现存建筑的立面”和图纸要求中的“延街立面图,比例1/100 (在图面上占了很大的比例)”两个信息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立面是设计的 一个重点!也就是说题目在这里要考察的一个点就是你对新介入建筑的立面的 设计。如果有人忽略了对立面的考虑,那他一定会吃亏的。 2-建造物的功能不定——这个信息表示题目要考察你对两个功能结合的合理 性。由于自由度很大,组合方式有非常多种,所以在选择功能的时候要考虑清 楚,哪些功能会互相影响?哪些功能放在一个建筑里比较符合逻辑?——像小 型沙龙和画廊、酒吧之类的放在一个就比较合适,商铺和住宅、旅馆之类的放 在一起也比较合适。当然了,如果你硬要把住宅和酒吧放在一起也不是不行, 只是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呢?——讨巧些的好:) 3-相邻两建筑的层高完全不同——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左右两边层高的差 异和矛盾如何在新建筑中体现和解决?如果你忽视了这一点,在设计时另设了 一个层高,必然会吃亏的。原因很简单,反过来想——如果你不对题目的要求 作出回应,那么题目的这个要求岂不是多余的?然而题目会给出一个多余的要 求吗?
问题分析 [1]——老毛病,第一张的构图较饱满,第二张稍空。 看来这是我使用A2布图时的通病 [2]——第二张上的小分析图画得很不专业(而且居然 又用了一个黑框,失败啊……) [3]——透视图的角度选取得不好,没能很好地表现出 方案的特点;入口处的柱子太过纤细了,形式有待推 敲
问题分析
[1]——我的题解是:通过两个动作在建筑内产生了一 条内街,并在其一侧做了架空处理,安排室外咖啡座, 使得街道拥有了更多的活力。展厅分开设置,便于多 主题展览,之间的空中连廊增强了展厅间的空间体验 性 [2]——为了充分表达方案,我画了三个剖面 [3]——内街透视画得非常一般,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气 氛
问题分析 [1]——由于图幅的变小,因此图面排布显得饱满了 [2]——设计思想是用带顶部采光的通高楼梯间来组织 内部空间;底层面街部分架空,作为街道和建筑的自 然过渡;单跑楼梯直通二层,使上部的展览厅、画室 同一层的商业、办公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画室难以 北向采光,所以采用天窗 [3]——为了表达建筑与街道的关系,所以画了轴测图 来表现 [4]——相比之下,总平面的表现比较苍白
问题分析 [1]——由于基地两侧的建筑无论在层高、层数还是风 格上都不一样,与任何一方协调都必然会导致和另一 方的对立(出题人果然构狠……)。我最终决定,让 二者的矛盾在新置入的建筑内部得到调和:与其偏向 其中任何一方而冒犯另一方,不如一分为二,各自就 近去找层高上的联系,并用中性的立面手法去处理。 (方案好坏,各家评说!) [1]——大透视图的环境表现得太简单了,不够生动 [2]——平面内部的楼梯间斜得没有道理 [3]——标题上的字依旧丑陋(汗……) [4]——整个图面还算饱满,立面图表现得不够生动
问题分析 [1]——由于在一张A1上解决了问题,所以整体图面很 是饱满舒服。图面的风格也基本定型 [2]——我用三个条状体块相对独立地进行各功能的布 置。内院入口与建筑入口分置,并以基地内一保留大 树为标志。为避免对街道转角的压迫,在建筑形体上 采取了内凹的处理,并设置了片墙和悬挑的红色体块 作为视觉焦点,在其下设置水池,增加层次并软化转 角空间
建筑快题设计常见病例分析
问题分析 1长宽比>2:1的小空间,比如办公室,一定要避免,至少同济特忌讳。 2 2楼2个大房间2个门开的太近了, 3 1楼大厅厕所放2个太多, 4楼梯多了一部——中间那部,本身这部也有问题,东西2头的楼梯步数也有矛 盾 5 大厅上空,1、2层对不上 6平立面开窗对不上 7功能也没布好,比如儿童阅览室放一层大厅边上,?静闹空间没分开 8 总平面:停车位尺寸不对,办公流线未表示清楚,总平面方向和平面不一致, 不方便老师看图。 9 功能上:楼梯太多,两部就够了,厕所位置再斟酌,最好把厕所内部布置下。 基于基地面积较大,公共空间显的偏少。办公后勤区和服务区交接勉强。东面的 绿地和景观未好好利用。整个建筑太封闭,缺乏面向小区的开放性。 10 表现上:用色比较杂,建议绿地,铺底和广场等等统一用一种颜色。 透视图上的建筑主体的比例不对,树木,旗杆等的比例也很随意,树种也比较乱。
一,8m高的墙不符合要求,题目要求不能在墙上开洞,而你的墙上面有个入口!
而且如果从一层看8m高的墙,头上的走廊会遮挡一部分墙面! 二,6m高的墙也有问题,因为你两片墙是连在一起的,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片 50m长的墙转折了一下,而题目要求不能在平面方向转折的,如果用分成两片墙,
应该不能连在一起!
这题其实不能单纯的从墙本身来考虑,应该是从由墙高,长,视距组成的体块方面 来考虑,叠加体块,或减体块,这样比较容易的解题 。
问题分析 [1]——最致命的一点:图面不完整! [2]——构图不均衡,右边太挤 [3]——总平面太苍白,没有指北针(黄色那个是后来
加的),没标层数 [4]——由于对异形平面的把握力不够,但为了求新而 导致了黑房间的存在;更糟糕的是,在功能上没有考 虑汽车的进出问题,因此从功能上讲这个方案彻底失 败掉 [5]——建筑同周边环境的关系不甚理想 [6]——透视图比例失真
总结 快题考试的时候不会因为你用了尺规还是徒手就会对分数有 所影响,试想一份用了尺规但毫无快题“速度感”的图是无 法有好效果的,一份用了徒手但线条歪歪斜斜的图也一样无 法入眼。总得来说,图面的整体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建议大 家两种方法都试试,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大家可以看到我前几张图的图框用了徒手来画,效果确实不 好(如果有高手能徒手把长线画得超直则另当别论了),后 来改用尺规,效果就比原来好很多了,而且也节省了时间。
4-“设计要求”中的两条再次强调了题目的KEY:尺度、比例、 形式、适用性。其中尺度和比例对应的是剖面设计(层高),形 式对应的是立面设计,适用性对应的是功能选择。——对于上述 每一点都必须在设计中作出明确的回应,否则就答非所问了。
问题分析 [1]——仍采取低密度铺开的策略,以丰富建筑内部的 空间体验 [2]——第一张图的构图不理想,两个小透视放置的位 置不好;第二张图的轴测图表现力稍弱
问题分析 [1]——构图尚可。解题的初期画了相当的时间在稿纸上通过diagram分析认知不 同尺寸的墙体,这些花掉的看似没必要的时间后来被证明是完全值得的 [2]——感觉只有用室内轴测图才能把方案表讲清楚(表达不清楚,老师就会误 读你的方案而最终使你蒙受不白之冤,何必呢,现在多花点时间是完全必要的), 因此决定在第一张的醒目位置画一个:) [3]——标题的字……不说了(……) 仔细看了搂主画的图,感觉整体效果不错,但有几处硬伤!
总结 同济初试快题的题目都十分独特,更关注于建筑本间的创造潜力。这种题 目让那些靠背“万能平面”而无创造力的人彻底绝望了,因 此,和其他学校相比,同济已经和他们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同济的快题考试个人感觉时间过于短了,设计思考和图面表 现基本是你平时的积累,只有用你最熟的东西来凑他要求的 题目,这可以说全是考你的基本功 可能出题的老师也知道考 快题就是考你的最基本的东西,其他你的想法有时间去表达 出来可能由于效果太不如意使得这样的表达成为败笔。
自认为手头表现很差的战友不用着急,现在开始练一点都不
晚!个人感觉练马克笔的时候一定要大胆,有的人总是用小 碎笔,下笔犹豫,这样肯定不会有好效果的——该一笔就一 笔,大胆画下去,体现出一种速度感!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 后进步就是飞快的了
总结 很多人都困惑于选择徒手和尺规的问题,我个人是这样认为
的,画长线条和打图框的时候用尺规,那样不但快而且整张 图也会显得挺;而当画小线条的时候用徒手就快很多了,这 时候如果还执着于尺规的话速度就会大幅降低,可以试想一 下每一个楼梯的踏步都用尺规对齐、画线、再对齐、再画 线……最后出来的效果其实会跟徒手差不多的(当然了,你 用徒手画出来的线条本身要比较直,歪歪斜斜的话就必须加 强练习了!这可是我们建筑师的基本功啊)
问题分析 [1]——这个题目的功能很杂,所以我决定采用各功能块之间相 对独立的出入口来组织空间,以使各部分不致互相干扰 [2]——南向主入口前的广场稍显局促 [3]——题目中强调了“在基地东北方向靠湖岸边有一景观亭”, 这是该题的题眼。我的应对措施是在能观看到亭子的方向安排老 年人活动的半室外茶室——据说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在建筑内部安 排一条指向亭子的景观通廊 [4]——透视图的角度没有选取好,水面的表现相当失败 [5]——分析图小到估计没多少人愿意去细看,其形式表达也不 好 [6]——我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到用那么粗一条歪歪斜斜的黑线 把图框起来,而且标题字偏小,估计当时脑子已经麻木掉了…… [7]——从整个构图上看,上部太轻,左下角偏重,右下角太苍 白。
总结
因此,平时练习的时候使用习惯的纸、笔、色彩搭配、画法 等等在考试的时候都不要变了,这样最保险。 同济的快题初试定为3小时个人认为时间刚好,因为对应这 么短的时间同济不会出那种“体力劳动”型的题目,而是出 “脑力劳动”型题目,也就是解谜式或陷阱式题目。6~8小 时的快题是绝对的体力活,十分伤身。所以3小时制是很人 性化的,大家拼脑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