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教案11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教案11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货币的职能。

教学难点: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本学期我们将要学习《金融基础》这门课,这门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学好这门课的能让我们掌握必需的金融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书讲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和货币供求等。

所谓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要了解金融,首先要了解货币,货币是金融活动的起点。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第二环节讲新授课(70分钟)
一、货币的本质
(一)货币的产生
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

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

[提问]
你能说出现今世界上主要货币的名称吗?
[学生回答]:人民币、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港币等。

[提问]
在历史上还有哪些货币的形式?
[学生回答]:金币、银币、铜钱、钱币、布帛、海贝等。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各种货币,展示历史上各种货币的形式。

[讲解]
1、简单的物与物的直接交换。

商品交换的二个阶段
2、通过媒介的物物交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商品充当过货币。

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要求充当等价物的货币应具有价值较高、易于分割和保存、便于携带等自然属性,而黄金恰好具有这种属性,因此黄金自然地取代了其他货币商品,垄断了货币地位。

[讲解]
(二)货币的本质
1、具有使用价值
1、货币是商品。

2、具有价值
1、具有表现、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能力
2、货币是特殊商品。

2、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分组讨论]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1、从货币的起源看,充当货币的黄金或白银,本来也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并不神秘。

从货币的本质来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有了货币就可以买到一切商品,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象征。

但世界上的事物并不都是商品,所以说“金钱不是万能的。

2、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货币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说“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讲解]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能够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体现了货币的两个基本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又衍生了货币的其他作用,使货币在不同的场合,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价值尺度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冰箱的图例。

[提问]
尺、天平、人民币各衡量冰箱的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尺用来衡量长度,天平用来衡量质量,人民币用来衡量价值。

[讲解]
货币的价值尺度,如同长度、重量等计量单位一样,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价值计量的依据。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商场里商品和价格标签。

[提问]
同学们在市场上看到待售商品的标价,是商品的价值还是价格?
[学生回答]是价格
[讲解]
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实实在在的货币,只要让人们明白某一种商品值多少钱,即商品价格。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分组讨论]
为什么原油价格会变动?
[讲解]
1、商品的价值
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2、币值
3、供求关系
[讲解]
(二)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确良 1、货币产生前:商品---商品(W ---W ) 2、货币产生后:商品---货币---商品(W ---G ---W )
[提问]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吗?
[学生回答]: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因为任何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决不会允许有人凭空拿走其商品。

[讲解]
(三)贮藏手段
概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暂时离开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存起来的职能。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某建筑工地,工人在挖地基时挖出了一个罐,里面装有大量银元和少量国民党制造发行的法币的残渣。

[分组讨论]
法币已腐烂变成残渣,假如是完好的,它还能不能使用?银元依然完好,它有没有用处?这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总结]
法币即使完好也不能使用,银元却可以继续充当财富的代表。

这些告诉我们: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但纸币不能充当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讲解]
概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有清偿债务、支付税金、租金、工资的职能。

[分析]
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区别。

货币产生前后
商品交换的形
式的变化?
流通手段: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完成,通俗地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支付手段:不是一手钱一手货的现金交易。

如通过贷款购买汽车,这里货币充当的是支付手段,使用价值或价值使用权的让渡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

债务的清偿、支付赋税和支付工资也是如此。

[讲解]
(五)世界货币
概念: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

1、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
2、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
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国际贷款、转移财产、战争赔款等。

[分组讨论]
现在人民币是不是世界货币?
[分析]
人民币和其他硬通货一样,要成为世界货币必须具备二大条件:1、是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只有当中国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时,人民币才会在国际间被广泛使用。

人民币要想最终成为世界货币,国家实力是决定性因素。

2、人民币币值必须具相当的稳定性,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建立起良好的信用,这样才会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投资者的接受。

从目前情况来看,较之上述二大要求,可以说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日趋成熟。

美元、日元和欧元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国际货币。

这三大货币国际地位的确定, 都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

因此一国货币能不能成为世界货币, 要看本国经济实力如何, 不管人民币能不能、何时能成为世界货币, 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高是不争的事实, 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8分钟)
课本第17页复习思考题填空、单选题、多选题。

第四环节小结(5分钟)
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2分钟)
课本第18页复习思考题简答题: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