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县万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设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公司 二〇一四年二月 . . 前 言 .
. 目 录 .
. 第一章 项目基本概况 1.1 项目内容及其规模 1.1.1 项目名称:****县万吨果蔬气调保鲜库建设项目 1.1.2 工程性质:新建 1.1.3 建设地点:四川省****县 1.1.4 建设用地:45亩 1.1.5 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 1.1.6 项目建设期:3年 1.1.7 建设规模: 1、新建万吨气调保鲜库及相应辅助设施,总建筑面积15000㎡,其中库体总面积6*1600㎡,制冷机组房建筑面积6*400㎡,包装车间2000㎡,办公室建筑面积1000㎡。 2、万吨气调保鲜库配套设施的购置及安装调试。 3、配套建筑办公工程、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系统。 1.1.8 建设目标:该项目为****县蔬果产业配套,通过气调保鲜贮存,可以大大提高蔬果竞争力,延长蔬果上市期,增加农民受益。
第二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1 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公司 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于 月,并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公. . 司地址:****县**县镇****村,注册资金1200万元人民币。法人代表:,现有股东2人。公司与西南大学密切合作,是一家以西南大学为技术支撑的集农业信息咨询、农业科技技术转让、茶树种植、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茶文化传播、生态农业旅游以及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集生产、加工、经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农业发展公司、**市市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营:种植、销售:茶叶、蔬果;生产、销售:造林苗、城镇绿化苗、经济林苗、花卉;农业信息咨询、农业科技、农业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公司营业执照编号**********,法人组织机构代码*****。公司主要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市场”模式运行,现有茶叶生产基地****亩,辐射茶园万余亩。 公司一贯奉行“品质、诚信、服务”的宗旨,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完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文化不断丰富,建设一个科技型、服务型,具有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产品企业。 企业使命:致力于生态农业领域开发,提倡自然、健康生活;为员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和事业平台;与顾客、员工、合作伙伴分享适度、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共享丰收的硕果。 企业愿景:致力于生态农业事业,公司打造成为生态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行业领先品牌,引领适度、自然、健康、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 2.2 财务状况 . . 公司2013年末资产总额为1593万元,固定资产1350万元,流动资金1100万元、净资产1212万元、资产负债率0%,销售(营业收入)1500余万元,净利润280万元。 公司2012年资产总额为1221.65万元,固定资产663.1万元,流动资产400万元、净资产1063.1万元、资产负债率0%,销售(营业收入)108.5万元、净利润10.1万元。 2.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公司董事长同志,无不良信用记录、无破产记录,并在****县有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解决了部分当地移民就业问题,无薪资拖欠情况。
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优势 3.1 项目建设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更是高度强调,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意见》(屏委发〔2013〕3号)的要求,根据《****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二五”规划》,围绕县委、县政府“两个率先、一个同步”和“三年再造一个**县”的战略部署,为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县作为**市市果蔬生产大县、大力发展果蔬规模、. . 提升果蔬附加值、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已成为****县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2020年全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省委、市委提出率先在西部和全省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作为向家坝电站库区移民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及乌蒙山连片扶贫重点县,****县26.7万农民(占全县人口的86%)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仅为5756元,比全省低1245元,比全市低2015元,全县现有20160户、68575人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高达25.49%),近6万移民(农村移民近3万人)急需后期扶持。要与全市实现同步小康,**县面临的任务空前、压力空前,必须按照“两率先一同步”(率先消除移民村中的贫困村、率先消除移民户中的贫困户,与全市同步实现小康)的发展战略,凸显自身特色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贫困山区县情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农业农村跨越发展。 **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是我县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促进我县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增加农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提出来了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振兴**县经济,2017年彻底摆脱贫困,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出台了系列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 . 国家在农业扶持方面力度也逐年加大,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扶持力度,更加坚定了****公司发展万吨气调保鲜库的信心。 ****县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既有地带性特点,又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1℃,大于10℃平均年积温532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975.4小时;降水量961.1 mm,全年无霜期300天。气候基本特征是: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降雨充沛,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同时还具有春季回暖早,夏季温湿高,秋季多绵雨等气候特征。当地环境没有工业“三废”污染,而且****县政府、农业局对果蔬种植高度重视绿色、有机果蔬的发展,大大的改善和提高了当地果蔬的品质,各方面优越的条件让**县果蔬种植非常适应,且完全符合绿色果蔬的种植要求。 3.2 项目建设条件 3.2.1 资源优势分析 1、产量优势:****县是四川省椪柑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品质最优区,是农业部确定的十一种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中“长江上游柑桔带”的规划区。**县椪柑199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成为国优果品;2002年11月,四川省著名柑桔专家、省政府参事李仕鸿与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刘建军一道赞誉“**县椪柑甲天府”;2005年“****”牌**县椪柑获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银奖(本次水果评比最高奖)。奈维林娜脐橙2001年获四川省优质果品奖;龙. . 眼丰产、优质等均得到了省市领导和专家认可。首批建立的5000亩无公害椪柑生产基地,获得了农业部的认证。2012年水果面积达到12万亩,产量达到6万吨,产值达到14360万元。****县抓住向家坝建设的机遇,建设向家坝、溪洛渡电站的蔬菜后勤供应基地,以无公害为基础、绿色食品为目标,大力发展以大宗菜,反季节(大棚)为主的蔬菜。在大乘镇建设1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形成高山百里蔬菜畜牧长廊。面向在周围规划发展1万亩常年性商品蔬菜基地。2012年,全县蔬菜生产面积8.35万亩,产量9.43万吨,产值10080万元。主要分布在*******等乡镇。目前县内佛手瓜产业已初具规模。以无公害为基础、绿色食品为目标,大力发展大宗菜,高山蔬菜、反季节蔬菜,满足市场需要。以******、**县镇为重点,新发展蔬菜3万亩,到2015年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值1.6亿元。 3.2.2 品种优势 通过近几年的蔬果种植发展,以脐橙和龙眼(桂圆)为主打产品,已打开四川及部分省外市场,脐橙和龙眼(桂圆)已深受消费者的亲睐。为此,本县把脐橙和龙眼(桂圆)的种植面积上增多,技术上增强,服务上热情,销售上统一。
第四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4.1 项目建设地现状 4.1.1 缺乏大项目的支撑,投入不足,发展速度较慢 . . 由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势偏僻、山高坡陡,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无大工业企业作支撑,财政收入少,农民生活贫穷,自身投入严重不足。而长期以来,国家、省市对**县的投入很少,没有大的项目作支撑,建设标准低,质量不高,影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升级。 4.1.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品运出困难 全县农村道路建设缓慢,养护困难,导致运输难,种出的农产品无法迅速的运出山区,走向市场,制约了****县农业的发展。 4.1.3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市场意识与风险意识不够 目前,农民的文化水平仍普遍较低,他们缺乏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从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包装的能力;缺乏市场意识、品牌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缺乏科学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由于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和手段,农户信息不灵,市场不熟,不能对未来市场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在生产安排上往往彼此模仿,盲目跟从,导致市场供求失衡,生产效益低下。 4.1.4 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服务不足 由于过去的农业生产只重产量不重品质,重实用不重加工、销售与包装,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低,销售方法原始、销售人员缺乏等,致使农产品基本上以初级产品的状态进入消费领域,其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同时,由于相应的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销售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