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已知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
1、工程所在地区:忻州
2、河流平、断面
见附图1。
3、河流水位:
最高水位(频率P=1%)73m;最低水位(保证率P=97%)69.5m;常水位71m。
4、河水流量
最大流量630m3/s;最小流量550m3/s。
5、河流流速
最大流速2.40m/s;最小流速1.10m/s。
6、冰冻情况
无冰凌,无冰絮。
7、河流含沙量及漂浮物
最大含沙量0.65kg/m3;最小含沙量0.05kg/m3。
8、河宽
150m。
9、设计水量
8.5万m3/d
10、扬程
17m
11、设计任务
设计一座取水量为8.5m3/d的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二、河床取水构筑物设计计算
1、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由于主流离岸较远,岸边水深不足,选用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用自流管深入河心取水,
进水间与泵站合建,采用矩形结构。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示意图见附图2。
2、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1)取水头部形式选择
由于河面较宽,含沙量少,河流为通航河流,选择设计一个箱式取水头部,取水头部上
设固定标志,在常水位时通航船只能观察到,以避免船只碰撞。
(2)取水头部进水孔面积计算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流速在有冰絮时为:0.1-0.3m/s,无冰絮时为:0.2-0.6m/s,所
以设计中进水孔流速取0.2m/s。
2
27.82.075.0833.00330.10210mvKKQF
式中,Q——设计流量,m3/s。
K1——堵塞系数,采用0.75。
K2——栅条引起的面积减小系数,
833.01050502sbbK
b——栅条间净距,mm。
s——栅条厚度,mm。
v0——过栅允许流速,m/s。
进水孔设4个,设在两侧,每个进水孔面积:
2
0
067.2427.84mFf
进水孔尺寸采用:21192.112001600mmmmmHB
格栅尺寸为:mmmmHB13001700
进水孔总面积为:268.792.14m
实际进水孔流速为:smv/215.068.775.0833.00330.10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半采用0.05m-0.1m,设计采用0.1m。
根据航道要求,取水头部上缘距最枯水位深取1.2m,进水孔下缘距河床底高度取1.0m,
进水箱底部埋入河底下深1.2m。因此,取水头部设置在河流最小水深为3.70m处,此处与
进水间距离为68m。
取水头部的形式和尺寸见附图3和附图4。用隔墙分成两格,以便清洗和检修。头部周
围抛石,防治河床冲刷。
进水孔位置设置要求,侧面进水孔的下缘至少高出河床0.5m,设计取1.0m;上缘在最
枯水位时不小于0.3-0.5m,设计取1.30m。
(3)取水头部位置设置
取水头部设于河床主流神草除,以保证有足够的取水深度,根据取水头设计尺寸,取水
头最小水深不应小于3.3m。为防止头部被水流冲刷,头部基础设在河床以下1.2m,在冲刷
周围抛石加固。
3、自流管设计计算
自流管设置两条
每条自流管设计流量:smQ/516.02360024892503
自流管流速采用0.9m/s,则自流管管径:mvQD854.09.0516.044
采用管径DN800的铸铁管,管内实际流速:smv/906.08.0516.042
考虑到使用自流管后结垢及淤积情况,粗糙系数取0.016,自流管长度为68.0m。
自流管水力半径
mDR20.048.04
流速系数
80.4720.0016.0116161Rnc
水力坡度
00180.020.080.47906.02222Rcvi
自流管的沿程水头损失
milhy122.06800180.0
自流管上设喇叭进水口一个,焊接90°弯头一个,阀门一个,出口一个,区局部阻力
系数分别为:
喇叭管进口:2.01
弯头:96.02
阀门:1.03
出口:0.14
自流管局部损失:
mgvhj189.081.9906.0)0.11.096.02.0()(224321
正常工作时,自流管的总水头损失为:
mhjhyh311.0189.0122.0
自流管采用在河流高水位时单根重力流正向冲洗的方式。
4、进水间设计
进水间用隔墙分成进水室和吸水室,为便于清洗和检修,进水室用一道隔墙分成两部分,
吸水室用三道墙分成四部分。见附图5。
进水间隔墙上设连通管DN600,连通管上设阀门。
(1)吸水室下部进水孔上的格网采用平板格网。
平板格网的面积
2
211
1
50.135.051.075.04.00330.1mKKvQF
式中,Q——设计流量,m3/s
v1——过网流速,一般采用0.3-0.5m/s,不应大于0.5m/s。
K1——网似引起的面积减小系数
51.0)25(5)(22221dbbK
式中,b——网眼尺寸,mm,采用5mm。
d——网丝直径,mm,采用2mm。
K2——格网堵塞面积减小系数,一般为0.5。
——收缩系数,可采用0.64-0.8,取0.75。
每个格网的面积
2
1
1
375.34mFf
进水部分尺寸为B2×H2=1750mm×2500mm格网尺寸选为B×H=1880mm
×2630mm,型号为C13。
通过格网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10-0.15m,本次设计取0.15m。
(2)进水间平面尺寸见附图5。
(3)进水间高程计算。
进水间平台标高为
mhHHH80.7350.060.02100.7321
安全浪最高
进水室最低动水位标高为
河流最枯水位-冰盖厚度-取水头部进水格栅水头损失-自流管水头损失
69.400.3-0.1-0-50.69
m
吸水室最低水位标高为
进水室最低动水位-吸水室进水孔格网水头损失
m20.692.0-40.69
进水间井底标高
格网净高2.50m,其上缘应淹没在最低水位以下,取0.1m,共下缘应高出井底,
取0.5m,故进水间井底标高为
m10.665.01.050.2-20.69)(
进水间深度为
平台高度+室内与平台高差-井底标高
m00.810.66-30.080.73
一根自流管停止工作时校核:
当一根自流管清洗或检修停止工作时,另一个自流管按最低枯水位仍需要通过全部
流量的70%计,此时,管中的流速为
smDQv/44.18.014.37.0516.024422
自流管沿程水头损失
309.02.080.4744.16822yh
局部水头损失
mhj24.081.9244.1)0.11.096.02.0(2
一根自流管的总水头损失为
mhhhjy549.024.0309.0
,设计中取0.55m。
一根进水管时吸水室最低水位为:
m65.68)2.055.01.0(50.69
此时,吸水室中水深为:
m55.210.66-65.68
可满足水泵吸水要求。
(4)起吊设备计算
格网起吊重量计算
KpFfGP)(
式中,G——平板格网和钢绳重量,共约0.15t。
p——格网前后水位差所产生的压力,去水位差0.2m,则p=0.2t/m2。
F——每个格网的面积,m2
f——格网与导槽间的系数;
K——安全系数。
设计中取安全系数K为1.5,格网与导槽间的系数 f为0.44。
tP877.05.144.094.42.015.0)(
格栅(常水位时)起重量计算
KpFfGP)(
设计中取G约为0.2t,p=0.2t,f=0.44,K=1.5
tP30.05.144.021.21.02.0)(
格网起吊高度为
平台高度-格网下缘高度+格网高度+格网与平台最小距离+格网吊环高
10.280.250.22.6366.60-80.73
m
采用MD1-18型电动葫芦,起重量1t,起吊高度18m。
起吊架高度计算
平板格网高2.63m,格网吊环高0.25m,电动葫芦吊钩至工字梁下缘最小距离为
0.685m,格网至平台以上的距离取0.2m,平台标高为73.80m,起吊架工字梁下缘标高
应为
55.78685.025.063.220.030.78
5、取水泵房设计
取水泵房平面轴线尺寸见平面图,具体设计计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