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
3.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Ⅹ下神经节
颈、胸、腹腔脏器、咽喉粘膜
4.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脊束核 Ⅹ上神经节 硬脑膜、耳廓及外耳道皮肤
迷走神经走行
颈静脉孔 颈动脉鞘内 经锁骨下动脉前方 进入胸腔
肺根后方 形成肺丛、食管丛 向下集合成前干(左)和后干(右)
穿膈食管裂孔 腹腔
迷走神经分支
颈部分支
V1 V2
V3
2.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三叉神经运动核
V3
咀嚼肌,
鼓膜张肌, 二腹肌前腹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节
V1 眼神经 V2 上颌神经
V3 下颌神经
三叉神经的分支
额神经 V1 眼神经 Ophthalmic N. 鼻睫神经 泪腺神经
感觉性神经
眶下神经 颧神经 V2 上颌神经 Maxillary N. 上牙槽神经 感觉性神经 翼腭神经
内脏神经
Visceral N.
脑神经
顺 序 与 名 称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Cranial Nerves
I 嗅神经 II 视神经
动眼神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记忆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副神经舌下全。
脑神经的连脑部位
Ⅰ 端脑(嗅球)
Ⅱ 间脑(视交叉) Ⅲ 中脑(脚间窝) Ⅳ 中脑(下丘下方) Ⅴ 脑桥(脑桥基底与小脑中脚交界处) Ⅵ 脑桥(延髓脑桥沟) Ⅶ 脑桥(延髓脑桥沟) Ⅷ 脑桥(延髓脑桥沟) IX 延髓(橄榄后沟) Ⅹ 延髓(橄榄后沟)
Ⅺ 延髓(橄榄后沟)
Ⅻ 延髓(橄榄前方)
脑 神 经 进 出 颅 腔 部 位
Accessory N.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副神经核 (C1~5) 脊髓根
颈静脉孔
迷走神经 副神经
咽喉肌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经颈静脉孔出颅 绕颈内静脉向后外下 胸锁乳突肌深面
患侧瘫痪
后缘上、中1/3处浅出 斜方肌前缘中、下1/3处进入
XII 舌下神经 Hypoglosal N.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舌下神经核
V3 下颌神经
• 耳颞神经
• 颊神经
Mandibular N.
• 舌神经
• 下牙槽神经 • 咀嚼肌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鼓膜张肌神经
岩大神经 岩小神经
耳神经节
鼓索神经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下颌舌骨肌神经
三叉神经脑膜的分支
三叉神经分布范围
头面部皮肤, 眼眶、眼球, 鼻腔和鼻旁窦的粘膜, 口腔、牙及牙龈, 硬脑膜。
Ⅰ→筛孔 Ⅱ→视神经管 Ⅲ →眶上裂 Ⅳ →眶上裂 Ⅴ1→眶上裂 Ⅴ2→圆孔 Ⅴ3→卵圆孔 Ⅵ →眶上裂 Ⅶ →内耳门 Ⅷ →内耳门 Ⅸ →颈静脉孔 Ⅹ →颈静脉孔 Ⅺ →颈静脉孔 Ⅻ →舌下神经管
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后根 (感觉性) 前根 (运动性)
混合性
脊神经
耳颞神经
V3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 混合性神经 颊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咀嚼肌神经
滑车上神经
V1 眼神经
额神经 鼻睫神经 泪腺神经
颧神经
眶上神经 (眶上切迹)
Ophthalmic N.
泪腺
翼腭神经节
V2上颌神经
Maxillary N.
眶下神经
颧神经
上牙槽神经 翼腭神经
翼腭神经节
脑膜支 耳支 咽支
喉上神经 喉返神经
内支
颈心上支 颈心下支
外支 颈心支—心丛
胸部分支 支气管支--肺丛 前干 腹部分支 后干
胸心支
食管支--食管丛 胃前支 肝支 胃后支 腹腔支 胃前支 肝支 腹腔支
主要分支
• 喉上神经
内支
外支
• 喉返神经
喉上神经
内支
喉下神经
喉返神经
甲状腺全切术 结扎动脉,“上靠下离” 单侧损伤,患侧声带肌瘫痪,声音嘶哑; 双侧损伤,喉肌瘫痪,声门关闭,呼吸困难
4.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耳部皮肤、表情肌深感觉
面神经走行和分支
主 干 内耳门 内耳道 面 神 经 管
管内分支 岩大神经
镫骨肌神经 鼓索 颞支 颅外分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茎乳孔 穿腮腺实质
颈支
面神经管内分支
岩大神经
膝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破裂孔
岩大神经裂孔
翼管
岩深神经
翼管神经 翼腭神经节
鼓索
岩鼓裂
下泌涎核 耳神经节
控制腮腺分泌 疑核 支配茎突咽肌
耳神经节
3.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管理舌后1/3味觉 Ⅸ下神经节
4.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舌后1/3、咽、咽鼓管和鼓室 粘膜,颈动脉窦和小球 Ⅸ上神经节
5.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耳后皮肤
三叉神经脊束核
舌咽神经走行
颈静脉孔 颈内动、静脉间
弓形向前 舌骨舌肌内侧 舌根
• 前干
肝支
胃前支
胃后支 腹腔支
• 后干
特点:形成丛,伴随血管走行
【学习重点】
1.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和分支分布; 2.舌咽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和分支分布;
3.迷走神经纤维成分、走行和分支分布。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Copyright©ZhangJiankai’s Atelier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脑神经
(12pairs)
Cranial N.
脊神经
(31pairs)
Spinal N.
动眼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
滑车神经
上斜肌
展神经
外直肌
运动纤维: 动眼神经核 上支:上睑提肌、上直肌
下支:下直肌、下斜肌、内直肌 瞳孔开大肌
睫状肌 瞳孔括约肌
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副交感纤维) 动眼神经副核 交感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纤维 睫状神经节
XI 副神经
疑核 (延髓) 颅根
舌咽神经主要分支
舌支 咽支
鼓室神经 颈动脉窦支 扁桃体支 茎突咽肌支
鼓室神经 (鼓室小管下口)
(鼓室小管上口)
岩小神经
(岩小神经裂孔)
耳神经节
颈动脉窦支
Ⅹ迷走神经 Vagus N.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迷走神经背核 器官旁、内节
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 疑核 支配咽喉肌
舌下神经管
全部舌内肌和 大部分舌外肌
经舌下神经管出颅
颈内动脉、静脉之间 舌骨上方 弓形弯曲向前 舌骨舌肌表面 穿过颏舌肌 入舌
患侧舌肌瘫痪, 伸舌偏向患侧。
混合性神经:
Mixed Cranial Nerve
ⅤⅦⅨⅩ
Ⅴ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
1.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节
头面部皮肤, 鼻腔和鼻旁窦的粘膜, 口腔、牙及牙龈, 眶内、眼球、硬脑膜
躯体运动纤维 一般躯体运动:眼球外肌、舌肌 一般内脏运动:心肌、腺体和平滑肌 内脏运动纤维
(副交感神经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咀嚼肌、面肌、咽喉肌
(鳃弓演化)
脑神经的分类
根据所含神经纤维成分 及其传导神经冲动方向 分为3类:
感觉性神经:
ⅠⅡⅧ
运动性神经:
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神经:
ⅤⅦⅨⅩ
感觉性神经:
Purely Sensory Cranial Nerve
Spinal Nerves
分布范围、 功能、 传导神经冲动方向
成分、组成、性质
脑神经纤维成分(7种)
根据分布范围及其胚胎发生、功能、传导神经冲动方向
躯体感觉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 皮肤、肌、肌腱 和口、鼻腔大部分粘膜 特殊躯体感觉:视器、位听器 一般内脏感觉:头、颈、胸、腹的脏器 内脏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嗅觉、味觉
咀嚼肌, 鼓膜张肌, 腭帆张肌, 二腹肌前腹, 下颌舌骨肌。
三叉神经皮支的分布
V1
V2 V3
三叉神经痛
【学习重点】
1.12对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和性质分类; 2.单纯性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分支分布;
3.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和分支分布。
鼓膜张肌神经
岩大神经 岩小神经
耳神经节
鼓索神经 耳颞神经
舌神经
Vestibular N. Cochlear N.
蜗神经节
前庭神经核 蜗核 前庭神经节
运动性神经:
Primarily Motor Cranial Nerve
ⅢⅣⅥⅪⅫ
Ⅲ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 Ⅳ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Ⅵ 外展神经 Abducens N.
ⅠⅡⅧ
Ⅰ 嗅神经 Olfactory Nerve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嗅粘膜→筛孔 →嗅球
颅前窝骨折, 嗅觉障碍, 脑脊液鼻漏
Ⅱ 视神经 Optic Nerve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视网膜节细胞→视神经盘聚集 →巩膜筛板→视神经管→视交叉
Ⅷ 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N.
• 前庭神经 • 蜗神经
下牙槽神经
下颌舌骨肌神经
Ⅶ 面神经 Facial N.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面神经核
支配面部表情肌、颈阔肌、 蹬骨肌、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
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上泌涎核
翼腭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
控制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及鼻、腭粘膜腺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