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性的假设及其管理方式的选择
人性的假设及其管理方式的选择
“Y 理论”假设的管理特点:(1)管理者 要侧重于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 件,使工作变得丰富而具有挑战性,使员工 能发挥个人的潜能与才能。(2)管理者的职 能并不只是局限于指挥、控制和协调,而是 要为组织成员成长提供环境条件,帮助其 消除在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3)管 理方式主要是推行民主参入制度、目标管 理制度、提案制度以及制定发展计划等。 (4)在奖励制度方面分两类:一种是外在奖 励,即工资报酬、晋升等;一种是内在奖励,
即增长知识、精神鼓励等。 对其理论假设的评价:(1)“自动人”假
设产生于 20 世纪中期,它促进企业实行参 与决策、目标管理与弹性工时等管理措施,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2)“自动 人”假设强调人的成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对人性解放具有积极意义。(3)其在理论上 有一些不当之处,但一些管理主张仍值得 借鉴。
56 中国经贸导刊 009 年第 17 期
三、“自动人”假设即“自我实现人”假 设
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 1857 年提出的。认为人除了社会性需求外, 还有一种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发挥潜能 的欲望。麦格雷戈称之为 Y 理论。内容特 点:人并非都是懒惰的,要求工作是人的本 性;人因工作而变得成熟,有独立、自主的 倾向;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并没有根本 的冲突,有机会的话,他会把个人目标与组 织目标结合起来;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 发展,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便追求更高级 的需要。
而是重视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相协调,培养 员工之间的协调、归属感和安全感。(3)注 重 以 人 为 本 的 管 理 ,采 取“ 参 入 式 ”管 理 。 (4) 奖励制度:一是在实施控制和激励之 前,先了解员工的归属感及其社会需求的 满足程度;二是注重团体对个人的影响以 及团体奖励,培育集体精神,不主张个人奖 励。
四、“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理论的观点是:人不是单纯 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 可能是纯粹的“自动人”,而应该是因时、因 地、因各种情况变化而采取适当反应的“复 杂人”,这被称之为超 Y 理论,其特点是:人 不但复杂,而且变动很大;人的需求与组织 环境有关,而且处于不同的组织环境、地点 与时间,其需求也不相同;人可依自己的需 求、能力对不同的管理方式采取不同的反 应,没有一套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可能的管 理方法。 根据“复杂人”假设提出了“权变理 论”,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应根据内 外条件的变化而权宜应变,不存在一种普 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管理方法。(1)采用不 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根据工作性 质的不同,有组织的采取较固定的组织结 构,有的组织采取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 (2)管理者应该有权变的观点,从实际情况 出发做出灵活的行为反应;(3)既然人的需 要与动机各不相同,管理者采取的管理措 施应因人而异,不可搞“一刀切”。 对该理论的评价:(1)“复杂人”假设理 论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 变的管理思想,反对固定不变、千篇一律的 管理,该主张包含辩证法思想,对于我国各 企业管理方法与思想的改善具启发意义。 (2) 其理论局限性:一是过分强调个体差 异,忽视众多个体共性的一面;二是过分强 调管理方法的变化与灵活性,不利于组织 结构与规章制度保持其稳定性,也有否认 管理之一般性特征之嫌,因而也不利于管 理科学的发展。■ (王汉鹏,1986 年生,陕西安康人,四川 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行政 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何熙文,1986 年生,四 川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 方向: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 经营管理
人性的假设及其管理方式的选择
王汉鹏 何熙文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 动机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1957 年 美国的心理学家麦格雷戈用“X 理论”这一 名词归纳了经济人假设,其特点:大多数人 生来就是懒惰的,总想少干点工作;一般人 都没有什么雄心,不喜欢负责任,愿意被别 人指挥;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感性,对组织 (集体)目标不关心;缺乏自制力,易受他人 影响。 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管理主张: (1)管理重点就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完 成工作任务。(2)管理方式是专制型,管理 是少数人的行为,与其他人员无关,员工必 须服从管理,无须参入管理。(3)奖励制度 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即用金钱刺激 员工的积极性,用惩罚来对付员工的消极 怠工。 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经济人”假 设对于实施科学管理起到积极作用,但它 在本质上是为资本家剥削工人服务的:(1) “经济人”假设以享乐主义为哲学基础,认 为人们的一切工作行为都是为了获得经济 报酬而求得生存安全,这对人性的解释是 歪曲的。(2)以金钱为主的机械式的管理模 式,对员工实施压迫、命令、控制、奖惩等措 施实现组织目标,否定了人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自觉性和责任心。(3)该理论也 有科学管理的成分:改善了当时自由放任 的管理状态;有利于当时生产率的提高;推 动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科学管理制度的 建立;对现在科学管理的实践也具有较大 的借鉴作用。 二、“社会人”假设 提出“社会人”假设的是美国哈佛大学 的教授梅奥在霍桑试验的积极成果,“社会 人”假设的特点为:人的行为并不仅仅是为 了满足对金钱的需求,而是为了获得社会 性需求;比起组织给予的经济报酬,工人更 注重同事间的社会影响力;工人的工作效 率会随着上级对他们需求的满足程度而改 变。 该观点比起“经济人”假设的观点,无 疑是进了一大步,他强调人的社会性需求, 注意人际关系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其管理 观点是:(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 目标任务和满足员工的各项合理的需求。 (2)管理者的职能不只是计划、组织、控制,
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社会人”假 设从“重物轻人”的传统管理转向“以人为 本”的现代管理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推 动作用:(1)“社会人”假设强调满足成员的 社会性需求,注重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作 用,改善与上级的关系等。这些管理思想尽 管在当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家与工人 的雇佣关系,但对于缓和劳资矛盾,促进生 产发展起积极的作用。(2)提出了参入管理 制度,目的是提高效率追求利润,对现代管 理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3)该理论假设 也存在缺陷:一是否认了“经济人”假设对 管理的作用,忽视了员工的经济性需求,挫 伤了员工积极性;二是该说法偏重于非正 式组织理论研究,忽视了正式组织的作用; 三是该理论是一种依赖性的人性假设,对 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动机缺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