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二节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二节

第二节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运用资料,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出防灾减灾的主要途径。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说明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防御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水平3:能够运用资料,结合主要自然灾害,提出该自然灾害防御的主要措施。

水平4:能够运用资料,结合主要自然灾害,制定该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方案。

人地协调观:从人地协调角度评价防灾减灾措施。

综合思维: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分析防灾减灾措施。

区域认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制定防灾减灾措施。

地理实践力:能够进行防灾减灾措施的调查研究。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1.灾害监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1)许多国家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01灾前预警、灾时□02跟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

(2)我国建立了包括□03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空—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

2.灾害防御的工程性措施(1)手段:通过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直接接触,提高财物的□04抗灾性能等。

(2)我国建设减灾工程措施林业工程:“三北”防护林、长江□05中上游防护林等;河流堤坝:松花江下游、黄河□06下游和□07内蒙古(省区)段;环□08北京治沙区;重点抗震防灾城市;滑坡泥石流防御城市。

3.灾害防御的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是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09管理、公众减灾教育等。

1.判断正误。

(1)监测灾害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起不到作用。

(×)(2)防护林建设对自然灾害防御的意义重大。

(√)2.“三北”防护林的“三北”是指()A.东北、华北、河北B.华北、河北、陕北C.西北、华北、东北D.张北、京北、华北答案 C解析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各段防御灾害的方向存在差异。

3.我国建设堤防工程有效防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黄河重要的堤防工程为什么建设在下游?提示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夏季雨季汛期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加高加固黄河下游堤坝,可以控制黄河水的洪水径流。

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1.救灾准备:包括救灾□01物资和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1)救灾物资分为生活、□02救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

(2)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了救灾物资的□03到达时间。

2.灾中救援:指灾害发生后,相关救灾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灾民进行□04救护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05抢修,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灾后恢复(1)是指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开展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活动。

(2)意义: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增强抵抗□06未来灾害的能力。

(3)救助形式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1.判断正误。

(1)救灾物资是救助灾害的物质基础。

(√)(2)灾后重建也可以增强抵抗未来灾害的能力。

(√)2.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了救灾物资的()A.数量多少B.运输方式C.价值大小D.到达时间答案 D解析从最近的基地,采用最快的运送方式,追求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灾害现场,所以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了到达灾害现场的时间。

3.如果让你组织一支地震救援队,你需要的医用物品和救援装备有哪些?提示医用物品:医疗器械、外伤用药、消炎药、消毒液、防疫药品等;救援装备:探生仪器、破拆工具、顶升设备等。

三、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1.判断正误。

(1)地震发生了,无法跑出室外情况下最好躲在家里最大的房间中。

(×)(2)选择迟栽或早熟农作物品种,不能避防旱灾。

(×)2.台风发生时,在家的同学应当()A.不顾一切、快速跑出室外B.把家中贵重物品搬出来C.楼层较低可以从窗口跳下D.远离门窗等易碎易损物件答案 D解析台风来临时,室外风雨交加,不宜到室外,故A、B、C错误。

室外巨大风雨容易对门窗造成损毁,所以要远离门窗。

3.夏季天气炎热,小伙伴们多有到野外水中游泳的经历。

万一发生溺水情况,应该怎么办?提示如果是自己发现有不适状况,应当提前呼救;保持冷静,不可乱动消耗体力;尽量伸展开四肢,以防止抽筋;抓住救援的救生圈等物体;抱住粗大树干,防止下沉溺水等。

如果是他人有溺水迹象,可以抛掷救生圈等器具;向会游泳、有救生经验的人呼救;对救出水的人进行控水和人工呼吸等。

任务探究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日本东京地震防灾计划一直是以1923年发生的8级地震来制定的。

整个计划既包括地震体制、组织机构、信息收集、指挥通信和震害预测,又包括各项地震救灾对策。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京地震防灾计划”属于(双选)()A.救灾应急预案B.灾后恢复预案C.工程性防御措施D.非工程性防御措施(3)制定“东京地震防灾计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展示](1)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2)AD(3)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1.图解自然灾害监测系统2.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的区别凡是通过减灾规划、防灾法律、减灾管理及减灾教育等途径达到防灾减灾目的的防御,即□03非工程性防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世纪末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工程性防御的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故二者的区别就是“工程”,在于“软件”和“硬件”的差别。

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在工程性防御方面的举措是()A.1990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B.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C.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D.通过法规、管理和教育等多种方式,实现减灾(2)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属于()A.改变地表环境B.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C.改变财物等的特征,提高抗灾性能D.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科学思维自然灾害防御的基本方法第(1)题,我国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不仅仅在于成立机构、颁布规划,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减灾等非工程性措施。

第(2)题,建设格栅坝可以阻隔人员、物资与灾害体的相遇。

[答案](1)C(2)B提升运用能力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图中措施属灾害防御中的________性防御措施。

(2)防御此类灾害,你认为还可采取哪些非工程性措施?(3)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最典型,试从地质、地形、气候条件加以分析。

答案(1)工程(2)加强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公众的环保和防灾减灾意识等。

(3)西南地质:地处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地震频发,岩石破碎。

地形:山区地形起伏大,岩石风化严重。

气候:夏季多暴雨。

解析本图所示为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工程性防御措施。

滑坡、泥石流在我国西南地区因地势起伏大、降水季节性强、暴雨多发及地震影响,加上人们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不恰当的工程建设等,造成山体滑坡和山区泥石流灾害。

除了工程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和教育实现减灾等。

任务探究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读灾后恢复图,探究以下问题。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上相应的内容。

(2)为了更好实现灾中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应当提前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中央为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下拨中央财政资金,这属于救援形式中的________;各地号召干部职工每年拿出一日工资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这属于救援形式中的________。

[成果展示](1)目标1: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目标2: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2)救灾物资筹集和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建设(3)政府救济民间救济1.救灾准备2.灾中救援3.灾后恢复2018年10月11日,金沙江流经的川藏交界江达县波罗乡波公村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

13日中午,四川省民政厅接到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向四川紧急调拨救灾物资调令后,迅即安排四川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装运3 000顶帐篷、1万件棉大衣、2万床棉被发往金沙江山体滑坡堰塞湖灾害区域。

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这次救灾物资调出额最近的基地是()A.甲B.乙C.丙D.丁(2)救援这次地质灾害,还需要调配的救灾物资是()A.救生圈B.草料C.破拆工具D.雨具科学思维自然灾害救援和救助的基本方法第(1)题,川藏交界处的金沙江畔,距离最近的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是成都。

第(2)题,地质灾害会出现大量土石方堆积,清理这些土石需要破拆工具。

[答案](1)A(2)C提升运用能力2018年12月22日晚间印度尼西亚东部发生海啸。

印度尼西亚减灾局发言人苏托波表示,国家并未对由海底滑坡和火山活动引发的海啸制定预警措施。

实际上应急预案可以很好指导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救援救助。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灾中应急行动和对策的是()①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②对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③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④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B解析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状态,对水电气路等保护、对可能发生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而救济为灾害后进行的行为,故B项正确。

2.救灾应急预案()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②应急预案主要是在灾中应急中发挥作用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也毫无办法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C解析虽然自然灾害发生有着突发性,但是救灾预案不是一无所用的。

可以对救援各方都作出设想和要求,各方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在突发灾害中可以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所以C项正确。

任务探究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材料一图一为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材料二图二为洪水逃生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图一中的A、B、C是泥石流自救中跑的方向,请判断其中哪个方向是对的,哪个方向是错的?(2)当遭遇洪水时,应尽量地逃向________,登上坚固的屋顶、大树、________等。

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木制家具或木板、树干等________,尽量不要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洪水中的救助措施主要有哪些?[成果展示](1)往A、B方向跑是对的,往C方向跑是错的。

(2)高处山丘和高坡漂浮物(3)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常见的方式有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物品,根据水势和个人特点合理选择划船、游泳等方式救人;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是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