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第二章测试题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1~2题。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
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B.重庆
C.大庆D.海口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影响其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

第2题,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大量使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答案: 1.C 2.A
(原创题)新华网拉萨2010年1月7日电一项可提高太阳能光伏电站使用效率的“液流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及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在拉萨设立的试验示范点测试,该项目有望2010年在高原城市太阳能光伏电站中应用。

目前,西藏各类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的总容量超过9MW,西藏是全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应用面和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省区。

据此回答3~4题。

3.西藏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应用率最高、用途最广泛的省区。

下列有关其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藏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B.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C.西藏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西藏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4.下列有关太阳辐射能及其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的太阳能主要来自太阳活动
B.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地球上一切自然现象的发生,其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的能量就是耀斑爆发时突然出现的明亮斑块释放出的能量
解析:第3题,西藏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因此,西藏的太阳能资源丰富。

第4题,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其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答案: 3.D 4.B
5.(2011·安庆联考)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固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B.太阳辐射的能量由质量转化而来,所以太阳的质量一直处于消耗中
C.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到达地球,因而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D.太阳辐射能量大且集中,可以用其进行大规模商业性发电
解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其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该反应通过消耗质量来释放能量。

太阳辐射能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但对地球和人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虽然巨大,但其能量分散,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密度较小。

答案: B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下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

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对流层
7.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A.黑子B.耀斑
C.太阳风D.极光
解析:图中闪亮部分主要为色球层,其主要对应的太阳活动为耀斑。

答案: 6.A7.B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8~9题。

8.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
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9.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解析:第8题,由图可以看出,太阳黑子相对数越多,树木年轮宽度就越大,二者呈正相关。

第9题,此图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

答案:8.A9.A
(原创题)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黑子的观测数据显示,2009年是太阳黑子活动低值期,260天没有太阳黑子出现。

但是,在2009年12月的31天中有22天出现了太阳黑子,预示着太阳将进入一个新的活动周期。

据此回答10~12题。

10.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就是太阳表面颜色发黑的区域
B.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现象
C.太阳黑子的多少是反映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
D.太阳黑子活动低值期时,太阳色球层出现耀斑的次数也较少11.太阳进入一个新的活动周期后,强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会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
A.影响地球上固定电话、有线广播的通信质量
B.会诱发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
C.各地的夜空都会看见美丽的极光
D.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甚至产生“磁暴”现象
12.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生产、生活所用的能源大部分为太阳辐射能
B.耀斑爆发时,会导致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
C.黑子个数越多,降水越多
D.自然界的岩石风化等外力作用与太阳辐射有关
解析:第10题,太阳黑子的温度低于太阳表面其他的区域,所以才显得暗。

第11题,强烈的太阳活动会使太阳大气拋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影响地球磁场,从而使得地球上的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第12题,太阳黑子数的多少会影响到地球上降水量的多少,但不一定都是正相关。

答案:10.A11.D12.C
13.(2011·成都模拟)下列现象可能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是()
A.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现象
B.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C.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解析: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答案: C
二、综合题(共48分)
14.太阳是地面能源的源泉,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我国太阳能资源带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东部与全球总辐射量的对比图。

(1)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请分析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
(2)我国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请分析该地区太阳能资源贫乏的原因。

(6分)
(3)通过上述两题可知________、________等是影响太阳能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

(6分)
(4)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小?(6分)
答案:(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资源丰富。

(2)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而太阳能资源贫乏。

(3)地势高低天气特征
(4)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同纬度的世界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我国夏季则受夏季风影响,处于雨季,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大。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

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人类系统记
录的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于1996年开始。

材料二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分)
(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3个太阳活动峰年。

(3分)
(3)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6分)
(4)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

请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分)
答案:(1)光球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看起来比较黑,其实仅是暗一些
(2)2000
(3)耀斑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4)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传播到地球附近,会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信发生短暂的中断。

此外,电离层发生强烈扰动,从而使宇航员可能受到辐射伤害;电磁遥感测量在磁暴期间常常发生错误;电波路径发生位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产生误差;大磁暴使电网超载、造成输电线路中断;卫星衰老并过早陨落,星载电子仪器受到严重损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