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理论与实务》考纲11第十一章 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金融理论与实务》考纲11第十一章 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第十一章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第一节投资银行
1.识记:投资银行
答:投资银行是指经营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

证券承销
答:证券承销是指投资银行帮助证券发行人就发行证券进行策划,并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以筹集到发行人所需资金的业务活动。

该项业务是投资银行的主营及核心业务之一。

兼并
答:兼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实体形成新经济单位的交易活动。

收购
答:收购是指两家公司进行产权交易,由一家公司获得另一家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权以达到控制该公司的交易活动。

资产管理业务
答:投资银行开办资产管理业务,以受托人的身份根据与委托人(投资者)签订的相关资产委托管理的协议,为委托人的资产提供理财服务,依靠其专业能力为委托人控制风险,获取投资收益,从而使委托人实现资产的增值。

现金管理业务
答:现金管理业务是投资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其目的在于解决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因不得不持有大量现金资产而产生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即让企业在保持其金融资产足够流动性的前提条件下,将企业持有现金带来的机会成本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2.领会:⑴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
答:投资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中执行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取代的职能:
⑴媒介资金供需,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⑵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

⑶优化资源配置。

⑷促进产业集中。

⑵投资银行的各类业务
答:
3.应用:在次贷危机背景下,你怎样看待国际投资银行的发展前景
答:
第二节保险公司
1.识记:保险
答:从本质上来讲,保险是运用互助共济(大数法则)的原理,将个体面临的风险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根据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由群体来分担的一种经济行为。

我国的保险法对保险的表述为: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利益
答: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投保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它体现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投保标的之间的利害关系。

财产保险
答:广义上的财产保险,是指人身险以外的所有其他各种保险;狭义的财产保险,主要是对处在相对静止状态的有形资产的直接损失以及相关间接损失提供补偿的保险业务。

人身保险
答:人身保险是以人的身体或者生命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根据保障范围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

答: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责任保险
答: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者经过特别合同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2.领会:⑴保险的基本职能
答:保险的本质决定保险的职能。

分散风险、补偿损失是保险的基本职能。

⑵保险的基本原则
答:保险在经营中要坚持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损失补偿原则和近因原则。

⑴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利益,指的是被保险人对其所投保的标的所具有法律上认可的经济利益。

或者说,可保利益就是当保险标的被灾害事故破坏后,被保险人所遭受的损失或丧失的权益。

可保利益与被保险人的利益关系是:保险标的安全存在,被保险人的利益存在;保险标的遭遇灾害事故,被保险人遭受伤害或出现损失。

保险标的及其可保利益共同构成保险合同总体。

⑵最大诚信原则。

诚信一般是诚实可靠、坚守信誉,是签订各种经济合同的基础。

最大诚信作为保险的一项基本原则指的是保险双方当事人在实施保险行为过程中要诚实守信,不得隐瞒有关保险活动的任何重要事实。

特别要求被保险人必须主动向保险人陈述有关保险标的危险的重要事实。

⑶损失补偿原则。

损失补偿,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给予被保险人的补偿,只能使被保险人在经济上恢复到受损前的状态,而不允许被保险人通过索赔损失获得额外利益。

⑷近因原则。

保险所讲的近因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损失中起能动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并非是损失发生的时间早晚或空间远近的概念。

近因是一种活跃而有效的动因,它直接捉使某种事件产生后果,是诱发事件的主要原因或在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的因素。

⑶商业性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