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弈论结课论文——大学生活中的困境与突围

博弈论结课论文——大学生活中的困境与突围

是课上所说的“存在优势策略”。

(2)绝色美女困境:
受很多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学的影响,人们心目中恋爱组合的影像应是“帅哥+美女”,但是在校园里我们常常会看到“美女+野兽”、“帅哥+恐龙”的恋人组合,为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绝色美女被冷落并非特例,她们的条件比别人好,却没人追求。

这种现象的发生根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对绝色美女有好感的优秀男生会想:这么美的女孩一定有很高的门槛,自己与其受人家的拒绝后没人要,不如在自己喜欢的女孩中去选择。

而野兽们自己没人追求,也就没有受到拒绝后损失的成本机会,他会一心一意、锲而不舍的放手去追那朵“鲜花”,如果追到则其收益无穷大;而如果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

所以“美女+野兽”的组合也就合情合理了,而“帅哥+恐龙”的原因也是如此。

解决“绝色美女困境”的方法就是:假如很多人都对一个特定环境里德绝色美女展开攻势,你放弃是一种优势策略。

但当别人都群体冷落这位美女的时候,你就应该勇敢地去追求。

当然,这需要很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博弈论在高校考试中的应用——混合策略博弈与完全静态博弈研究对象:学校,学生群体(区分为优秀生与差等生)——分析舞弊者与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监考老师;其中学生与学校的博弈为混合策略博弈,而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博弈为完全静态博弈。

相互关系:大学生与高校的博弈
A、大学生与高校的博弈分析:
1、事实说明:学生参加考试,其作弊行为发生与否,与高校的考试制度息息相关,而考试制度的直接表现者为监考老师,所以本博弈分析,将高校具体为监考老师,即考察学生与老师的博弈分析,而且该博弈用到的信息均为深大目前的考试制度信息。

2、学生与监考老师的博弈分析模型(此博弈为混合策略博弈)。

假设:老师和学生都是理性人,二者在决策的过程中不会考虑道德成本,而且只要老师监考尽职,学生舞弊行为一定被发现。

(1)支付矩阵的构建。

假设以下参数:
①监考老师认真监考的成本 B1;认真监考的收益 A1
②不认真监考的成本 C2,监考老师不认真监考的收益 R2
③学生诚信考试的收益 C1。

④学生舞弊考试的收益 G2;学生舞弊的成本 M
(3)均衡意义:①由于学生的作弊概率与老师认真监考的成本B1 和不认真监考的收益 R2 成正比,与老师认真监考的收益A1 和不认真监考的成本 C2 成反比,而在现实学校生活中,老师认真监考的
收益很小,而不认真监考的成本也很小,在上述两种背景下,P 会变的很大。

因此在当前对监考老师的奖惩制度以及老师的全程负责制度会使得 P 变的很大,这样层出不穷的作弊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②老师不认真监考的概率 Q 与 GI 和 M成正比,而对于大多数舞弊者来说,他们诚信考试所获得的收益是很小很小的,又当前对作弊惩罚措施比较弱,使得 M比较小,这样 Q 就比较小:又 Q 与 G2 成反比,而在学校的制度中,将考试不及格与奖学金的评选,社团部长的竞选资格等联系在一起,就使得 G2 非常大,这样使得 Q 比较小。

因此在对学生不及格的一些过重惩罚措施和对舞弊者惩罚的过
轻处理,使得老师不认真监考的概率很小,这样就为学生作弊创造了条件。

B、舞弊者与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博弈分析
1.舞弊者在大学生群体缺乏诚信的环境下进行的博弈模型(此博弈为完全静态博弈)。

(1)支付矩阵的构造,假设以下参数:只有 A,B 两个学生,两人都处在诚信缺乏的学生环境中。

A,B 在考试中都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诚信,二是舞弊,二者关系为完全静态博弈,可以直接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①在失信的环境下两人都诚信得到的支付是 0。

②两人都舞弊,能从中获利,所以得到的支付是 10。

③A守信,B 舞弊,B 可以得到 10 个支付,而 A损失 5 个。

④A舞弊,B 诚信,A可以得到 10 个支付,而 B 损失 5 个支付。

(2)纳什均衡解的确定。

在此模型下不论其他人是诚信还是失信,选择失信总归是最有利的,所以这个模型的纳什均衡解为(10,10),即双方都失信。

三:博弈论在奖学金制度即期末量化分上的应用——斗鸡博弈让班长加分的博弈可以用斗鸡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

试想有两只实力相当的斗鸡狭路相逢,每只斗鸡都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进攻,一是退下来。

如果斗鸡甲退下来,而斗鸡乙没有退,那么乙获得胜利,甲则很丢面子;如果乙也退下来,则双方打个平手;如果甲没退,而乙退下去,那么甲则胜利,乙失败;如果两只斗鸡都前进,那么将会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斗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去,而自己不退。

但是这种追求却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

不妨假设两只斗鸡均选择前进,结果两败俱伤,这时两者的收益是—2个单位,也就是损失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一方后退,前进的斗鸡获得一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斗鸡获得—1的收益即损失1个单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两者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收益即损失1个单位。

两者收益的具体博弈矩阵如下图所示;斗鸡博弈的收益矩阵
由此看来,斗鸡博弈描述的便是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

如果你是一位即将参与评奖评优的班级成员,那么你与班长之间所进行的最为惊心动魄的博弈,一定是围绕量化分展开的。

两只斗鸡在黑板前迎头相遇。

首先,作为成员,如果想要班长给你加分,那么就必须主动提出来。

你不提,班长不会主动给你加分,用什么博弈招数都没用了。

在向班长要求加量化分时,除了把加分的理由一条一条摆出来,详细说明你为班级做了什么贡献而应该提高分数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确定自己提出的加分数额。

你提出的数额,应该超出你自己觉得应该得到的数额。

注意,关键是“超过”。

鉴于你与班长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这就是需要勇气,事先一定要对着镜子,好好练习一下这个“超过”的数额。

这样见了班长就不会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了。

一般位于不再奖学金评选之列的大多数同学向班长提分数,提的数额都不多。

但是这种低数额的要求对他们有害无益。

提的数额越低,在班长眼里的价值也就越低。

同样的道理,标价过低的东西,比标价过高的东西更容易把买主吓跑。

反过来,如果提的数额合理而且略高一些,会促使班长重新考虑你的价值,对你的工作和贡献做更公正的评价。

你就是得不到要求的数额,班长以后也可能对你更好,比如有活动会推荐你参加等。

他改变了看你的视角,了解的更清楚,所以会对你刮目相看。

其实,在你和班长之间形成的博弈对局中,班长会综合对你的能
力和价值的了解,判断出该给你加分的幅度,并以此作为讨价还价的依据。

如果你的理由充分,又有事实根据,可能跟班长对你的看法有出入,发生心理学的所谓“认知不一致”。

班长会设法协调一下这种不一致。

但是,如果你把这种“认知不一致”暴露出来,在加分的博弈中你就会处于下风,因为他一直抱着成见。

这就是斗鸡博弈中如何避免两败俱伤,而自己争取利益的智慧,面临此类问题时,在需要勇气的前提下,更需要试探和揣摩的策略。

结束语:
首先,感谢老师在博弈论课堂上给予我的帮助,您讲到的生动事例使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大的触动,最终在结课之时形成了这篇文章,并为博弈论在应用中的强大力量所深深震撼。

再者,本文侧重于博弈论中对现象的阐述和理解,是定性的分析,而在定量的分析和运算方面有很大的欠缺,在此想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来进一步学习博弈论方面的知识,顺着老师在课上的指引深入地研究博弈论的理念和思想,以后对博弈论能够形成独到的见解而不是简单的评说。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
管理学院
09级工商管理专业
学生:何倩卉
学号:20091458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