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广州市英东中学创建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自评报告办学概况广州市英东中学是由霍英东基金会策划并出资,由番禺南沙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举办,按广东省一级学校标准兴建的一所国际化学校。
霍英东先生为名誉董事长,霍震寰先生为董事长,霍启刚先生为学校管理委员会主席。
学校于2002年8月奠基,2004年5月全面竣工,2004年9月正式开学。
学校位于广州南沙海滨新城东南部,依山临海,方圆60公里路网覆盖珠江三角洲14个主要大中城市,循水路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
学校占地面积12678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9300平方米,校内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楼、综合图书楼、多媒体报告厅、室内体育馆、艺术中心等,建筑兼备民族特色和欧陆风情,体现中西合璧风格;学生宿舍明亮宽敞,有空调及冷热水;校内建有400米标准塑胶环型跑道、国际标准天然草足球场、网球场、标准游泳池等,运动休憩场所充足。
学校布局合理,品位高雅,是学习、工作、生活的理想学府。
学校拥有超省一级标准的现代化教学硬件和雄厚的师资队伍,实行专家治校、名师执教。
学校从全国选聘具有重点师范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骨干教师,同时选聘外籍专家学者,组建了一支教学理念先进、管理经验丰富、专业基础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爱国、立德、求知、务实”为校训,积极寻求与香港及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努力创设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教育平台,构建国际化办学体系,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协调和谐、生动活泼发展为育人理念,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培养“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
学校最大容量为24班,首期创立初中部,逐步开办高中部,实行小班教学,以每班35人为标准,最小班额20人,最大班额不超过40人。
目前,我校共有30个教学班,学生910人,在职教职员工212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23人,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79人。
学校坚持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目前,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形成了敬业、爱生、协作、奉献的教风,学校形成了立志、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力求给师生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辛勤耕耘换来了较好的成果,近三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成果凸现。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情况、特色和成绩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一)成立创建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安全责任。
1、学校领导班子对于创建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工作高度重视,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事实日程,成立了由学校校长为组长的“广州市英东中学创建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规划、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多次召开了专门的创建会议,学习有关创建要求,认真细致地研究了评估指标体系,布置各项工作任务,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突出的问题,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为创建工作提供了保障。
2、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安全责任。
结合创建工作的要求,将创建工作分解到岗位和个人,具体把全校安全文明管理规划分为七大组:一是交通安全组,由德育处和学校巡查队负责;二是饮食卫生防疫安全组,由总务处和校医室负责;三是设施设备安全组(包括用水、用电、消防、防盗、校舍安全等)由总务处负责;四是教学活动安全组(包括体育活动、学科实验操作、综合实践活动等),由教务处负责;五是校园及周边安全组(包括防盗、防社会不法分子干扰等),由学校巡查队负责;六是安全法制宣传教育,由学校办公室负责;七是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组,由由教务处负责。
(二)健全制度,规范学校安全文明管理。
1、建立完善的安全文明管理制度。
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我校不断地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广州市英东中学安全教育制度》、《巡查队安全管理制度》、《物资保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消防安全制度》、《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广州市英东中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安全制度》、《关于用电安全的管理制度》、《关于师生疫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广州市英东中学安全公约》等。
2、建立各种安全应急预案。
为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制定了各种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火灾应急预案》、《食品中毒应急预案》、《传染病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台风、地震、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校内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应急预案》、《校外活动安全应急预案》、《停水、停电应急预案》、《突如其来的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等,并组织学生进行了如消防、防火、楼梯等各类安全自救自护能力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安全自救自护基本知识。
多年来,我校无突发性群体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校园安定有序。
3、建立定期安检及时除患的工作制度。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检查工作原则,建立校园安全检查制度,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领导下,每月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消除校园及周边各种不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
二、加大安全经费投入,为创建提供物质条件自建校以来,在原有安全设施设备到位的情况下,又先后在学校安装监控系统,在教职员工宿舍安装防盗网,在重要场室安装防盗门窗等防盗系统。
近几年,学校投入到安全文明工作方面的款项约35万元,建立了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系统,为学校安全文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的物质条件。
三、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师生安全文明行为(一)加强对学生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学生安全行为。
1、进出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外来人员进出校园的管理,对外来人员进行来访询问、登记管理及指引,杜绝外来人员来校滋事;在校园里禁止任何车辆的通行。
2、上课前、课间活动安全管理。
值日老师在各楼层的楼梯附近和走廊、厕所等地方来回巡视,及时制止学生追逐打闹、攀爬护墙和栏杆,预防课间安全事故发生。
3、出操、集会安全管理,要求各班学生必须在课室门口集中列好队伍,由各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带队出发,楼层值日教师在楼梯口维持秩序,指挥、疏导人群,预防集会、出操安全事故的发生。
4、体育课安全管理,做好热身和预备,做好运动安全的预防措施。
使用体育设备设施前必须进行检查,说明使用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杜绝体育课安全事故发生。
5、实验课安全管理,配备专职实验员、与上课的科任老师一起负责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预防学生在实验时发生实验安全事故。
(二)开展各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文明意识。
1、将安全文明教育内容纳入常规教育任务。
学校教务处根据国家、地方课程的安排,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设置了与安全文明相关课程、安排课时、分配教师落实教学任务。
例如:结合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特点,由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给学生上心理健康知识课。
2、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安全,文明教育初一新生为了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习惯,开展了《迈好中学第一步》为主题的学前教育,系统地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广州市英东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广州市英东中学安全教育制度》以及《广州市英东中学安全公约》,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各班级召开了“诚信做人”的主题班会,形成了“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此外,美术课在各年级举办“文明校园”专题漫画作品比赛;历史课布置收集古今中外“文明礼貌”和“礼仪之邦”历史典故的作业;体育科组结合体育活动开展“做文明队员、做文明观众”教育。
语文课开展“文明中学生、文明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信息技术可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3、大力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氛围我校经常利用升旗仪式、教职员工大会、黑板报、宣传栏、网络、专题教育、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各种安全文明、爱国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团委、学生会则发挥校园广播作用,通过每周校园广播,大力表扬、宣传、校园文明学生,文明行为,批评、教育校园的不良行为和现象。
4、举办各种安全、文明专题讲座。
例如:请派出所的领导兼任法制副校长,举办法制知识讲座和禁毒专题讲座;在学期初或学期末清交警来校举办交通安全讲座;并召开了文明礼貌、拒绝邪教崇尚科学、诚信做人等等的主题班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活动,学生安全文明意识大大加强了。
几年来,学校犯罪率为零,无非正常死亡责任事故。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教师的“学高”和“身正”作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1、培养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广州、南沙区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学习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取得了B级心理辅导岗位资格证书,开展指导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并把《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中。
在心理辅导教师的组织下,学校建立学生心理辅导室,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及出版心理健康专题宣传,多次开办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时了解和化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引导学生走出困惑,立志成才,健康成长。
2、组织老师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学习,提高老师的安全文明意识。
利用教职员工例会时间,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职工依法从教的水平,提高教师安全防范意识,使教职工在学法、守法、用法方面做到为人师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从小事着手,以实际行为影响、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校长明确提出,教师要从日常教学中各个的细微言行上做好表率,引导学生养成文明有礼的习惯。
要求教师上课进入课室时,要提前主动向同学们问好;下课是主动与学生说再见;与学生谈话、做思想工作时要注意的语气和用语;,以正面教育为主;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要使用“请”、“谢谢”等文明礼貌用语;当有学生打招呼问好时,老师要积极、愉快、有礼貌的回应等。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教师“学高为师”和“身正为范”的作用。
几年来,我校教师师德活动开展正常。
敬业精神好,有良好的师表形象,无违法违纪、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安全网络,全方位为确保校园安全1、与交警部门相互配合,整治、疏导学校附近的交通,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2、虎门边防派出所副所长、我校法制副校长王杨春先生每学期都会抽时间来学校给全校师生上法制教育课,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
3、与派出所、附近设区民警中心联系,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在我校门卫处设立了治安联防点,安装了治安摄像机器,联防队每天都有队员在学校门口附近执勤、巡逻。
4、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每学期召开多次家长会,通过宣传、书信、校讯通、电话访问、家访、填写家庭联系表格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将安全文明带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