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彩的光知识点总结

多彩的光知识点总结

《多彩的光》知识点总结
总结人:汪老师
总结日期:2015年1月26日
1、光源:
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待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一种物理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
(3)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

注: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一样,与小孔的形状五无关,可以有缩小的、放大的和等大的像。

(4)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的速度小。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一部份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

所有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
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
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光路图:
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NO 入射角:∠i
反射角:∠r
(3)光的反射定律:共面,异侧,等角
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统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注: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
(4)反射分类:
镜面反射: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能把平行的光线也沿平行的方向反射出去。

漫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都很粗糙,存在许多微笑的凹凸不平,平行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注: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成像特点:等大、对称的虚像
应用: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2、利用平面镜
成像。

4、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如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
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空气中的角总是大角。

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便弯折了、海市蜃楼、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在水中的位置变浅了、游泳者从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5、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1)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2)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无色的通明体能透过所有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白色物体反色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6、透镜
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又称为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又称为发散透镜。

通过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

(2)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

(3)射向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通过凹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向外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

(2)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

(3)射向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像倒,虚像正;焦点内外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7、眼睛与视力校正
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成像原理: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常人的眼睛:近处和远处的物理都可以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

远视眼: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

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