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几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几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几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2001年经济危机发生后,以互联网、新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经济泡沫覆灭。

随着美国生产力的恢复,房地产、汽车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产量剧增。

产能过剩与人民消费水平的矛盾,于是开始从金融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措施促使人们提前消费,预支消费。

希望房地产等实体经济领域的产能够通过金融发挥资源重新配置的作用,通过金融信用和债务关系创造的社会需求来解决过剩的产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美国12次调整利率,使得消费者还贷压力加重,最终无力偿还,产生逆向连锁反应,导致金融业出现危机。

因此,解决消费需求同产能过剩的矛盾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其归根结底就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间的矛盾。

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种事物内部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影响制约和相互合作关系。

中国的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广泛参与世界经济合作,这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的实体经济,金融各方面联系愈加紧密,把自由市场经济所拥有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等消极因素扩大到全球范围,哪一个国家发生经济危机,便很快会波及到全球各国。

从实体经济看,2004年至2006年,中国出口点GDP的比重从30.7%增加到36.8%。

而美国、欧盟、日本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国,2001~200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21%。

主要产品为建材,纺织类等产品,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后,房地产业等社会实体经济日益萧条,使中国钢材出口大幅受阻,中国国内出现了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大量企业经营形势窘迫。

从金融方面来看,美元连续多年大幅贬值,自国家2005年4月实行汇率改革后,人民币从2005年汇改前对美
元的8.27变成了今天的6.39.手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大量的境外投资涌入中国,在国内通胀大趋势之下,推动了整个工业原料、人工、仓储、销售、管理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

使国内生产成本日益增加,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直接使出口产品的结汇收入转化为人民币遭受损失,利润锐减。

总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是由其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其周期性是必然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中国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

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上比其他国家更具优越性,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不断完善,将有效缓解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