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专题特征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其渊源可以溯及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以及西欧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其间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全球扩张,一方面把世界上的落后国家与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另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播到落后国家和地区,客观上促进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究其根源和实质而言,是资本主义的扩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通过倾销商品与掠夺原料、输出资本、操控国际市场价格等手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压榨。
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
二、知识结构1、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起源(1)原因: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与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2)方式:商贸往来(3)表现: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贸易扩大;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出现;(4)影响: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中国引入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等作物品种。
2、19世纪中期:世界经济一体化起步(1)原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扩张;(2)方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3)表现:机器生产方式确立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资本主义市场扩大;(4)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近代工业出现。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强(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2)方式:资本输出;(3)表现: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
(4)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1)原因:新技术革命的推动;美苏“冷战”的结束;(2)方式:经济体制的趋同;(3)表现: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4)影响: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三、重点问题分析(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市场发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市场发达的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市场。
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本主义通过侵略开辟了一定的市场。
工业革命既是市场扩大的需要,又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19世纪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严重依赖世界市场。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通过加强国家资本输出、私人资本对外投资、建立跨国公司等手段占领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同时抬高技术产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和原料价格,恶化第三世界国家的对外贸易条件,继续操纵、控制国际市场。
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世界市场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衰状况也决定于市场,英美两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就是明证。
总之,离开了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就无法生存,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国内市场,又需要世界的市场。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确立: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央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英国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二战后初期到50年代)。
(1)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被削弱。
(2)确立: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3、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1)原因: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2)多极化: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建立起来,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4、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向纵深方向发展,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苏联等东欧国家改革失败;美、日、西欧争夺“势力范围”和经济主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在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四、巩固练习1、下列能够反映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主要途径的活动是:①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②荷兰在亚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③英国对印度居民进行经济剥削和野蛮掠夺④英法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A、自然经济不足以抵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B、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当时所有其他社会制度C、资产阶级要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广到世界各地D、廉价的商品必然会征服各民族的仇解心理3、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方式较前相比,最大不同是A、暴力基础上分开B、商品输出,军事征服C、资本输出、瓜分狂潮D、将其拒入战争轨道4、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全球展开扩张活动,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突出表现是A、1825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B、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建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6、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B、根本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失去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各国建立D、亚非拉广大地区域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7、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从本质上说是为了A、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B、进行资本原始积累C、进行资本输出D、建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8、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A、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最早成为“世界工厂”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总产值开始跃居世界第一位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了经济霸主地位D、二战后七十年代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9、下列关于欧共体和欧佩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区域性的经济集团B、都有效地遏制了一些大国对本地区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C、都有利于增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D、都是西欧国家为恢复持续发展经济面建立的10、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速的根源是A、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B、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C、联合国职能的加强D、世界各国经济差距缩小11、国际经济的秩序的存在拉大的了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差距,这一差距中最主要是A、经济力量的差距B、军事力量的差距C、科技水平的差距D、发展模式的差距12、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C、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D、自由竞争取代宏观调控13、1989年亚太经全组织成立;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诞生。
这些表明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形势总体趋向缓和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14、我国某遗址考古现场发掘物品中有一瓷质烟斗,据此判断该遗址年代A、不早于汉朝B、不早于唐朝C、不早于宋朝D、不早于明朝15、鸦片战争后,中国丝茶业通过通商口岸大量出口,其客观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使中国关税收入大增B、使农民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使清政府的贸易递差得到扭转D、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16、下列各项不能反映通商口岸成为“传统中国接触外部世界和面向文明的前沿地带”的是A、外商企业设立B、西方工业品输入C、教会学校兴建D、京师大学堂创办17、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外不平等条约和19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更广B、索取中国赔款数额更多C、攫取输出资本的权力D、开放口岸深入腹地18、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有①世界各国经济有机联系起来②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③各地区经济的区域性消退④经济管理制度日益国际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9、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表现在①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②缩小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③导致经济大国发展不平衡加剧④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0、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是因为A、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起决定作用B、可以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C、可以促进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可以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经济优势互补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90年代,洋布代替土布的日益扩展,手织业受到的打击在不少地方已十分严重。
“迄今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许多地区的广大农民,不仅放弃了纺纱,而且也放弃了织布,他们的穿衣不再靠自给,而是依赖市场变为洋布的买主,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家庭手织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新编中国清代史——经济史》材料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如他所有的经济活动,“完全是极卑鄙的利益驱使。
”外交大臣维特揭示列强夺路权的奥秘时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力方法之一是将铁路建筑权抓在手里。
”——周积明著《最初的纪元》请回答:(1)据材料一,洋货充斥中国市场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2)据材料二,列强为何要“资本输出”?除修筑铁路外,还有哪几种资本输出的方式?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3)据上述材料,列强经济侵略方式有何变化?为什么?22、概述二战后世界市场问题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的重要意义。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如何对待世界市场问题?专题十四参考答案1、D2、D3、C4、A5、B6、C7、C8、B9、D 10、A 11、C 12、D 13、D 14、D 15、B 16、D 17、C 18、C 19、C 20、D21、(1)原因:洋货价廉物美和列强在华享有许多特权。
危害: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农民、手工业者大批破产、失业,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原因:“完全是极卑鄙的利益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