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第四章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4.1概述 4.2摩擦轮传动 4.3挠性传动 4.4摩擦型和固定型传动 4.5带的张紧与维护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4.1 概述
摩擦轮传动和大多数挠性传动都是借助于摩擦力来传递 运动和转矩的,所不同的是摩擦轮传动靠成对的摩擦轮直 接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传递运动,而挠性传动是依靠中间挠 性件(如皮带、线绳等)间接传递运动。
v1 v2 100%
v1 ——弹性滑动率
摩擦轮传动比
i n1 D2
n2 (1)D1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弹性滑动与打滑
打滑是由于过载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全面 滑动。
打滑可以避免, 弹性滑动不能避免,但可以减轻。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弹性滑动对传动的影响
传动速度损失 功率损失 传动精度降低 减轻弹性滑动的措施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2)传动平稳,工作时噪音小。 (3)调节速比方便,易实现无级变速。 (4)过载时能自动相对滑动,可保护零件不致损坏。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的主要缺点是: (1)不宜传动较大的转矩,因此时要求有相当大的压紧力, 会增加传动件的负荷。 (2)不易获得准确的传动比,因而传动精度低。 (3)承载能力较低,摩擦传轮传动动和挠件性传易动 磨损。 (4)传动效率低。
挠性传动的分类
啮合型挠性传动
特点是可以避免打滑,传动比较准确,但链传动由于瞬时 传动比变化不宜用于精密传动。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4.1 带传动概述 一、摩擦型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带传动的组成: 1、主动轮 2、从动轮 3、传送带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特点:
1 传动带具有挠性和弹性,可吸收振动和缓和冲击, 使传动平稳、噪音小,
帘布结构
包布层 顶胶层 抗拉层 底胶层
线绳结构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二 、普通V带的型号和基本尺寸
普通V带分为Y、Z、A、B、C、D、E七种型号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的计算
F 0 预张紧力 、紧边、松边、
Ft F1F2 带传动摩的擦轮传有动和挠效性传动拉力(圆周力)
传动比的计算
无相对滑动时,名义传动比 i n1 D2 n2 D1
通常带轮转角不超过300°;如挠性件可多层缠绕或 采用钢丝并排缠绕,则轮的转角可超过360°。但因 挠性带绕层增加会使传动比变化。 (3)如将挠性带一端固定在带轮上,而另一端固定在导轨的 运动件上,则可实现运动规律和方式的改变,用于变 速比传动。 (4)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摩动擦轮,传动和结挠性构传动简单,成本低。
3、结构简单,
4、中心距大。
平带传动
2、优点:1)有过载保护作用
2)有缓冲吸振作用
3)运行平稳无噪音
4)适于远距离传动(amax=15m) 5)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
缺点:1)有弹性滑动使传动比i不恒定
2)张紧力较大(与啮合传动相比)轴上压力较大
3)结构尺寸较大、不紧凑
4)打滑,使带寿命较短
5)带与带轮间会产生摩擦放电现摩象擦轮,传不动和适挠性宜传动高温、易燃、易爆的场
2 当过载时,传动带与带轮之间可发生相对滑动而不 损伤其它零件,保护作用,
3 适合于主、从动轴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4 由于有弹性滑动的存在,故不能保证固定的传动 比,
5 由于需要施加张紧力,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压轴力, 使轴和轴承受力较大。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二 、传动带的类型
平带 、 V带、特殊带
1 、摩擦力比较
平带: Ff fNfQ
V带:
F
f
f
Q
f
sin0
Q
2
f
sin
f 0
2
式中: f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
f′—V带轮当量摩擦摩轮传动擦和挠性系传动 数
2 、 传动带的型式
普通V带
宽V带
窄V带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联组V带
3 、 传动带的应用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4.2 V带的结构、型号和基本尺寸 一、 V带的结构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4.2摩擦轮传动
定速比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变速比
挠性传动——依靠摩擦力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挠性传动——依靠啮合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圆锥形摩擦轮压力计算
Fn
2KT2 fDm2
KT2
f(Lb2)sin2
b-两轮接触锥面长度
2 从动轮半锥顶角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4.2 摩擦轮传动
有相对滑动时,实际传动比
选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制造轮面。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定速比摩擦轮传动计算—— 圆锥摩擦轮传动比
12 90
i
n1 n2
sin2 sin1
tan2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变速比摩擦轮传动装置
i12max
1 R2max
R 2min
1
i12min
1 R2min
R 2max
1
i12max 2maxR2max
i12min
R 2min 2min
变速范围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菌形摩擦无级变速器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r1
Rsin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4.3 挠性件传动
1、传动原理——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带作 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轮接触面间产生摩擦 力来传递运动与动力
挠性件传动特点:
1、靠摩擦或啮合传动,
2、传递运动或动力,
Fn
K
2T2 fD2
对于传动精度有要求时,K=2~3;
对于小功率传动K=1.25~1.75。
Fn
2KT2 fDm2
KT2
f
(L
b ) sin 2
2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b——两轮接触锥面长度; d2——从动轮半锥顶角。
定速比摩擦轮传动计算—— 圆柱摩擦轮传动比
弹性滑动:轮面材料切向弹
性变形引起的 相对滑动。
合。
普通V带传动
链传动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挠性传动的分类
摩擦型挠性传动
优点是传动结构简 单,传动平稳,且 挠性传动件具有缓 冲和减振作用,缺 点是存在相对滑动, 传动比不够准确。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挠性传动的分类
固定型挠性传动
特点是: (1)挠性带与传动轮不会发生打滑,传动准确。 (2)挠性带有长度限制,使传动轮的转动范围受到限制,
一、传动的工作原理 Fn——法向压紧力 摩擦系数为f Ff=fFn Ft——工作圆周力
Tf——摩擦力fFn作用于从动轮上产生的力矩 T2——从动轮的转矩
摩擦轮传动和挠性传动
Tf
fFn
D2 2
T2
Fn
2T2 fD2
D2——从动轮的直径; f——轮面材料摩擦系数。
K——避免打滑和载荷不稳定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