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密机械行业设计基础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精密机械行业设计基础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3、有效拉力 : 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差为:
F1 F2 Ft
Ft即为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有效圆周力,称为有效拉 力
4、有效圆周力Ft、带速v、和传递功率P之间 的关系为:
p Ftv 1000
松、紧两边拉力的变化关系为:
所以
F1 F0 F0 F2
F1 F2 2F0
可得
F1
F 0
Ft 2
带处轮于轮同槽一的位Ld 基置准宽度:位置与所配用V带节面
带轮的基准直径:带轮在基准宽度处的直径
基准长度:基准宽度所在剖面长度为基准长 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
(二)带轮结构(图7-11、表7-4) 1、实心式 2、辐板式 3、孔板式
三、带传动的几何关系(图7-12) : 1、带轮直径D1和D2 2、中心距a 3、带长度L 4、包角α
2 4 175.8N sin 169.8 2
Kα——包角修正系数; q-V带单位长度质量(kg/m),见表 7-
11
(九)确定带轮的结构尺寸:
在满足D1≥Dmin的前提下,若选取较小的D1 值,可以减小重量和传动的外廓尺寸,但弯 曲应力的增大会影响带的疲劳寿命。
为了得到合理的设计方案,必要时可取多 组数据进行试算,根据设计要求从中选择最 合理的尺寸参数。
2、圆锥摩擦轮传动(图7-5b) 法向力Fn可以分解为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
。故圆锥摩擦轮传动中作用在轴上的载荷有圆 周力Ft,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
Fr1 Fn cos1, Fa1 Fn sin 1 Fr2 Fn cos 2 , Fa2 Fn sin 2
六、摩擦轮材料要求: 1、弹性模量要大 2、摩擦系数要大 3、表面接触强度和耐磨性要好 4、在干摩擦条件下,吸湿性要小
实际传动中,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2小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1,滑动 率为
v1-v2 ε= -------×100%
v1 4、传动比
n1
D2
i= ------- = ---------------
n2
(1-ε)D1
传动比一般可到7(有时可到10);
手动仪器中,传动比可高达25,多用作微动装置(图7-4)
1
n1D1
七、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1、已知的数据和条件: 传动的用途和工作情况; 传递的功率; 主从动轮的转速或传动比; 原动机类型;传动空间尺寸的限制。
2、需要确定的是 : 带的型号; 带轮的直径; 带的长度; 传动中心距; 带的根数; 作用在 轴上的载荷; 带轮的结构等。
169.8
120
7)计算V带的根数
z
pd
9
3.52
( p0 P0 )K a Kl (2.29 0.17) 0.98 1.06
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FZ
z4F0500来自2.5 Ka1
pd zv
qv2
500
2.5 0.98
1
4
9 10.6
0.10
(10.6)
2
N
Fz
2zF0
sin
a1 2
解:
1)选择V带型号根据题意,考虑到载荷变动较 小,由表7-5查得Ka=1.2。则 Pd=P Ka=7.5w X 1.2=9 kW 根据 Pd=9kW和n1=1440r/min, 由图 7-17确定选取 A型普通 V带。
2)确定带轮直径D1、D2: 由图7-17可知,A型V带推荐小带轮直径
D1=112-140mm 考虑到带速不宜过低,否则带的根数将要增多 ,对传动不利。因此确定小带轮直径 D1=140mm。 大带轮直径:
(一)选择V带的型号 根据计算功率Pd和小带轮转速n,由图7
-17选取
Pd PK A
式中P——传递的名义功率; Pd——计算功率; Ka为工作情况系数,按表7-5选取。
(二)确定带轮直径D1、D2: 最小带轮基准直径D1表7-6
带轮直径愈小,带在带轮上的弯曲程度 愈大,带中的弯曲应力也就愈大,致使带的 寿命降低。
四、法向力的计算
1、圆柱摩擦轮传动
K 1000P K 1000X60X1000P
Fn= ---× ------ = --- × ------------------
f
v
f
πD1n1
式中P——传递的功率;
D1——主动轮直径; n1——主动轮转速; f——摩擦系数,见表7-1;εδ
K——载荷系数。对于功率传动,K=1.2~1.5 ;对于示数传动,K=3.0。
2、圆锥摩擦轮传动(两轴相互垂直的圆锥摩擦 轮传动图7-3)
两轮接触面间所需的法向力Fn计算,其 中D1应为主动轮的平均直径Dm1。
Fn
19.1106
KP fDm1n1
五、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1、圆柱摩擦轮传动 作用在轴上的载荷如图7-5a所示,其中径向 力Fr等于法向力Fn,其方向永远指向轮心; 圆周力Ft在主动轮上与回转方向相反,在从 动轮上与回转方向相同
Ft
2F0 (e fva 1) e fva 1
e fva F1 Ft e fva 1
1 F2 Ft e fva 1
避免打滑的条件为:有足够的fv、α值和F0值
五、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一)由紧边和松边拉力所产生的应力 (二)由离心力产生的应力 (三)带在带轮上弯曲产生的应力
(一)由紧迫和松边拉力产生的应力: 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应力分别为:
例题7- 1设计某传动装置中的V带传动。传递 功率P=7.5kw,电动机为Y系冽三相异步电动 机,电动机转速(主动轮转速) n1 = 1440 r /min,从动轮转速 n2=720r·min’,载荷变动 较小,两带轮中心距大约为850mm,希望大 带轮直径不超过280mm,每日工作不超过16h 。
D2
n1 n2
D1(1 )
1440 140(1 0.02)mm 720
274mm
由表7-7,取D0=280mm。
3)验算带速
v D1n1 140140 m • s1 10.6m • s1 25m • s1
601000 601000
4)确定带的基准长度根据题意, 初定中心距a=850mm,带的 长度L为:
1、弹性滑动:带与轮之间因弹性产生的滑动
在带绕上从动轮时,带和带轮具有同一 速度,但当带继续前进时,却不是在缩短而 是被拉长,使带的速度领先于带轮,这种现 象称为带的弹性滑动。
2、打滑: 带与带轮之间产生全面滑动
3、滑动率: (图7-16) 传动中由于带的滑动引起的从动轮速度
的降低率称为滑动率
1 2 n1D1 n2D2
(3)采用具有张紧轮的传动(图7-9C)
二、V带和带轮 (一)V带 1、组成(图7-10) : (1)强力层 (2)填充物 (3)外包层
按截曲尺寸的不同有七种型号(表7-2)
2、普通V带长度(表7-3)基准宽度制(另 一种是有效宽度制
V带的节面:V带上规定的一个面
基准宽度制:以基准线的位置和宽度来定义 的为度)
第三节 摩擦无级变速器(图7-6)
1、无级变速器应用的场合: (1)运转中需经常连续地改变速度 (2)探求最佳工作速度 (3)某些仪器设备中的计算装置和测试装置 ( 4)缓速起动
2、无级调速组成: (图7-7) (1)传动机构 (2)加压装置 (3)调速机构 3变速范围
Rb
i12max i12 min
(三)验算带速: 带速一般限制在 5-25m/s范围内 带速过高将产生较大的离心力;
当传递功率一定,带速过低将引起力的 增大,使得带的根数增多。
(四)确定带的基准长度: 传动中心距a最大值受安装空间的限制,
而最小值则受最小包角的限制。 若中心距没有限定时,可按下式初定中心距:
0.7D1 D2 a0 2D1 D2
三、圆锥摩擦轮(图7-3)
1、用于两相交轴传动
2、主、从动轮轴间夹角
β=δ1+δ2
常δ1+δ2=90,故该传动的传动比
n1
D2
sinδ2
i= ------- = --------------- = --------------
n2
(1-ε)D1 sinδ1(1-ε)
式中δ1、δ2——主动、从动摩擦轮的半锥顶角
(七)计算V带的根数:
z
P0
Pd P0
Ka KL
式 单中根VP带0—的—基i=本l额、定特功定率基(准k长W度)、,平见稳表工7-作8情;况下 Kα——包角修正系数,考虑 α / 180o时对传
动能力的影响,见表 7-9; KL——带长修正系数,考虑到带长不为特定基
准长度时对寿命的影响,见表7-3; 表7-Δ1P00——i≠1时,单根V带额定功率的增量 ,见
1
F1 A
2
F2 A
式中A——带的横截面积。
(二)由离心力产生的应力: 离心力产生的应力为
c
Fc A
qv 2 A
式中q——每米带长的质量 v——带速
当带在工作中沿带轮作圆周运动时,将产生 离心力该离心力虽只发生在带作圆周运动的 部分,
(三)带在带轮上弯曲产生的弯曲应力 (图7-14 )
1、假定带是弹性体,带的最外层应力σb为
F2
F0
Ft 2
5、欧拉公式:开始打滑时,F1 和F2的关系
F1 F2e fva
式中e ——自然对数的底2.7183;
——包角(rad),通常取小带轮的包角。
fv ——当量摩擦系数;对于平带fv f , ;对
于 V带 fv f / sin( / 2)
6、带传动的张紧力为F0时所能传递的最大有 效圆周力:
b
Ey
E / 2
D /
2
E
D
式中 E ——带材料的弹性模量; y ——由中性层到最外层的距离; ——中性层的曲率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