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遥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

武汉大学遥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

2 0 0 1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5*2 )遥感平台p24大气窗口p10间接解译标志特征平台太阳同步轨道p33二、判断正误(5*2)1、所有的物体都是黑体2、所有的几何分辨率与像素分辨率是一致的3、冬天的影像有利于土壤分析4、所有的微波传感器都是主动式传感器5、按照某种方式确定类别中心初值,通过迭代搜索各类别均值向量的自动分类方法是监督分类三、写岀成像数学模型表达式(2*8)-(Y)的方式写岀下列传感器影像中任二种影像的构像方程式p100 1、试按(x) f 凶,(y) f(Z)(Z)全景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CCD线阵推扫式传感器连续航带缝隙摄影机侧视雷达2、试写出遥感平台上传感器所接收的电磁波能量的表达式,用字母或文字学出均可,并作解释四、简述题(6*8 )1、黑体是什么,为什么要讨论黑体?2、陆地卫星4号、5号与原来陆地卫星1-3号有什么不同?p363、试叙地物波谱特性曲线量测工作的意义4、植被指数变换(又称生物量指标变换)为什么在卫星影像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5、等效中心投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引入这样一个概念?6、线形拉伸与直方图均衡的影像增强效果有什么不同?五、综述题(1*16 )1、试叙目前空间遥感技术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4*2 )1、反射光谱特性曲线p172、波谱响应曲线p1693、全景畸变课件p2644、仿射变形5、空间分辨率6、光谱分辨率7、距离分辨率8、方位分辨率9、特征空间10、特征选择11、混淆矩阵12、生物量指标13、IKONOS14、ZY ——1二、简答题(4*18 )1、全面具体叙述LANDSAT TM 影像与RADARSAT 影像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2、列出中心投影影像、线阵CCD 推扫影像、逐点扫描影像和侧视雷达影像的构像方程。

作图说明地形起伏引起这几种影像像点位移的规律3、叙述最大似然法分类原理及存在的缺点4、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8*3 )1、光谱反射率2、辐射温度3、大气窗口4、太阳同步轨道5、近极地轨道6、成像光谱仪7、INSAR8、IKONOS9、空间分辨率10、光谱分辨率11、线性拉伸12、高通滤波13、直方图均衡14、重采样15、双线性内插16、特征选择17、判别边界18、监督法分类二、问答题(1到4题每题20分第5题16分)1、叙述光谱反射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的区别和联系2、叙述卫星遥感图像多项式拟合法精纠正处理的原理和步骤3、叙述用30 米分辨率的TM4 、3、2 多光谱影像与同一地区10 米分辨率的SPOT 全色影像进行融合的原理和步骤4、叙述最小距离法遥感图像自动分类的原理和步骤5、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8*3 )1、光谱反射率 2 、发射率3、重复周期(卫星)4、卫星姿态5、辐射校正6、高光谱影像7、ERS-1 8 Quick bird 9、ERDAS 10、光谱分辨率11、边缘增强12、多源影像融合13、影像灰度直方图14 、重采样15、双三次卷积16、欧式距离17、混淆矩阵18、非监督分类二、问答题(第1、2、3、5每题20分第4题16分)1、全面具体叙述LADSAT TM 影像与RADARSAT 影像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2、叙述ISODATA 法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和步骤3、叙述用卫星遥感图像修测比例尺1:50000 地形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4、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根据下图中两类地物在一维特征空间中的分布,画出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的判别边界并分析和比较它们的错分概率(图见遥感原理与应用P207 图8-8)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8*5 )1、电磁波谱2、黑体3、几何变形4、图像融合5、模式识别6、特征选择7、图像灰度直方图8、小卫星二、判断题(4*2 )1、那些透过率较低的波区,对遥感十分不利,通常称为大气窗口2、在常规框幅摄影机成像的情况下,地球自转会不会引起图像变形3、CCD 直线阵列推扫式传感器是行扫描动态传感器,图像中每一行上的像元都是在不同时刻依次成像4、句法模式识别主要基于模式的统计特性三、问答题(9*6 )1、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的因素有哪些2、举例说明Landsat 系列卫星轨道的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3、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类型有哪些?包括哪些基本部分4、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有什么不同5、举例说明为什么多光谱图像比单波段图像能判读更多信息6、说明摄影类型影像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7、绘图说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错分概率8、举例说明侧视雷达图像与入射角的关系9、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的转换四、论述题(3*16)1、叙述热红外、侧视雷达和多时域图像的特征及其判读方法2、就资源、地学、测绘、军事等领域中的一个(或你熟悉的领域),论述遥感技术的应用3、目视判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00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8*5 )1、太阳辐射2、轨道参数3、遥感4、图像平滑5、目视判读6、特征变换7、计算机分类8、分类后处理二、判断题(4*2 )1、基尔霍夫定律说明,凡是吸收热辐射能力强的物体,他们的热发射能力相对较弱2、对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摄取同一波段影像的摄影机称作多光谱摄影机3、遥感数字图像是一个二位的连续的亮度函数。

相对光学图像,它在空间坐标( x,y )和亮度上都已连续化4、统计模式识别主要基于模式特性的一组测量值来组成特征向量 三、选择题 (4*2 )1、如果物体在各波长处的德光谱发射率不同,被称作A 、选择性辐射体B 、灰体C 、黑体D 、白体2、卫星的轨道倾角设计为°,被称作A 、近圆形轨道B 、近极地轨道C 、与太阳同步轨道 3、图像的平滑是使A 、高频成分消退B 、高频成分增强C 、高频成分不变 4、红外扫描仪属A 、中心投影B 、全景投影C 、斜距投影D 、平行投影 四、问答题 (8*6 ) 1、 地物的反射类别有哪些2、 举例说明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作用3、数字图像镶嵌的关键是什么4、 简述相干雷达(INSAR )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5、 简述传感器特性对判读标志的影响6、 举例说明遥感图像增强的目的和实质7、 举例说明比值变换的特点和作用8、 举例说明侧视雷达图像的色调与地面粗糙度的关系 五、论述题 ( 3*15 )1、 论述目视判读与自动判读的关系2、 就你熟悉的领域,论述多时域遥感图像的应用3、 叙述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200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一、 名词解释(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灰体;方向反射;太阳同步轨道;图像锐化;构像方程;推扫式传感器;光谱特性曲线;哈达玛变换二、 判断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只判断正误) 1. 在微波波段,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2. 卫星轨道在空间的具体形状位置,可由六个轨道参数来确定。

3. 对于中心投影图像,其成像点的位置取决于地物入射光线的方向4. 在可见光图像上其灰度与辐射功率成函数关系,因此也就与温度和发射率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三、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单项选择) 1. 对于 SPOT 产品,没作任何改正的图像,被称作四、简答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①0级产品②1A 级产品2. 按比例拉伸原始图像灰度等级范围,被称作 ①直方图均衡②线性变换3. 全景投影的影像面是一个 ①平面②斜面4. 植物的反射陡坡主要位于①蓝光 ②绿光③2A 级产品④3A 级产品③密度分割③圆柱面③红光 ④近红外1. 说明被动遥感主要辐射源的特点。

2. 斜距投影对图像的几何特点有什么影响。

3. 轨道间能进行立体观测的卫星对时间分辨率有何影响(举例说明)?4. 光学图像转变为数字图像的实质是什么?5. 简单辐射误差。

6. 举例说明先验知识在计算机分类中的作用。

7. 说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实质。

8. 多波段影像与光谱响应曲线有什么关系?五、论述题(共3 小题,前两小题各15 分,后一小题16 分,共46 分)1. 介绍一套你所熟悉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系统。

2. 就你熟悉的领域,说明大气窗口的应用。

3. 叙述遥感平台的现状与趋势。

200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共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40 分)电磁波谱;轨道参数;几何变形;推扫式传感器;漫反射;构像方程;图像灰度直方图;分类后处理二、判断题(共 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8 分;只判断正误)1.潮湿的沙地在近红外波段有一个反射的陡坡。

2. 在常规框幅摄影机成像的情况下,地球自转不会引起图像变形。

3. 遥感数字图像是一个二维的连续的亮度函数。

相对光学图像,它在空间坐标(x,y)和亮度上都已连续化。

4. 对于中心投影图像,其成像点的位置取决于地物点入射光线的方向。

三、选择题(共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8 分;单项选择)1. 如果物体在各波长处的光谱发射率不同,被称作①选择性辐射体②灰体③黑体④白体2.植物的反射陡坡主要位于①蓝光②绿光③红光④近红外3.图像的锐化是使①高频成分消退②高频成分增强③高频成分不变4.侧视雷达图像属①中心投影②全景投影③斜距投影④平行投影四、问答题(共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48 分)1. 举例说明Landsat 系列卫星轨道的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

2. 传感器特性对判断标志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 简述相干雷达(INSAR)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

4. 举例说明遥感图像增强的目的和实质。

5. 说明遥感图像的粗加工处理。

6. 说明辐射误差的主要来源。

7. 举例说明入射角对侧视雷达图像色调的影响。

8. 绘图说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错分概率。

五、论述题(共3 小题,前两小题各15 分,后一小题16 分,共46 分)1. 叙述高分辨率陆地卫星的现状与主要应用。

2. 如何利用知识改进遥感图像自动识别效果。

3. 论述遥感图像的空间特征及其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