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遥感院15年遥感考研出题重点、历年真题、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院15年遥感考研出题重点、历年真题、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院15年遥感考研出题重点、历年真题、答案一、考试范围和重点(地学考研中心提供)题型方面:遥感院出题类型比较丰富,大体包括名词解释、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种类型,题目比较多,相应每个题目所占分数较少。

出题方面:武大遥感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都考遥感,一个是《遥感》,一个是《遥感原理》,但考试风格截然不同。

《遥感》侧重于对指定参考书的考查,内容全面、基础,某些时候还很突出细节。

而《遥感原理》更侧重于大家对遥感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特别是孙家抦老师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这本书,考查的内容较多,部分内容在书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如2012简答题的第5、6题;2011简答题第3题等。

但越是考查的基础,越是考查细节,越要扩大知识面,特别是赵英时、梅安心的书,有时间都要看下,…………考试范围:任何一门学科本身肯定是有重点和难点的,并且老师在出题的时候,也是不会随意而出,因为试卷本身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难点,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考生对该专业真正掌握的程度,特别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近十年真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度解析,我们将遥感院遥感科目内容分为几个方面,具体为:1)遥感物理基础主要是电磁辐射和地物波谱。

具体为:电磁波、电磁波谱、电磁波常见概念、太阳辐射、地球辐射;遥感概念、遥感特点、遥感的组成、遥感成像过程、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地物反射率、地物发射率,地物波谱特性及测定、地物定标等。

2)传感器成像原理及不同特征主要是不同传感器成像原理及影像特点。

具体为:传感器、遥感平台、卫星运行轨道、常见传感器的波段、分辨率等常识;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成像原理、影像特征及应用;摄影成像、扫描成像不同的成像方式、优缺点。

………………6)遥感当前热门技术最近两年,遥感院加大了对当前热门技术的考查力度,如高光谱、混合像元、定量反演等。

这应该也算是2012年比以前年份的一个亮点。

虽然考查的不多,但如果考虑到后续的复试和未来发展的话,还是会有用的,有时间,建议还是要看看。

附录部分,我们也增加了遥感当前热点知识的补充。

考试重点:以孙家抦《遥感原理与应用》为基础,《遥感》科目应掌握以下重点内容:重点掌握内容:第一部分:遥感物理基础,包括物体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地物的波谱特性及测定。

第二部分: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包括构像方程,变形误差,几何纠正。

第三部分:图像的自动分类,包括特征变换,特征选择,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分类后处理和误差分析。

第四部分,遥感应用,掌握遥感在某一方面的应用。

需要掌握的内容:电磁波谱,陆地卫星的轨道特点,传感器及成像原理,图像的配准和镶嵌,图像特征,图像的辐射处理,图像融合,图像的目视判读。

需要了解的内容:遥感的概念,特点,过程,发展趋势,遥感平台的种类,遥感图像的增强,平滑和锐化,图像的运算,有关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和操作。

具体的权重规定,请参考每章节后的章节重点和笔记部分所标注的符号。

二、出题特点和趋势(地学考研中心提供)遥感院《遥感》科目出题有六大特点,具体来说:1)真题考查内容,多出自指定参考书,有些考查的比较细节,如2008年相干雷达(INSAR)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书上也只是简单的提下,并未深入叙述;更多的是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每年的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都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

所以,对遥感知识,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再理解。

2)关于遥感应用方面,出的比较多的也就是农作物估产、土地利用监测、环境污染监测。

对书上的其他应用,如考古、旅游资源方面基本没有考查过。

所以要熟悉掌握常见的遥感应用及流程和原理。

………………6)最近两年,已不单纯考查指定的书本知识,加大了对遥感应用和当前热点知识的考查,如定量反演、赤潮监测、水灾监测、混合像元等。

建议大家多看其他相关书籍,并且对附录的补充资料,也要了解,特别是原理、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

三、学长的复习建议(地学考研中心提供)1、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所以在看课本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其含义,并注意其应用。

不能只局限于指定的参考书,还应看下赵英时版《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和梅安心版《遥感导论》。

………………3、对每章节课后习题,建议大家认真做完。

然后对历年真题答案,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记忆,以便在考试时,词汇的表达方面更专业些。

四、遥感部分真题展示(地学考研中心提供)五、遥感学院2003年—2013年12年初试真题《遥感》答案详解答案参考书:黄家柱版《环境遥感》,科学出版社赵英时版《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遥感与图像解译》,T.M.Lillesand,彭望禄等译;梅安新版《遥感导论》高教出版社孙家炳版《遥感技术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说明:1、在本部分只给出了最近11年的试真解析。

是因为年代太久的试题渐渐失去了价值。

随着技术和知识的更新变迁,很多东西不会再考。

随资料提供了早些年的真题,仅供参考。

地学考研中心是致力于提供地学方面考研咨询和资料的团队,成员均由地学相关重点高校研究生学长学姐们组成,具有最丰富人脉、最深厚专业知识和经验。

站在学长学姐们的肩膀上,可以让大家飞的更远。

所以如有需要,请Q我2593665678如欲了解资料详情请在淘宝上搜索店铺“地学考研中心”,然后点击对应学校类目。

2、关于名词解释对于这种基本概念,最好是能直接回答定义。

但很有可能是无法确切的知道其定义,书本上没有确切的或者是自己记不全了,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答。

对于一些新型的概念,可以分解回答,先回答自己的熟悉的部分,再加上新的定语。

也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子。

考试中尽量去答,老师都会给分的。

虽然考试时无内容长度的要求,但名解这块,也别回答的太过于简单,最少两行吧,合适的内容限制是三到四行。

3、关于简答题、分析题简答题、分析论述的答题要点简单来说是熟记答题要点,然后将自己对要点进行细节补充。

题目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换了一个说法或出题的角度。

而知识点并没变。

研究生的试题很多都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的是考生自己的理解。

不过要注意两点,一是简答题,要注意简答二字,做到简明和逻辑清晰;二是要注意专业术语的应用,尽量避免完全用白话表达自己意思。

下述答案仅供参考。

1、武汉大学2013年遥感学院初试真题《遥感》答案详解一、名词解释1、辐射定标(北师地遥院,2010;武大遥感院,2012,2010)建立遥感传感器的数字量化输出值DN与其所对应视场中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辐射定标就是将记录的原始DN值转换为大气外层表面反射率,目的是消除传感器本身产生的误差,有多种方法:实验室定标、星上定标、场地定标(个人认同,都相似)。

而在本参考书中,辐射定标定义为将传感器所得的测量值变换为绝对亮度或变换为与地表反射率、表面温度等物理量有关的相对值的处理过程。

还有其他一些解释。

1)遥感器定标就是建立遥感器每个探测器输出值与该探测器对应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遥感传感器的数字量化输出值DN与其所对应的视场中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陈述彭)。

………………三、简答题6、什么是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对于一个传感器来说,简述它们存在的关系。

【地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解析】:第一问并不难,属于遥感常识;第二问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空间分辨率大,光谱分辨率就小。

这块大家如果平时注意的话,应该可以发现此种现象,空间分辨率高的,如IKONOS,就几个波段。

MODIS有36个波段,但空间分辨率最高也才250m。

关键是要说明原因。

1)概念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影像上能够识别的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

对于摄影影像,通常用单位长度内包含可分辨的黑白”线对”数表示(线对/毫米);对于扫描影像,通常用瞬时视场角(IFOV)的大小来表示,即像元,是扫描影像中能够分辨的最小面积。

空间分辨率数值在地面上的实际尺寸…………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分辨的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最小变化量。

也就是传感器所能记录的电磁波谱中,某一特定的波长范围值,波长范围值越宽,光谱分辨率越低。

光谱分辨率是衡量传感器灵敏度…………2)他们之间的关系在遥感成像系统的设计中,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常常不可兼得,因为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光谱带宽很窄,必须用较大的瞬时视场才能收集足够多的光量子以维持可接受的信噪比,同样高空间分辨率系统,瞬时视场比较小,如果有足够的光照,必须加宽光谱通道,因此在目前的遥感成像系统中,要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中的一个必须牺牲另外一个。

而如果要同时保存空间分辨信息和波谱完整性…………四、论述题1、遥感技术系统包含主要内容有哪些?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论述遥感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解析】:本题并不难,在遥感相关书籍中,一般在第一章对这块都有详细说明。

1)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是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现已成为一个从地面到高空的多维、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研究内容大致包括遥感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以及遥感物理的基础研究等方面。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地学考研中心是致力于提供地学方面考研咨询和资料的团队,成员均由地学相关重点高校研究生学长学姐们组成,具有最丰富人脉、最深厚专业知识和经验。

站在学长学姐们的肩膀上,可以让大家飞的更远。

所以如有需要,请Q我2593665678如欲了解资料详情请在淘宝上搜索店铺“地学考研中心”,然后点击对应学校类目。

①遥感平台系统,即运载工具。

包括各种飞机、卫星、火箭、气球、高塔、机动高架车等;………………④用于地面波谱测试和获取定位观测数据的各种地面台站网;⑤数据处理系统。

用于对原始遥感数据进行转换、记录、校正、数据管理和分发;⑥分析应用系统。

包括对遥感数据按某种应用目的进行处理、分析、判读、制图的一系列设备、技术和方法。

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

对某一特定的遥感目的来说,可选定一种最佳的组合,以发挥各分系统的技术优势和总体系统的技术经济效益。

2)遥感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a、遥感技术的整体水平还不能满足实用的要求。

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时监测与处理能力尚不能满足如灾害监测、渔情预报、精细农业等所要求的同步、准同步地完成数据获取、分析处理、快速提供连续不断的实用信息。

也就是说遥感的时效性尚未充分体现,以达到实用;二是遥感图像自动识别,专题特征提取,特别是遥感数据定量反演地学参数的能力和精度,尚不能达到实用要求。

………………d、海量数据,特别是高分辨率影像以及成像光谱仪等设备的应用,一方面给数据存储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数据本身利用率很低,解译困难,造成了巨大浪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