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看看我们的地球教案资料

看看我们的地球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看看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2. 研讨本文的说明方法。
3. 搜集有关地球及其能源的开发利用的资料,以便了解科学的飞速发展,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励学生对未来的探索。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研讨本文的
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研讨本文的
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李四光(1889~1971)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岗人。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
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上取得很
大成绩,对我国石油勘探事业有重大贡献。
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地
质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将各种构造形
迹看作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为
探索地质自然现象提供了新方法,为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途径,开创了
地质科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的理论为我国石油勘探作出巨
大贡献。例如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
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
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在地震地质工作方
面,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察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
预报指出了方向。李四光曾留学日本、英国,曾前往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地考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察。1949年以前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

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地质部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李四光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在鉴定古生物蜒科
化石、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创立地质力学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2、九大行星。
所谓太阳系“九大行星”是历史上流行的一种的说法,即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
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
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在太阳系只
有八颗行星。
二、学习课文
基础过关
1、注音
铀( ) 钍( ) 窥测 ( )规规矩矩( ) 驯服( )
灼热( ) 外壳( ) 地壳( ) 消耗( ) 储存( )
领域( ) 索取( ) 焦急( )旋转
3、结合原句解词
规规矩矩: (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情理。
驯 服: 顺从、使顺从
灼热: 像火烫着一样热。灼,火烧、火烫
消 耗: 因使用或受损而减少。
4、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并思考:从文中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提示:地球有哪些部分组成?课文主要介绍的是哪部分?

明确:地球有气圈、水圈、石圈组成。主要介绍了主体石圈。
5、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有关石圈的知识?
明确:课文从石圈的位置、性质、形成以及人类对石圈的探索及开发利用
等方面介绍了有关石圈的知识。文章先由地球的气圈、水圈引出课文的说明对
象——石圈,接着介绍石圈的位置、性质及形成;有石圈的形成,引出人们从
古到今对石圈的最上层的开发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解决石圈最上层可利用的
各种矿物质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由解决的办法又引出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此又引出如何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由此又引出
要揭开有关地球起源之谜,最后,展望开发利用其他天体的美好前景。
6.思考: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决石圈上可利用的矿物质资源日益减少
的问题?又该怎样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怎样才能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
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明确:作者认为要解决石圈上可利用的矿物资源日渐减少的问题有两种办
法:(1)靠现代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和各种新技术部门的合作者们共
同努力,往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2)继续找寻和利用新的物质和动力
来源,热就是便于利用的动力根源。
作者认为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的办法是:(1)
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2)发射
火箭到其他天体和通过远距离自动控制仪器的记录等,得到有关那个天体内部
结构的资料来进行比较研究,间接地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三、了解说明方法
提问: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
明确:举例子:比如,能够分裂并大量放热的放射性矿物,如铀、钍等类,我
们已经能够利用,例如用来开动机器、促进庄稼生长、治疗难治的疾病等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运用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最近几十年来,从石圈中不断发现了各种具有新的用

途的原料。作用: 具体地说明了最近几十年来,从石圈中不断发现各种有 新用途
的原料.
列数字:在这层下面,就是有些地方是由岩石组成造成的大陆,大致占地
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三,也就是石圈的表面。其余的十分之七都是海洋,称为水
圈。作比较:不过,在海底下的这一部分石圈的岩石,它的性质和大陆上露出
的岩石的性质一般是不同的。大海底下的岩石重一些、黑一些,大陆上的岩石
比较轻一些,一般颜色也淡一些。
作比较:“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眼睛所能钻进石圈的深度,顶多也不过
十几公里。而地球的直径却有着12,000多公里呢!”通过列数字、作比较说
明当时我们对地球的了解非常有限。
四、 概括内容:
1、概括1---2节的内容:石圈位置、性质、形成。
2、概括3---5节的内容:人类对石圈上层的探索及开发利用。
3、概括6---11节的内容:解决石圈上矿产资源日益减少问题。
4、概括12节的内容:说明探索地球内部结构有助于揭开地球起源 之谜。
五、全文总结 本文采用由浅——深逐渐深入的方法,结构严谨,条理清
楚。
教学反思:这是课外阅读的说明文,利用一课时可以完成任务。把它当成
习题课,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认真读课文,了解内容。然后出练习题组织讨论。
最后学生独立完成基础知识和阅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