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2.混合结构适用的建筑类型有:中小学校、社区中心、卫生院等。
3.框架结构适用的建筑类型有:宾馆、办公楼等。
4.空间结构适用的建筑类型有:剧院、会堂、体育馆、大型仓库、超市等。
5.结构选型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6.混合结构体系是:砌块或石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
7.混合结构的平面布置方式有:纵墙承重、横墙承重、纵横混合。
8.框架承重体系是:柱、梁、板是支撑空间的骨架。
9.空间结构体系常用的形式:悬索结构、空间薄壁结构、网架结构。
10.悬索结构组合形式:向悬索、双向悬索(或马鞍形也可以)、混合悬索。
11.空间薄壁结构常用的形式:筒壳、折板、波形壳、双曲壳。
12.网架结构按结构形式_平面网架、穹、拱型网架、空间网架。
13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器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14.光源与人眼处在0-30度范围内玄光最强。
15.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所涉及的范畴有:建筑用地、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料、16.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17.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
18.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19.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
20.有效面积的建筑体积系数=建筑体积/有效面积。
21.一般建筑室外工程费用约占全部建筑造价20%。
22.节约用地的基本要求有:不浪费土地、满足卫生防火、日照通风、安全疏散。
23. 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坚固、美观。
24.我们目前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25.建筑的本质“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
26.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坚固、美观。
我们目前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27.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功能决定空间的“量”(二)功能决定空间的“形”(三)功能决定空间的“质”28.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
2.功能是构成建筑的三要素之一。
30.按建筑的功能分类可分3类:1,工业建筑。
2农业建筑。
3,民用建筑一.名词解释建筑基地:指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用地分为l0大类、46中类、73小类。
其中,城市建筑用地包括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和特殊用地九类(不包括水域)。
2.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分界线。
3. 建筑控制线:指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
4.征地线:指建设单位(业主)需办理建设征用土地范围的控制线。
征地线与红线之间的土地不允许建设单位使用。
5.用地面积:指所使用基地四周红线框定购范围内用地的总面积,单位为公顷,有时也用亩或平方米。
6.建筑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建筑密度(%)=7.容积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8.绿化覆盖率基地内所有乔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覆盖土地面积(重叠部分不重复计)的总和占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一般不包括屋顶绿化。
绿化覆盖率=9.地形图高程与等高线:各国的地形图选用特定零点高程算起,称绝对高程或海拔。
工程地图可假定水准点高程,称相对高程。
我国地图等高线是以青岛平均海平面作零点高程,以“米”为单位计,以等高相同点连线标注的绝对高程绘于地图上。
等高线应是一条封闭曲线。
10.日照间距:日照间距主要满足后排房屋(北向)不受前排房屋(南向)的遮挡,并保证后排房屋底层南向房间有一定的日照时间。
“建筑”的含义原始的含义——人类的庇护所广义的角度——人造的空间环境——功能要求、精神要求11.什么叫手法:手法的英文写法为 manner ,意思是:方式,样式,方法,规矩,举止,风度,……建筑的手法,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建筑形象的构图、建筑形象的气质,以及通过什么方法达到形态的和谐性等等。
问答题:第一节结构技术1.采用混合结构体系应注意哪几点?答:1.承重墙体布置,做到均匀、交圈,并应符合规范。
2.多层建筑,上下承重墙尽量对齐,门窗洞口大小应有一定限制,尽量避免承重墙落空。
3.墙体厚度和高度应在合理允许范围内。
4.非承重墙一般选轻质材料。
(如:空心砖、轻质砌块、石膏板、加气混凝土板等)2.混合结构的优、缺点?答:优点——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省人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缺点——门窗洞口受到限制,并在功能空间处理上,存在制约,本身也不利于抗震。
3.框架结构的承重特点?答: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明显分工,即柱、梁、板承重,墙体起分割与围护作用。
4.框架结构的优、缺点?答:优点:空间分割灵活。
缺点:钢筋、混凝土用量大,工作量大,工序多。
5.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应注意哪几点?答:1.室内空间依照功能分布,墙体与柱网尽量做到紧密配合,力求做到空间体系完整和结构体系合理。
2.柱间距一般6-9米,最大15米(一般7.8或8.1m较经济),若是多层,尽量上下柱网对齐。
3.外墙与柱子连接处避免冷桥。
6.悬索结构特点?答:1.其钢索不承受弯矩,使钢材的耐拉性充分发挥,节省钢材,自重轻。
2.施工时,无需大型起重设备和大量模板,工期短。
3.要设置能承受较大压力的构件以平衡索的拉力。
7.空间薄壁结构的特点?答:1.其结构刚度,取决于其合理形状,无需加大结构断面,材料耗量低。
2.其静荷载不随跨度增大而增大,厚度可做很薄。
3.骨架和屋盖二合一,结构体系经济有效,空间利用充分。
8.结合一实例说明空间空间网架结构的的特点?答:1.能承受较大的纵向弯曲力,节约钢材,降低费用。
2.结构高度小,有效利用空间。
3.构建规格统一,有利于工厂化生产。
9.充气结构的特点及所适用的建筑范围答:特点:1.薄膜系统充气后,能承受外力,形成骨架与维护系统合二为一的统一整体。
2.风雪自重等荷载由内外压差所承受,自重可不计。
3.缺点是材料易老化,结构体系需要大量时间去精确计算。
适用范围:小规模临时帐篷、库房、展览等。
第二节建筑设备10.采暖方式主要分哪两种,各自特点及适用范围?答:1.热水采暖系统——温度适中,升温冷却慢,室温稳定。
适合医院、幼儿园、旅馆等。
2.蒸汽采暖系统——温度较高,升降温快,用于短时间歇采暖。
适合于学校、会堂、影剧院等。
11.公共建筑室内气流组织原则?答:1.好的空气,送到人们活动或逗留的区域。
2.空间的气流,保持标准的温湿度、洁净度和风速。
3.及时排除污浊空气,保持均匀稳定,舒适合理。
12.建筑设计中考虑人工照明的总原则?答:1.保证舒适而有科学的照度。
2.保证适宜的亮度分布和防止玄光的产生。
3.选择优美的灯具形式和创造一定的灯光环境的艺术效果。
13.结合我国国情,在施工技术上应考虑那几个问题?答:1.充分考虑当地的施工条件,以节省施工费用,提高施工质量。
2.空间组织和结构选型上,考虑施工单位总体能力,以免影响建筑跨度和层数。
3.材料选择上,宜选地价优质的,要节约三材(钢材、混凝土、砖材),降低造价,加快施工进度。
简答题:1.建筑设计的基本程序:1分析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2对建筑所在环境的调查和分析3建筑及周边环境的总体布局4建筑的基本功能布局及体量关系5深入基本关系,加入相应的结构形式完成建筑设计2.建筑空间平面组合方式1所谓“空间组合形式”是指若干独立空间以何种方式衔接在一起的,使之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有机整体。
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空间组合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初看起来似乎很难分类总结,然而形式的变化最终总要反映建筑功能的联系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概括出若干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以便在实践中加以把握和应用。
空间的组合方式根据各自的特征,概括起来有:1.并联式(走道式)2.串联式3.集中式(以大空间为主体的组合形式)4.辐射式(以广厅连接空间的组合形式)5.组团式(单元式)6.网格式(沿柱网分割空间的组合形式)7.轴线对位式8.庭院式1.并联式组合(走道式)定义:并联式组合空间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性质和结构特征的空间单元以重复的方式并联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组合方式。
特点:这种组合方式简便,快捷,适用于功能相对单一的建筑空间.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如教室、宿舍、医院病房、旅馆客房、住宅单元、幼儿园等等,这类空间的形态基本上是近似的,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相互联通也可以不联通。
种类:内廊式、外廊式内廊式特点:走道使用效率高,平面紧凑。
但缺点是部分房间朝向较差,通风条件较差,走道较暗。
外廊式特点:其优点是通风采光条件较好,缺点是走廊所占交通面积较大,使用效率较低,不经济。
2.串联式组合定义:各组合空间单元由于功能或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将主要使用空间一个接一个的相互串通、直接相连,串联形成一个空间序列,呈线性排列,故此种组合方式也称为“序列组合”或“线性组合”。
特点:①把交通联系空间置于使用空间之内;②各主要使用空间关系紧密,并有良好的连贯性,先后次序明确。
这些空间可以逐个直接连接,也可以由一条联系纽带将各个分支连接起来。
前者适用于那些人们必须依次通过各部分空间的建筑,其组合形式必然形成序列。
如展览馆、纪念馆、陈列馆等,后者适用于分支较多,分支内部又复杂的建筑空间,如综合医院、大型火车站、航空港等。
在串联式组合的空间序列中,在功能上或象征方面有重要意义的空间,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形状等手法加以突出,也可以通过其所处的位置加以强调,如位于序列的首末、偏离线性组合或位于变化的转折处等。
另外高层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也可归于串联式组合,由垂直交通核心将各层空间在竖直方向上串联在一起。
3.集中式组合方式(以大空间为主体的组合形式)集中式组合通常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图,它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空间构成。
处于中心主导空间一般为能够集结在其周围;次要空间的功能、体相对规则的形状,应有足够大的空间体量以便使次要空间量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以适应功能和环境的需要。
一般说来,集中式组合本身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其入口及引导部分多设于某个次要空间。
这种空间组合方式适用于体育馆、歌剧院等以大空间为主的建筑,西方古代的教堂也有很多采用这种空间组合方式4.辐射式组合(以广厅连接空间的组合形式)定义: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兼有集中式和串联式空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