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经济、节能项目申请报告

循环经济、节能项目申请报告

杭州市2010年节能项目申请报告印染染化行业清洁生产项目(定型机余热循环利用、中水回用改造类)杭州协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九月二日目录专项资金申请表 (3)1.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3)2.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6)2.1 企业能源管理目标 (6)2.2企业能源管理组织结构、人员及职责 (6)2.3企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 (9)2.4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及管理情况 (13)3.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 (15)3.1项目实施前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规模 (15)3.2项目实施前消耗的能源种类、数量 (17)3.3 项目实施前能源计量措施 (18)3.4 项目实施前产品种类、数量和统计方法 (18)4.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 (19)4.1项目实施节能改造的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 194.2 项目改造后拟使用的能源种类、数量 (22)4.3项目改造后能源计量措施 (22)4.4 项目改造后产品种类和数量 (23)5.项目节能量测算和监测方法 (24)5.1项目节能量测算的依据和基础数据 (24)5.2项目节能量测算公式、折标系数和计算过程 (24)6.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26)7.项目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及法人代表签字 (27)附件部分1.企业营业执照2.2010年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项目投资财务清单3.财政资助情况说明4.项目专项审计报告5.记账凭证复印件6.项目技术鉴定验收报告7.萧山区环保证明书8.企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9.企业技术中心证书及其他荣誉证明附件1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申请表1.企业及项目基本情况杭州协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防雨布、伞面绸、牛津布、服装里布、珠光布、银胶布等系列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专业企业。

企业位于美丽的钱塘江南岸,新兴的杭州市萧山区临江工业区(农二场)。

距离杭州市中心仅仅28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8公里,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18公里。

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引进了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同时和国内、国际著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总体技术力量十分雄厚。

公司实行严格的检验手段,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的档次。

公司重视市场,随时关注市场的需求、关注用户的需求,为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开拓进取,不断努力。

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为市场和用户服务,公司采用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学习型、知识型的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公司领导层既勤恳务实,同时又锐意改革,勇于进取。

他们始终坚持以“铸世界品牌、讲经济道德、射智格风尚、顾运筹利益”为公司理念,随时准备为中华的振兴贡献毕生的精力。

杭州协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投资7996万元,建成了纤维布后整理加工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染色能力达到1.7亿米,印花达到5000万米,PA涂层规模达到3500万米。

近三年销售收入为2007年为12520万元、利润282万元、税金513万元;2008年为13669万元、利润700万元、税金534万元,2009年为18313万元、利润713万元、税金38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82%。

公司是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连续荣膺杭州质量信誉AAA级企业、萧山区知名商号、杭州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杭州市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十强企业、浙江省慈善爱心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企业设置有防雨布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以企业为主体,定位为公司的科技建设和技术创新的主管部门,核心目标为防雨布行业的科技进步作贡献。

技术中心现有在职职工共有38名都是具有大专、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教授级高工1名,工程师4名。

技术中心的人才队伍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层次水平。

2009年,公司投入科研开发活动经费580余万元,占销售收入的3.2%,完成新产品研发4项,列入萧山区新产品备案名录。

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按照市场定位,主导产品以防雨布、伞面绸产品等高附加值环保伞面开发生产为主。

大力发展服务性配套产业,促进防雨布工业发展,实现协诚综合实力的提升。

2.企业能源管理情况2.1 企业能源管理目标协诚公司始终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作为协诚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

为此,公司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企业发展与节能降耗并举,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

建立健全公司能源管理机构,明确能源管理职责;做好能源管理基础工作;建立能源管理季度例会制度,积极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加强节能计划管理、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管理。

制定主要装置、产品和主要设备能耗定额或指标,实行生产经营全过程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合理利用能源。

通过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以节能降耗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

努力降低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应用效率、转换效率和输送效率。

积极推广应用中水回用等节能工程,制定出中长期各阶段节能减排目标:2010年企业能耗比2009年下降5%以上,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10%以上,控制万元产值能源消耗在0.2吨标煤范围内,至2015年每万米综合能耗降低28%。

2.2企业能源管理组织结构、人员及职责公司由总经理主管能源管理工作,设置能源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能源管理人员,组成公司能源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能源管理办公会议,日常工作由公司能源管理办负责。

各车间和与能源管理工作关系密切的处室或部门,由一名负责人主管能源管理工作,组成车间、处室或部门能源管理小组。

主要耗能班组或工段,设立能源管理员,建立健全公司、车间(处室或部门)、班组(工段)三级能源管理网。

各级能源管理人员应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热心能源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相对稳定。

2.2.1.工作内容与要求2.2.1.1.公司级能源管理人员(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

(2)制订并实施能源管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淘汰机电设备逐年更新计划。

(3)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各项具体制度。

(4)按时准确地上报能源管理的各种报表,并负责能耗统计分析,实行用能计划管理、定额管理、目标管理。

(5)组织开展能量平衡测试工作,完善能源科学管理。

(6)推广和应用能源管理新技术。

(7)检查、监督本企业的能源的合理使用,降低单位产品消耗,完成节能任务。

(8)开展企业节能宣传、教育活动,经常对各部门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9)指导车间能源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积极促进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的优化。

2.2.1.2.车间级能源管理人员(1)负责本部门能源工作的原始记录管理的统计工作,定期向公司能源管理办公室报送能源报表。

(2)建立各种能源消耗台帐。

(3)监督检查本车间(部门)能源使用情况,对浪费能源管理制度的现象要进行制止,并追查责任。

(4)密切结合本车间(部门)生产工艺和管理业务,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制订本部门用能的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节能措施,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

(5)按照规定的能源供应指标和能耗定额合理组织生产,对耗能设备加强管理,保证设备经常在经济状况下运行,堵塞跑、冒、滴、漏现象。

(6)定期进行能源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与公司能源管理办公室的联系。

(7)指导班组的能源管理业务工作。

2.2.1.3.班组能源管理员(1)负责监督本组正确使用能源。

(2)维护好耗能设备、器具、保温隔热设施和能源计量仪表。

(3)督促各个岗位及时准确地填写有关能源的原始记录台帐和批示图表。

(4)对违反能源管理制度和合理用能标准,浪费能源的现象要及时制止,登记或向上级反映。

(5)协助车间进行能源管理教育,收集节能的合理化建议。

2.2.2责任与权限2.2.2.1责任(1)公司级能源管理人员应对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负责,对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的完成负责。

(2)车间能源管理人员应对本车间的能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负责,对本车间(部门)的主要设备耗能指标完成以及月报表的准确性的及时性负责。

(3)班组能源管理人员应对各种能源的原始记录和指示图表的准确性负责。

2.2.2.2权限各级能源管理人员有权代表本车间(部门)对能源的合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有权对违反能源管理制度和合理用能标准浪费能源的现象及时制止。

2.2.3检查与考核(1)按本标准所规定的任务和要求进行检查。

(2)按公司《经济责任制》和公司订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2.3企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公司在能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组建了较为完善的节能管理机构,制定了从能源采购、计量、统计、生产过程管理和定额考核等一系列的能源管理制度,并以经济责任制的方式严格考核,有力的促进了企业各项节能工作的有效展开。

(1)企业能源管理基础工作企业建立健全用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时完成企业总能耗、产品单项能耗和综合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以及产值能耗的统计分析,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能耗统计报表,保存完整的统计档案,定期进行用能技术经济分析。

企业能源消耗逐步实行分级定额管理和目标考核管理,年耗达30吨标煤以上的产品、车间、班组和机台设备,均纳入定额考核,实行耗能责任制。

按照国家、部门地方制订的各项能源基础标准,能源管理标准、产品综合能耗标准,逐步实行能源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定期开展能耗分析,能量平衡测试和产品能量审计工作,不断采取新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

(2)企业用能管理公司按照合理用能原则,均衡、稳定、协调地组织生产,做到: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和余热利用,按《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执行。

热力系统、蒸汽系统、供热用热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保温、印染染化废水的中水回用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用电管理按《评价企业合理用电导则》执行。

根据车间或产品日夜用能情况,采用“避峰补谷”用能办法,加强生产调度,确保能源降耗,均衡生产。

公司在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参数和加工深度时,要在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节能因素,实行全面评价,综合用能。

全公司必须重视水资源的节约。

根据对水温、水质的不同要求,逐步做到清、污分流,循环使用,提高市政水利用率,严格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有指标、有考核、节奖超罚。

(3)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本公司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要综合考虑能源条件,实行合理布局,按合理用能原则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其能耗不能高于国内先进水平。

设计规范、准则、规定必须有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能源管理部门应参加审核,凡不符合设计规范、准则规定中节能要求的工程项目,不予批准建设。

企业节能技术改建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由各级能源管理部门拟订,按分级管理的原则,综合平衡,组织审核,纳入计划,按有关规定报批并组织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