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学实验

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学实验



(05年全国卷Ⅰ、31)(21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 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 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 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 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 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 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灰雄X黄雌:F代雌全为 灰色,雄全为黄色
一组 结果:显性多于隐性
设4:黄显性、在X染色体 则:黄雌X灰雄:黄>灰
黄雄X灰雌:F代雌全为 黄色,雄全为灰色
结果:雌显雄隐
另一组
正交、反交法
实验假设
实验预期(子代的性状表现)
正交:灰色♀×黄色♂的F1
反交:黄色♀×灰色♂的F1
1、灰色为显性,基 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结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相同,均为野生型或突变型
X染色体显隐性正反交情况 (2)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预期(用遗传图解表示)
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不同,一个杂交组合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相同, 均为野生型或突变型,另一个杂交组合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同,雌性 表现一个性状,雄性表现为另一个性状
(07年全国卷Ⅰ、31)(16分)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 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 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分别为 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 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 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 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 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最终获 得的后代中,截毛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刚毛雌蝇的基 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
的基因型为
,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近年高考生物遗传实验题得分情况
05理综 31题
06理综 31题
07理综 31题
总分 21
20
16
平均 8.43
5.94
8.57
得分
一、判断显隐性关系
AXA 方法:A X B
A:B A
A为显性、B为隐性
(05年全国卷Ⅰ、31)(21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 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 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 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 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 角。
A:B 必须有附加条件: 1、亲本为纯合子或杂合子 2、多对亲本杂交,子代数量谁多谁显性
例析:假设黄色子叶和白色子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请你 用白色子叶豌豆和纯种黄色子叶豌豆为实验材料,设计配种方案,以鉴别这一对相对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选择白色豌豆与纯种黄色子叶豌豆杂交, 如果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黄色,则黄色子叶为显性,白色子叶为隐性; 如果子一代全部表现为白色,则白色子叶为显性,黄色子叶为隐性; 如果子一代既有白色子叶又有黄色子叶则白色为显性
例2、实验室有个纯种果蝇突变型,由某纯种野生 型果蝇突变而来。现以这些未交配过的果蝇为材料, 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 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 的结论。
实验思路:
正交
野生型♀×突变型♂→子代
(作出假说→→实验预期)
反交
突变型♀×野生型♂→子代
常染色体显隐性正反交情况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 用的杂交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 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 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 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 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 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 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复习
遗传学实验
基因分离定律
一 对
实验现象:P 高茎×矮茎→F1 高茎
相 对

F2:3高茎 : 1矮茎


提出 假设
P DD ×dd →F1 Dd



1D:1d
3种基因型1DD:2Dd:1dd F2 2种表现型(3高茎:1矮茎)


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
目的: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验证对分离现象
总结 :判断基因位置常用正交反交法
(1)对于无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有两 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都为母本性状, 则为细胞质遗传。
总结 :
(2)对于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是 三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 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 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 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06年全国卷Ⅰ、31)(20分)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 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 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 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
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
型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 ,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现基因突变,导
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
观察并记录 茎的颜色
F1种子
种植
F1植株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相同,均为绿茎或紫 茎,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 色体上(同时也可得出这对基因的显隐性).
②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不同,正交后代为绿 茎,反交后代为紫茎(或均和母本相同),则说明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

解释的正确性
分析:Dd×dd→(1D:1d)×d
→1Dd:1dd
交 实验:F1 ×矮茎→24高茎:22矮茎
结论:杂交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即测得F1基因 型为Dd,从而证明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预期结果—实验检验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
绎 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 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 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 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08年全国卷Ⅰ、31)(18分) 3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
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
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且体色表现与性别无关
2、黄色为显性,基 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且体色表现与性别无关
3、灰色为显性,基 因位于X染色体上
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
4、黄色为显性,基 因位于X染色体上
雌性全为黄色 雄性全为灰色
雌性全为灰色 雄性全为黄色
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判断细胞核、细胞质遗传
常染色体显隐性正反交情况
设1:灰显性、在常染色体 则:灰雌X黄雄:灰>黄
灰雄X黄雌:灰>黄 且与性别无关
一组 设2:黄显性、在常染色体 则:黄雌X灰雄:黄>灰
黄雄X灰雌:黄>灰 且与性别无关
两组结果:显性个体数多于隐性,与性别无关
另一组
X染色体显隐性正反交情况
设3:灰显性、在X染色体 则:灰雌X黄雄:灰>黄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 用的杂交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 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 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 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 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 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 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二、判断基因的位置(常、X、核、质)
思路
未知显隐性关系:正交、反交法 已知显隐性关系:一次杂交法
(06年全国卷Ⅰ、31)(20分)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 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 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 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假设基因位于细胞质 →实验预期(用图解表示) 正交:野生型♀×突变型♂ 反交:突变型♀×野生型♂
F1 野生型♀ 野生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