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遗传学实验Experiment of genetics
课程编号:1313013224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33 实验时数:33
学分:1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遗传学实验课是为加深学生对所学的遗传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遗传学实验理论和实验技术,巩固和验证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客观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培养21世纪教学和科研人员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动、植物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均有联系,所以在上述课开出后有利于该课的顺利开出。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
实验一、大蒜根尖的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各时期动态变化[1];细胞的固定、解离、压片方法[3];
实验二、细胞的减数分裂
植物花粉形成中的减数分裂过程[1];染色体的动态变化[2];制备减数分裂玻片标本的方法和技术[3];
实验三、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方法[3];显微摄影技术[1];
实验四、果蝇生活史及形态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1];果蝇几个突变型的形态特征[3];
实验五、小白鼠骨髓染色体制片技术
小白鼠骨髓细胞制作染色体标片[3];空气干燥法基本技术[1];
实验六、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剖取果蝇唾腺技术[3];制作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3];多线染色体的特征[2];
实验七、果蝇的单、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三点测交实验
果蝇的杂交技术[3];统计处理方法[3];伴性遗传和非伴性遗传区别[1];绘制遗传学图的原理和方法[3];
实验八、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
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1];植物多倍体诱导与鉴定的方法和技术[3];
实验九、植物有性杂交
有性杂交原理[1];去雄、套袋、授粉等有性杂交技术[3];
实验十、植物同工酶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同工酶的原理[1];植物同工酶的提取、电泳、染色、分析方法[3];植物同工酶分析在遗传学研究中的意义[1];
实验十一、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
植物组织的固定、细胞的离析和压片技术[3];
实验十二、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
CrO3诱变植物的原理[1];植物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导与鉴定的方法和技术[3];
实验十三、人体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
离体培养人体细胞的方法[1];制作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3];
实验十四、人类若干遗传性状的调查和分析
人类指纹分析的方法[1];人类耳垂有无分析的方法[1];数量遗传研究中相关数据的统计处理[3];
实验十五、粗糙链孢霉的杂交
链孢霉的杂交方法和培养基配制方法[1];顺序排列的四分子分析方法[1];基因与着丝粒的作图方法[3]。

四、实验方式与要求
1.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2.每次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撰写详细的实验报告,总结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4.选做实验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任选两个开出。

五、进程安排表
六、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方法:操作+实验报告+笔试结合;
3.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期末笔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实验成绩=实际操作40%+实验报告60%
期末成绩=操作30%+笔试70%
总评成绩=实验成绩×70%+期末成绩×30%
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记分。

七、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资料)
教材(指导书):《生物学综合实验(下册)》.李秀霞主编.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参考书(资料)目录:
1.《遗传学实验技术》.卢龙斗、常重杰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遗传学实验》. 杨大翔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实践指导教程生物科学(二)》. 赵永勋、戚晓利、张丽敏主编. 哈尔滨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