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精编版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精编版
一是堆谐,也称“踢踏舞”;
二是谐,子称“弦子”;
三是果谐,围着圆圈歌舞之意;
四是卓,也称为“锅庄”。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化,上身动作随动,手臂较松弛感附随而动,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风格。要体现藏族民间舞蹈韵味和特点应对其生活、历史、宗教有所了解,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才能较好表现。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2)学生练习
含胸曲背注意不做成驼背,坐懈胯不使人重心太低,胯要提住,不往下坠
2、基本动律
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周次
课次
课题
藏族舞基本体与与动律
教学
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及种类
2.初步掌握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
主要
教学
内容
1.藏族舞基本概念
2.基本体态概念及基本体态
3.动律的概念及动律;颤膝、左右晃身、前后晃身
教学
重点
1.含胸曲背体态的动作要领
2.膝部均匀有弹性的颤动
教学
难点
1.膝部的放松与柔韧
2.步伐与重心移动的配合
教学
方法
讲解、示范
作业
课后练习、网上观看藏族舞蹈视频
后记
学生基本了解各类概念并熟悉动作
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点名
二、藏族舞蹈简介
本学期开始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藏族分布在青藏高原等地区,是一个能歌善舞蹈的民族,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特点是:歌与舞的联系十分密切,歌中有舞,舞中有歌。
藏族民间舞蹈分为自娱性与表演性两种,主要有四种形式。
3、合音乐练习
通过音乐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藏族舞蹈风格,使体态特点与动律特点能更好表现出来。
四、布置作业
1、练习藏族民间舞蹈体态与动律
2、观看藏族舞蹈音像资料
五、小结
三、基本体态与动律练习
1、藏族基本体态
(1)教师示范讲解
含胸曲背、双臂自然下垂,重心略前倾,坐懈胯。
问题: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生答:„„
老师补充: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1)教师示范讲解
a.颤膝:藏族舞蹈动律特征,膝部连续不断的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踢踏主要是小而快的颤动,弦子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
问题: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b.左右晃身:
c.前后晃身:
(3)学生练习
颤动要均匀而有弹性,重拍向下,强调放松膝关节、手臂自然随动,使颤动自如、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