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2、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
3、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和。
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分组和分组。
5、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等于零,并且为最小值。
6、直接用平均差或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相等。
7、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是、和。
8、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
9、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10、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就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填入“√”或“ ”)1、可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
()2、通常情况下,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3、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4、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5、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6、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而偶然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7、变量y 与平均数y 的离差平方和,即2)(∑-y y 称为y 的总变差。
( )8、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 )9、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增长量Δ相等(Δ>0),则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是逐年(期)增加的。
( )10、价格是价格指数的研究对象,习惯上把它称为指数化指标,而销售量则是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 )。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标志值D 、数量指标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4、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A 、不变B 、扩大到5倍C 、减少为原来的1/5D 、不能预测其变化5、在抽样调查时,若有意选择较好或较差的单位,则会产生( )A 、登记性误差B 、调查误差C 、偶然性误差D 、系统性误差6、在简单回归直线bx a y c +=中,b 表示(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值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值7、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方程bt a Y c +=在什么条件下y a =,∑∑=2/t ty b ( )。
A 、0=∑tB 、 0)(=-∑y YC 、0=∑YD 、 2)(∑-y Y =最小值8、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分别为85%、82%、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 )。
A 、82%B 、85%C 、88%D 、91%9、拉氏物量综合指数公式是( )A 、∑∑1011q p q pB 、∑∑0010q p q p C 、∑∑1001q p q p D 、 ∑∑0111q p q p10、如果报告期商品价格计划降低5%,销售额计划增加10%,则销售量应( )A 、增加15%B 、增加5%C 、增加5.25%D 、增加15.79%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何?2、如何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和性质?3、什么是离中趋势指标?常用的离散指标有哪些?4、简述序时平均数和静态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要求列出相关公式或者说明原始数据的代入情况(每问0.5分);最终结果采用准确的数据形式,并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每问0.5分);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每问0.5分)。
每题最多扣2分。
要求:(1)计算全局职工平均工资;(2)计算平均每个企业职工人数;(3)计算平均每个企业工资发放总额。
2、从某厂生产的一批灯炮中随机重复抽取100只,检验结果是:100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标准差为15小时。
要求:(1)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批灯炮的平均使用寿命。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将抽样误差减少到原来的1/2,应抽取多少只灯炮进行检查?3、由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均价值(万元)和工业增加值(万元)资料(x 代表生产性固定资产,y 代表工业增加值)计算得6525=∑x ,9801=∑y ,56685392=∑x,108665772=∑y ,7659156=∑xy要求 (1)根据资料编制直线回归方程,指出方程参数的经济意义。
(2)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为1100万元时,工业增加值的可能值。
4、根据下表资料:(单位:万元)计算:(1)该企业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商品流转次数;(2)该企业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商品流通费用率;(注:商品流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额; 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额/商品销售额)5、某企业报告期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总产值分别是80万元、32万元、150万元,产品价格报告期和基期相比分别为105%、100%和98%,该企业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8.5%。
试计算三种产品产量和价格总指数以及对总产值的影响。
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国势学派、政治算术学派2、总体、个体3、观测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4、简单分组,复合分组5、离差之和,离差平方和6、平均水平相等7、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8、随机变量、确定性变量、随机变量9、可比性(一致性) 10、统计指数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1-5 ⨯√√⨯√6-10 √√⨯⨯√三、单选题(每题1分,计10分)1-5 C B B A D6-10 C A A B D四、简答题(计20分)1、标志:用以描述或体现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1)区别:①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个体特征)②表现的形式不同(指标是用数值表现的,标志既有只能用文字表示的品质标志,又有数量标志)2)联系:①标志是计算统计指标的依据。
②指标与标志的确定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
2、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事物本身的特点,选择一定的标志将研究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或类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
第一、统计分组兼有分与合的双重功能,是分与合的对立统一第二、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第三、统计分组的目的是要在同质性的基础上研究总体的内在差异性第四、统计分组在体现分组标志的组间差异的同时,可能掩盖了其他标志的组间差异第五、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3、所谓离中趋势,就是变量分布中各变量值背离中心值的倾向。
作用:反映变量分布中各变量值远离中心值或代表值的状况,以更客观地反映变量分布的特征。
常用的离散指标有:全距(也叫极差)、四分位差、异众比率、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4、联系:其共性是都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都是平均数。
区别:1) 静态平均数是把同质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某一时间上的水平抽象化,从静态上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
2) 序时平均数则把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差异抽象化,从动态上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水平。
3) 静态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则根据时间数列来计算。
五、1、解:1、(1)计算公式:平均工资=工资额/职工人数f xf x ∑∑=1652010749500102546500456040006322000⨯+⨯+⨯+⨯= 元)(8.58321652096358000== (2)平均每个企业职工人数: 人)(89.4583616520==∑=-n x x (3)平均每个企业工资发放总额:元)(1.26766113696358000==∑=-n x x 2、解: 1)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22/=αz ,5.11015)(2===n s x se , [])(:x se z x X ⋅±,故该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区间估计为[997,,103] 2) 400)2/5.12(152222222=⨯⨯=∆=x z n σ 3、解(1)直线回归方程:bx a y c +=8958.0652556685391098016525765915610)(222=-⨯⨯-⨯=--=∑∑∑∑∑x x n yx xy n b 59.3951065258958.0109801=⨯-=-=∑∑n x b n y a 回归方程为:x y c 8958.059.395+=当生产性固定资产每增加1万元,工业增加值增加0.8958万元。
(2)当生产性固定资产1100=x 万元时,工业总产值为:97.138011008958.059.395=⨯+=c y (万元)4、解:(1) Q1商品流转次数=Q1销售额/Q1平均库存额=(12+12.4+12.8)/((5.8/2+5.2+6+6.5/2)/3)=6.43(次/季)上半年商品流转次数=上半年销售额/上半年平均库存额=(12+12.4+12.8+14+14.2+15)/((5.8/2+5.2+6+6.5+7.2+7+6.8/2)/6)=12.63(2) 商品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额/商品销售额Q2商品流通费用率=Q2流通费用额/Q2商品销售额=(1.5+1.5+1.8)/(14+14.2+15)*100%=11.11%上半年流通费用率=上半年流通费用额/上半年商品销售额=(1+1.2+1.1+1.5+1.5+1.8)/(12+12.4+12.8+14+14.2+15)*100%=10.07%5、解:产量总指数%19.10847.24125.261%5.10826298.015000.13205.1801001111110001==÷++=÷==∑∑∑∑∑∑q p q p q p q p k p q p q I q 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产值:)(78.190010万元=-∑∑q p q p价格总指数 %29.10025.26126225.261150328011111==++==∑∑q p k q p I p p 由于价格变动使产值增加:)(75.011111万元=-∑∑q p k q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