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课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高三历史课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木兰辞》
南北经济的发展 北方战乱
陶渊明的诗
南方佛寺、北方石窟、 宗教画、范缜的无神论
士族制度腐朽.对 黑暗社会的不满
佛教流行
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民族关 系方面的异同在文化上的反映
(1)异: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出现描 述战乱的民歌《木兰辞》。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经济恢复发展,出现总结北方劳 动人民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和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活 及思想感情的民歌,如《敕勒歌》等。③江南得到进一步 开发,大数学家祖冲之、书圣王羲之、著名画家顾恺之此 时出现在南方,反映了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东晋士族制度 充分发展,政治黑暗。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和诗序《桃 花源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社会基础: 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民痛苦
思想基础: 佛教宣扬来世说,易于麻醉人民
政治支持: 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力提倡 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中写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 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对魏晋时期佛教兴盛的具体写照. 由于佛教给社会. 道教发展线索?人物?特点是什么? 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 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5.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张是什么?既兴佛又灭佛的原因?这 样做不矛盾么?怎样认识北周武帝的灭佛的措施?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
(2)同:①南北方都出现政权更替频繁的局面。②佛教 广泛流行,在政治、经济上势力很大。统治者为宣扬佛教 ,北方开凿石窟,南方修建寺院。宗教画流行,为反对佛 教欺骗,范缜写《神灭论》。南北民族融合都加强了。
知识结构
数学:祖率
科技 农学:<<齐民要术>> 地理
科 技 文 化
宗教哲学 文学艺术
道教的改造 佛教的盛行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6. 承上启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上承秦汉下 启隋唐.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原因是:社会的动乱为文学创作提供了 现实基础;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大肆招揽文士提供了人才;民族融合 的加强为文学发展输入新鲜血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以下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表现领域
5.教材中提到的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主张是什 么?
①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 范缜 北魏太武帝 北周武帝
②主张: 范缜:在<神灭论>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
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亡精神也就消失了. 北周武帝:没收寺院财产,让僧尼还俗,焚烧佛经、捣毁佛像等。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洛神赋图取材于民间流传的洛神与陈 留王曹植之间的爱情故事。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第20窟 露天大佛
上述几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1、佛教盛行; 2、石窟艺术迅速发展,是世界闻名的艺术 宝库; 3、说明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
直到15
16位的圆周
率精确数值;16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也突破了这个由祖冲之创造的纪录。他们都比
祖冲之晚了一千年左右。祖冲之还用分数来表示圆周率,密率为355/113,约率为22/7。
16世纪中期以后,德国数学家奥托(或译作鄂图、渥脱)、荷兰数学家安托尼兹,才先后
分别求得密率,西方数学界还把密率称为“安托尼兹率”,其实他比祖冲之要晚一千一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 B.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 的观点
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D.介绍如何选种、浸种、 施肥的经验
祖冲之: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 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 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 好学,刻苦实践,...祖冲之在数学 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 计算.
祖冲之(429—500),推算出圆周率的过剩近似值为3.1415927,不足近似值为3.1415926。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7.各方面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有何特点?具有上述特点 的原因是什么?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有何特点?具有上述特点 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南北文化差异很大)
(2)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
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1页-62页,简单归纳以下问题? ⑴魏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在那些领域? ⑵各领域的代表人物是谁? ⑶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⑷成就有何特点、意义?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特点 意义
数学
农学 地理

领域 数学
农学
代表人物
刘徽 祖冲之
成就
圆周率计算的正确 方法; 圆周率精确数值和 《缀术》
这一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进入中原地区,原有的 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差距逐渐缩小,加速了民族融合;北 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和我国西南、西北等地区都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的开发,这一 时期我国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2: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
①诗: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蔡文姬
《悲愤诗》 田园诗:代表人物: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②民歌:南方:《采桑度》北方:《敕勒歌》《木兰辞》
还有“建安七子”,即孔融、陈 琳、曹王操莱、徐干、阮璃、曹应丕场、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页,归纳出道教发展的基本线索?为道教发 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这一时期道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
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5.教材中提到的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主张是什 么? 你能分析出统治者既兴佛又灭佛的原因吗?这样做 不矛盾么?你怎样认识北周武帝的灭佛的措施?
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
6.承上启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上承秦汉下启 隋唐.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原因是:社会的动乱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现 实基础;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大肆招揽文士提供了人才;民族融合的 加强为文学发展输入新鲜血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以下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表现领域 (诗、民歌)
5.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张是什么?既兴佛又灭佛的原因?这 样做不矛盾么?怎样认识北周武帝的灭佛的措施?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7.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得到全面发展,原因很多,如:统治阶级
的推崇与重视;对秦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生活的需要等等.尤 其是在书法、绘画、石窟雕塑等方面。请你结合教材归纳各方面 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成就特点、意义 运用极限理论: 比外国早近1000年
贾思勰
《齐民要术》
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 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 业生产经验等,该书 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
整的农书。
地理
裴秀 郦道元
《禹贡地域图》 《水经注》
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全面系统介绍自然、 经济地理情况
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朝贾 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 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
线索: ①东汉时期民间兴起 ②东晋时期的葛洪、南朝时期的陶弘景改造道教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利用道教
代表人物: 葛洪 陶弘景
特点: 道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 吸收佛教教义 ;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页,归纳出道教发展的基本线索?为道教发 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这一时期道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时代特点和教材内容,你能说出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 传播的原因吗?
领域
代表人物
成就
成就特点、意义
书法
蔡邕 钟繇 王羲之
王羲之的<兰 亭序>
钟繇把字体由隶书 转化为楷书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绘画
曹不兴 顾恺之
顾恺之的<女 曹不兴是我国佛像 史箴图><洛 画的始祖
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石窟艺术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不同版本的《兰亭序》
王献之洛神赋
《女史箴图》生动展现了古代妇 女的生活场景
例:形成陶潜田园诗风格的社会 根源在于( ) A.迷恋大自然的风光 B.热爱劳动人民 C.对城市污染的厌恶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2. 道教发展线索?人物?特点是什么?
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 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这样做不矛盾;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 北周武帝的措施加强了统治力度,维护了统治,使生产发展起来, 增加了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但也是佛教文化遭到破坏和巨大的损 失。
范缜思想和王充思想比较
相同:
都阐述了精神和肉体的关系, 但范缜的认识更深刻
不同: 王充的《论衡》是反对封建神学的,范 缜的《神灭论》是反对佛教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