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基本情况
2006 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05 年12 月开始准备,到6 月29 日全面答辩完毕,历时半年,基本情况如下:
1 、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毕业生共有3807 名,指导教师共1229 名,其职称比例为:
教授:365 人,占29.7% 副教授:480 人,占39.1%
讲师:380 人,占30.9% 助教:4 人,占0.3%
2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共计3581 个,课题来源及比例为:国家重点项
目:573 个,占16.0%
学校科研任务:231 个,占6.5%
校外协作项目:462 个,占12.9%
实验室建设:106 个,占3.0%
就业单位项目:55 个,占1.5%
自选:2154 个,占60.2%
(2、的数据由于各院填写的毕业设计任务审核表不很完整,仅作参考)
3、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比例如下:
优:800 人,占21.0% 良:2394 人,占62.9%
中:489 人,占12.8% 及格:106 人,占2.8% 不及格:18 人,占
0.5%
二、过程管理
1 、2006 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05 年1
2 月开始,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做了以下工作:毕业设计资格认证的统计、审查、备案工作;落实题目、开好选题
审议会;选派合格的指导教师;认真开好毕业设计动员会;明确指导教师应该做好的准备工作和学生需要阅读的有关资料;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审核表” 。
6 月初,下发《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安排的通知》,安排抽查答辩的有关事宜:各学院上报抽查答辩的时间、地点、答辩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学生名册,发放抽查答辩意见反馈表等。
6 月中下旬,安排普查评估的有关事宜,聘请149 名专家对全校所有毕业论文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普查,普查工作按照普查提纲有序进行。
2 、做到指导教师和毕业班学生人手一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规范》,并要求各学院认真执行规范。
3、5 月底分别在东、西校区举办为期三天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展,主要展出教育部编辑出版的各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手册》和2005 届优秀毕业论文文本及其图纸等,供毕业班学生参观学习。
4、抽查答辩时间安排在6 月27 、28、29 日,答辩组成员、多数指导教师和学生均能按时到场,评委们评审也比较公正。
督导专家和教务处有关人员也参加了抽查答辩,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5、各学院对毕业设计工作都做了认真的总结,对普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总体的看来,在教务处和院系高度重视下,2006 届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把握较好,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较好,但个别学院对此项工作重视不足,仍存在一些问题。
三、问题与建议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毕业设计(论文)第七学期末学院开始学生选题、选派指导教师、收集资料等
准备工作,第八学期初(3 月份)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
但是由于学生找工作、考研复试与面试、补考、重修课程等因素等影响,多数学生实际投入到毕业设计的时间是从4 月中旬到6 月下旬,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有的学生还包括前期的课题调研、资料收集等。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得不到保证,直接影响论文质量。
另外,指导教师参加学生答辩时间与监考、高考阅卷、招生宣传等多项工作发生冲突,毕业设计受到较大冲击,前松后紧的现象非常普遍。
因此,建议各学院、指导教师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
(二)工作量、经费、实验场地等问题:毕业设计工作中,学院对毕业设计的经费、工作量等问题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1、医学院提出:(1)经费严重不足,由于试剂等涨价,使之在选题上受限,此问题在公共卫生系尤为突出,建议增建毕业设计的经费投入。
(2)医学院的指导教师从头跟到尾,1 周才计1 个工作量,严重影响教师积极性,建议1 周计2 个工作量。
(3)实习学生多,仪器设备少,在实习过程中经常发生时间上的冲突,使毕业设计的进度受到影响。
2、电信学院提出:(1)学生人数太多,许多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为8 、9 人甚至10 人(学校规定6 人),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2)毕业设计经费不足直接导致涉及硬件制作及调试的选题偏少。
(3)做毕业设计的学生人数较多,实验室资源严重不足,影响对学生的管理,建议增加实验室场地,学校和院要加大投入。
3、生命学院提出:(1)毕业设计用房严重不足,实验条件差。
(2)由于生物专业的特殊性,建议增加生物学生毕设的实验经费。
(3 )工程设计类题目偏少,应采取措施促使其结合生产实际。
(4 )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从学术、工作态度、遵守纪律等多方面严格管理,使学生在本科的最后阶段得到良好的训练。
(三)选题方面:
1、工程设计类题目偏少,建议学院严格控制做非工程设计题目学生的人数。
2、经管文类选题太大,研究不能深入,内容空泛。
缺乏实际背景和调查研究,大多是书本知识的重新整理或网上资料的汇总。
建议各学院务必加强选题的审核,以杜绝题目不规范现象。
(四)规范化问题1、答辩中各组评判尺度不完全统一,评分标准不够一致;答辩评语大多相同;有的评语过于简单;有的评语、评分与学生的论文实际水平不相符。
2、《任务书》、《考核评议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审核表》的填写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是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文件,必须由指导教师按照任务书的格式和要求逐项认真、如实地填写。
有的任务书在“课题的主要任务”一栏,填写过于简单,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任务不明确或很茫然。
有的任务书上缺系(所)主任签字,有的缺“毕业论文工作起止时间”,有的缺“接受任务的日期”等,还有些任务书有由学生代填的现象。
(2)今年论文要求全部采用A4 复印纸、计算机双面打印,摒弃专用论文纸和鞋带装订方式的第一年。
由于有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质量规范》没有认真阅读,导致最后仓促完稿,以致在学生答辩前,指导教师和评阅人无暇在《考核评议书》上填写评审意见,这是对学生的严重失职,希望指导教师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审核表》的填写不够规范,有的题目类别、题目来源、学生人数没填。
3、对外文参考资料重视不够。
有的学生连一篇外文参考资料都没有,有的引用的参考文献未正式发行,图头、表头的标注、字体、字号均不规范。
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的中前期工作不认真,不抓紧时间,甚至私自离校,长期找不到人,应当记录在
案,应与其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挂钩。
4、为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建议学生必须填写《工作进度计划表》,即每周做哪些工作,最后由指导教师检查签名,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答辩。
5、有的指导教师未参加学生答辩,有的在学生答辩前未填写评审意见,甚至存在指导教师让研究生带本科生的现象,建议对这类指导教师通报批评或扣减其工作量等。
6、为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督促,建议导师必须填写《工作指导、检查登记表》,即几月几日指导什么内容,最后由学生签名确认。
7、建议各学院务必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的讲座,以加强对学生和指导教师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的指导。
附件:1、2006 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指导教师职称情况统计表
2、2006 届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表
教务处
二OO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附件1:
2006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指导教师职称情况统计表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