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5 公选课《心理学导论》复习范围修改版

2016.5 公选课《心理学导论》复习范围修改版

1.情境的含义情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

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

2.灾难后压力障碍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这种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1)对周围事物麻木不仁,对早先的活动缺乏兴趣,孤独,退隐,意志消沉;(2)在记忆中与睡梦里反复出现受灾时的场面;(3)焦虑,可能出现寝食难安、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过度的警觉。

有些人因其他人死亡而自己却活着会产生罪疚感。

灾难后压力障碍可以在灾难后立即形成,也可因某些较轻压力的触发而在数周或数月后产生。

它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不愈。

这时还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包括疲劳感增加、头痛、感冒等病症,以及由寝食难安而导致的体重下降。

3.理解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在其理论模型中将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称为行为系统。

该系统分为4 个层次, 由小到大分别是: 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

这4个层次是以行为系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直接程度分界的, 从微系统到宏系统, 对儿童的影响也从直接到间接。

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行为系统模型见图1[4, 5 ]。

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系统, 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 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对大多数婴儿来说, 微系统仅限于家庭。

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 活动范围不断扩展幼儿园、学校和同伴关系不断纳入到婴幼儿的微系统中来。

对学生来说, 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系统。

布朗芬布伦纳强调, 为认识这个层次儿童的发展, 必须看到所有关系是双向的, 即成人影响着儿童的反应, 但儿童决定性的生物和社会的特性与其生理属性, 人格和能力也影响着成人的行为[6 ]。

例如, 母亲给婴儿哺乳, 婴儿饥饿的时候会以哭泣来引起母亲的注意, 影响母亲的行为。

如果母亲能及时给婴儿喂奶则会消除婴儿哭泣的行为。

当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交互反应很好地建立并经常发生时, 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

但是当成人与儿童之间关系受到第三方影响时, 如果第三方的影响是积极的, 那么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会更进一步发展。

相反, 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会遭到破坏。

例如, 婚姻状态作为第三方影响着儿童与父母的关系。

当父母互相鼓励其在育儿中的角色时, 每个人都会更有效的担当家长的角色。

相反, 婚姻冲突是与不能坚守的纪律和对儿童敌对的反应相联系的[7]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 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 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

相反, 微系统间的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儿童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式。

如果在家庭中儿童处于被溺爱的地位, 在玩具和食物的分配上总是优先, 那么一旦在学校中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则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 就不易于与同学建立和谐、亲密的友谊关系, 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其指导教育的方式第三个环境层次是外层系统。

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

例如, 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是外层系统影响因素。

儿童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作的影响。

第四个环境系统是宏系统。

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 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

宏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

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 教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

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观念是不同的, 但是这些观念存在于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中,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

布朗芬布伦纳的模型还包括了时间纬度, 或称作历时系统[8 ]。

把时间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

他强调了儿童的变化或者发展将时间和环境相结合来考察儿童发展的动态过程。

婴儿一出生就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并通过自己本能的生理反应来影响环境。

通过行为, 比如哭泣来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另一方面, 婴儿也会根据外界环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冷暖适宜时会发出微笑。

随着时间的推移, 儿童生存的微观系统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引起环境变化的可能是外部因素, 也可能是人自己的因素。

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 可以自由地选择环境。

而对环境的选择是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个体知识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

布朗芬布伦纳将这种环境的变化称为“生态转变”,每次转变都是个体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

比如, 升学、结婚、退休等。

而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时间系统关注的正是人生的每一个过渡点, 他将转变分为两类: 正常的(如入学、青春期、参加工作、结婚、退休) 和非正常的(如家庭中有人去世或病重、离异、迁居、彩票中奖) , 这些转变发生于毕生之中, 常常成为发展的动力, 同时这些转变也会通过影响家庭进程对发展产生间接影响[9 ]。

2 对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的评价2. 1 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局限性首先, 过分强调环境对发展的作用。

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 布朗芬布伦纳不仅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分析, 他也承认生物因素和环境两种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类的发展, 所以许多人将他的理论又称为生物生态理论。

但是, 布朗芬布伦纳的研究是以环境为主的, 他忽略了生物性, 即遗传对人类的影响。

如前所述, 人类发展的基本问题和争论之一就是环境与遗传哪个对人类发展影响作用更大。

很显然, 布朗芬布伦纳在这个问题上是持折中观点的,但是在他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关于环境方面的。

发展的生物性在理论中并没有提出, 在4 个系统中也看不到生物性的论述。

受布朗芬布伦纳的影响, 以后的研究者也都将精力投注于对环境的研究, 有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扩大之嫌。

对于当前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走到人类发展以环境影响为主的研究的极端的做法必须给予纠正。

其次, 布朗芬布伦纳并未提出一个人类发展的系统的理论模式。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的是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 尤其是环境的作用。

但是, 他并没有形成一个人类发展的连贯的一般模式。

虽然人类发展的基本问题存在连续性和阶段性之争。

但是两者并不否认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我们对人类发展的系统研究一般有个模式。

一个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的研究; 一个是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历程的研究[10, 11 ]。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中提到的环境只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发展。

换一种角度说, 它只是人类其它发展理论的补充。

2. 2 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优点首先, 扩大了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概念。

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关注的只是影响儿童的即时环境。

在实验中控制的也是儿童身体周围的环境。

比如, 噪音、明暗等。

这使“环境”的概念大大缩小了, 实验的信度效度也会跟着下降。

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的范围拓展得更宽、更复杂。

不仅包括了儿童周围的环境, 还包括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

以这个为基础, 实验研究的内容就更真实, 更接近生活, 研究的结果也就更有实际意义。

其次,从多方面促进儿童的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中的4 个系统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 可以找出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从而给予及时的干预。

比如, 工作压力较大的夫妇, 他们与子女的关系可以间接通过父母的工作单位这一微系统改善。

最后, 强调发展的动态性。

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将时间纬度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

认为时间系统的最简单形式是关注一生的过渡点, 这与以往发展心理学家所说的“时间”是不同的, 以往心理学家关注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 在成长过程中成熟对人发展的影响。

而布朗芬布伦指的是一些生活事件, 这将影响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 重大的生活事件, 尤其是偶然发生的事件, 比如, 父母离异或父母的死亡, 对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布朗芬布伦纳强调了人的发展的动态性, 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3 结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是现代发展心理的前沿理论之一, 强调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过程设定了人的发展路线。

生态发展观进一步扩大了"环境"的概念。

将环境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环境的限定的局限性。

虽然它有不完善的一面, 但对发展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环境影响提供了与众不同和全面的解释, 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4.利手的含义利手,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动时习惯使用的那只手。

5.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学引论》,《自我和防御机制》6.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以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这体现了动机的?动力的三种功能:①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机体产生某种活动。

例如:饥饿者对食物有关的刺激。

②指向功能,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例如: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以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③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7.单眼线索包括哪些?(1)对象的相对大小(2)遮挡(3)质地梯度(4)明亮和阴影(5)线条透视(6)空气透视(7)运动视差(8)眼睛的调节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大致分为哪三大类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9.人的前脑主要包括?视丘边缘系统大脑皮质10.什么叫策尔纳错觉?由于背后倾斜线的影响,看起来棒似乎向相反方向转动了,也称为策尔纳(Z?llner)错觉11.在艾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量实验中,婴儿的表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第一种叫做安全依恋,属于这种依恋的一岁孩子大约占70%。

进入实验室以后,他们积极地独自或与妈妈一起进行探究(玩房间里那些没见过的玩具)。

与妈妈分离时明显地焦虑。

见到妈妈回来非常高兴,与妈妈进行热烈的身体接触。

妈妈在场时与陌生人一起玩。

第二种叫做忧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大约10%的1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

进入陌生的实验室以后,虽然妈妈在身边,他们已经感到忧虑,不喜欢探究玩具;妈妈走后表现极为痛苦。

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双重情感:既想靠近她,又怨恨她的离开,并反抗妈妈主动与他们亲近。

即使妈妈在场,也对陌生人非常警觉。

第三种叫做忧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大约20%的一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

•这些孩子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

与妈妈分离时表现出较弱的痛苦,妈妈回来时回避与她接触。

对陌生人不十分警觉,有时他们像回避妈妈一样回避与忽视陌生人。

12.从众的含义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

13.反映从众现象的心理学实验进行“服从实验”最有名也最具争议的研究是由米尔格拉姆(Milgram,1963)在耶鲁大学做的电击实验。

相关主题